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内容摘要:

水到户。 有条件的地区,倡导建设联村联片的集中式供水工程,村庄给水工程的设计规模,每人每天不得低于 80 升。 暂无条件建设集中式供水设施的村庄,应加强对分散式水源 (水井、水池、水窖、手压机井等 )的卫生防护,水井周围30 米范围内,清除污染源 (粪坑、渗水厕所、垃圾堆、牲畜圈等 )。 给水管道的铺设应根据需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给水管道距离树木及建筑外墙不小于 米,与污水排放沟渠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 米;给水管道材料可选择焊接钢管、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士管、聚丙烯塑料管等。 排水 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 集中式可采用如氧化沟、生物塘 (稳定塘 )、人工湿地、生物滤池等设施;分散式可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双层沉淀池等简易设施。 有条件的村庄可采用管道收集生活污水。 排污管道管材可根据地方实际选择混凝土管、陶土管、塑料管等多种材料。 污水管道依据地形坡度铺设,坡度应不小于 %。 污水管道应埋深在冻土层以下,并与建筑外墙、树木中心间隔 米以上。 污水管道铺设应尽量避免穿越场地,避免与沟渠、铁路等障碍物交叉,并应设置检查井。 污水量以村庄生活总用水量的 70%计算,根据人口数和污水总量,估算所需管径,最小管径不小于 150 毫米。 雨水排放可根据实际采用明沟或暗渠方式。 排水沟渠应充分结合地形,使雨水及时就近排入池塘、河流或湖泊等水体。 排水沟渠的纵坡不小于 %,排水沟渠的宽度及深度应根据各地降雨量确定。 排水沟渠砌筑可根据各地实际选用混凝土或砖石、鹅卵石、条石等地方材料。 加强排水沟渠日常清理维护,防止生活垃圾、淤泥淤积堵塞,保证排水通畅,可结合排水沟渠砌筑形式进行沿沟绿化。 电力电信 供电实行一户一表。 电力线路架空敷设时,与建筑物及构造物之间的水平净距应大于 2 米。 供电线 路的布置应沿道路布置 ,应减少交叉、跨越,线路走廊不应穿越住宅、森林、危险品仓库等地段。 电信线路的布置应避开地质危害地段,应便于架设和检修,宜设在电力线走向的道路的另一侧,防止强弱电的相互干扰。 农民住宅改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