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础宽度为 4m,如需要人工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必须在浇筑前搭设坚固可靠的桥道,严禁直接扎压钢筋,避免绑扎好的钢筋变形。 如泵送入模,需搭设简易人行步道,禁止操作人员直接踩踏已验收完毕的钢筋骨架。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7 a 混凝土自出料 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如超过 时必须采取措施。 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 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b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钢筋疏密,挡土墙浇筑分段分层进行 , 每层浇筑高度 最大不超过500mm。 c 开动振动棒,振捣手握住振捣棒上端的软轴胶管,快速插入砼内部,振捣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捣时间为 2030 秒, 以砼面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浆和表面形成水平面为准。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倍(一般为300400mm),靠近模板距离不应小于 振捣棒的有效做作用半径的一 半。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 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d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 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e 浇筑混凝土时 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f 浇筑完毕后,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砼污染,并及时擦洗干净。 、 挡土 墙混凝土浇筑: a 墙浇 筑前, 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 50mm 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b 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500mm 左右。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施工缝处理 本工程护岸挡墙砼基础和墙身每间隔 10 米设一沉降缝,施工缝系指浇筑块段垂直的砼结合面,本工程护岸挡墙砼基础和墙身拟设施工缝。 施工缝应在已硬化的砼表 面上(即砼强度达到 12kg/cm2以后)继续灌筑砼前,应清除其表面上的垃圾、水泥薄膜(即乳皮)、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 弱砼层,注意不需挖除表面粗骨料,施工缝采用风镐凿辅助以人工凿毛,高压力水冲洗。 冲毛或凿毛之后,在浇筑上一层砼之前,还要用压力水将缝面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在浇筑上一层砼前,水平施工缝上宜先铺上 10~ 15mm 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砼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在施工缝周围机械振捣砼时,应距离施工缝 80~ 100mm 处 8 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砼的养护与保护 为了保证已浇筑好的砼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应做好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6~ 18h 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太阳曝晒,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28 天。 本工程拟采用洒水养护 .养护用水应清洁,不应含有污染砼表面的任何杂质 ,混凝土养护应有专人负责,并应作好养护记录。 在砼工程验收之前要保护好所有的砼,以防损坏。 要特别防止砼在气温骤降时产生裂缝,在气温较低季节当预计拆模后砼表面温降可能超过 9℃时,应推迟拆模时间;如必须拆模时,应在拆模后立即采取保温措施。 雨季施工 、雨季施工应作好下列工作: 1砂石料仓应排水畅通; 2运输工具应有防雨及防滑措施; 3浇筑仓面应有防 雨措施并备有不透水覆盖材料; 4增加骨料含水率测定次数,及时调整拌和用水量; 中雨以上的雨天不得新开混凝土浇筑仓面,有抗冲耐磨和有抹面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在雨天施工。 在小雨天气进行浇筑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 适当减少混凝土拌和用水量各出机口混凝土的坍落度,必要时应适当缩小混凝土的水胶比; 2 加强仓排水和防止周围雨水流入仓内; 3 做好浇筑混凝土面尤其是接头部位的保护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遇大雨、暴雨,应立即停止进料,已入仓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后遮盖。 雨后必须先排除仓内积水,对受雨水冲刷 的部位应立即处理,如混凝土还能重塑,应加铺接缝混凝土后继续浇筑,否则按施工缝 处理。 六 、 施工技术质量措施计划 9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 为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 ,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结合工作实际, 针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制定积极有效的质量防控措施, 避免本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 、麻面 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a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 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b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c 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d 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e 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防治的措施 a 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 排除气泡为止; b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混凝土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泵送,宜用湿草袋覆盖管道进行降温,以降低入模温度。 3. 5. 9 泵送管道的水平换算距离总和应小于设备的最大泵送距离。 3. 6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3. 6. 1 混凝土自吊斗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 米,如超过 2 米时必须采取措施。 3. 6. 2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 3 米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3. 6. 3
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 夹渣:在混凝土模板施工中产生的锯沫、木肖、板头清理工作不彻底,主要 反应在剪力墙、柱底部及梁板底部。 六 、 缺陷修 补方案 (一)处理要求 针对不同部位、不同使用要求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选用的修补材料,除了满足建筑物运行的各项要求外,其本身的强度、耐久性、与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等
工程 2. 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 编制依据 施工承包合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176— 2020); 其他关于质量缺陷处理的 现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和规定。 编制目的 为加强本标段混凝土结构质量管理,规范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统一混凝土结构外观质 量缺陷管理程序以及对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特编制本缺陷处理方案。 适用范围
必须在浇筑程序详图中表明,并报监理部(处)批准。 ( 7)重要部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建单位有技术人员、质检人员以及调度 人员在施工 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作业调度。 ( 8)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建单位严格按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对于运送或浇筑不合格混凝土入仓的,监理工程师应按承建合同文件规定拒绝入仓或指令返工处理。 ( 9)回填预留孔混凝土或砂浆之前
60 60 90 3. 3. 4 混凝土开始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要求,经调整后再进行搅拌。 3. 3. 5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现场运输工具有手推车、吊斗、泵送等。 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延续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
混凝土垫层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结果、实测点偏差值或实测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应测 点数 合格 点数 合格率( %) 平整度 ≤ 5 2 2 1 4 4 4 100% 宽度 ≥设计 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