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实验室和各类实习实调、课程考核、评卷和试卷复查及试卷保存等方面建立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要通过制度的实施,充分保障整个教学秩序的有效运行。 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的教育思想观念;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注重制度的落实和严格执行,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二十条 决策管理系统 决策管理系统由校长办公会议、分管副校长、教务处长 和系部等及其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组成。 本子系统通过相关制度和规定等,确保本科教学管理机制和机制的形成,以及二者的有效运行。 其关键质量控制点与相应的质量管理重点措施包括校系两级管理体系、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教师教学过程管理、学生发展过程管理、课程考试考核的管理、学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管理等。 它是以“校长 — 分管副校长 — 教务处处长”为校级管理和以“系主任 — 分管副系主任 — 教研室主任”为系级管理的两级教学管理体系,分别承担管理教学的工作。 在以“校长 — 分管副校长 — 教务处处 长”为校级管理的体系中,工作的重心是突出目标管理、重在决策监督,其中校长办公会议负责学校重大教学决策,分管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学的日常决策,教务处代表学校全面负责教学实施的管理;在以“系主任 — 分管副系主任 — 教研室主任”为系级管理的体系中,工作重点突出过程管理和组织落实,具体组织落实和执行学校的教学任务。 教学计划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过程的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性文件。 要规范教学计划的审批程序和变更程序,维护教学计划执行的严肃性,加强监督与管理。 明确、优化学校本科教学常规管理的各个环节与要求;落实本科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责任;实现教学常规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完善本科教学规范与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等制度。 通过形成性教学评价,及时反馈并调整任课教师本科教学行为。 通过健全和完善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本科校园生活指导、学生教学管理手册。 分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学系指导、社会实践规定、社团活动规范、学籍与学生管理、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加强学生发展过程的控制。 制定关于考试和学生成绩评定的规定,把有关学生学业成绩考试考核的要求明确化、具体化;明确相关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责任,规范考试考核程序与要求。 更新观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明确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条件、课程、基地、师资和学生创新能力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支持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切实保障指导力量和经费投入,规范答辩考核程序和要 求。 第二十一条 教学督查系统 教学督查系统主要由学校督导团、系(部)督导小组、教学管理人员、巡查小组、学生信息员等及其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组成。 按照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学校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及教学工作状况进行督查。 本子系统通过相关制度和规定等,形成有效的本科教学督查体系和运行机制。 建立校、系(部)二级教学督查体系,形成分工合作、灵活高效的教学督查制度。 学校教学督导队伍由学校领导、督导团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全校的教学督查工作;系(部)级教学督导小组由各教学单位 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本系(部)的日常教学督查工作。 领导听课制度是校级各级领导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通过听课了解教学状况,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的制度。 建立领导定期听课制度,可以使学校各级党政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倾听师生意见,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教学一线与管理曾层的脱节,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及制度建设,从学生角都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学生 对课堂讲授、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学改革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给学生以更直接的途径向学生反映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使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具体按照《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实施意见》进行。 即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在学生评教的基础上,根据评估指标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出判断,对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做出鉴定。 即对学习质量进行评估。 任课教师从学生学习态度、课堂行为、纪律状况、学习效果、课后作 业等方面对其任课的每个行政班级的学风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以供学校评优评先等参考。 从期初到期末,教学情况的检查工作应贯穿始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注意归纳分析和总结经验,以指导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者在日常教学检查中的预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X 检查模式。 “三项检查”:一是开展教学运行检查,期初重点检查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教师、学生上课情况、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准备情况等。 期中检查全面了解教学运行情况,检查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学生的学习风气等。 期末检查的重点是考试管理,检查考场的安排、教师履行监考职责、学生遵守考试纪律的情况。 二是开展教学效果检查,主要检查试卷质量和命题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阅卷、记分是否体现公正客观。 三是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检查,每学年进行一次,此项检查包括毕业生选题情况、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答辩检查和质量抽查等,组织开展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同时根据需要,开展专项检查。 第二十二 条 诊断反馈系统 诊断反馈系统由评建办、教务处、高教所、人事处、教学督导团、学工处和系部等及其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组 成。 本子系统通过相关制度和规定等,通过校、系两级评估,形成有效的本科教学信息体系和运行机制。 完善教学信息收集制度,规定信息提交的责任和要求,通过各种信息收集渠道,把教学过程各环节、教学活动各因素在教、学、管过程中的基本状况、信息及时收集起来。 ,广泛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收集在校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信息。 、专业与课程评估、学生学习质量评估,系(部 )工作水平评估及教学条件保障评估。 ,追究有关教学责任,处理争议仲裁,及时反馈处理信息。 第二十 三 条 调控改进系统 调控改进系统由学校质量监控保障领导小组、评建办、教务处、高教所、督导团、各教学单位等及其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组成。 其职能是研究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量改进意见、落实和改进、检查验收质量改进效果等。 本子系统通过相关制度和规定等,形成有效的本科教学改进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改进工作的有效运行。 其关键质量控制点与相应的质量管理重 点措施包括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改进制度、建立本科教学改革的问责制度、建立本科教学改进的激励机制等。 ,对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2..教务处根据学校质量监控保障小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和建设方案,并负责组织落实。 ,认真落实,并把整改和建设情况及时反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