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内容摘要:

分批抽查外观和机械性能试验。 (7) 绑扎板筋时,应根据设计意图确定纵横向铺设顺序,在绑扎梁时,注意 主次梁穿插顺序。 (8) 本工程在 楼板内上下层钢筋的间距用钢筋马凳来控制,数量为每平方米不少于 4 只。 (9) 钢筋的绑扎顺序为:框架柱、框架梁、次梁、板。 (10) 水电的 预 埋工作及时跟上。 (11) 在钢筋工程进行中,随时对钢筋工程进行中间过程的阶段性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造成损失或拖延工期。 (12) 等钢筋工程完成后,首先应该进行自检。 在自检的基础上,提交业主代表进行验收。 在验收通过后。 应在《隐蔽工程验收单》上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工作。 隐蔽验收 (1) 钢筋分项的质量验收必须达到合格要求。 (2)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3)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 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 梁主筋接头位置不得在梁端箍筋加密区内,且在同一截面内的搭接接头数量不超过 25%,焊接接头不超过 50%。 (5)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 (6) 本工程钢筋的验收工作采取班组自检,项目部检查,再由嘉兴市禾城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和嘉兴天才贸易发展有限公司验收。 钢筋验收前隐蔽单应认真填写。 5 混凝土 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控制 (1) 水泥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 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本工程采用 级普通复合水泥,进厂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4 图表 1 构件名称 构件部位 混凝土强度等级 备注 基础 基础 C30 柱 标高 以下 C30 标高 以 上 C25 梁、板 标高 以下 C30 标高 以上 C25 其余构件 基础垫层 C15 标准构件 按标准图要求 其余未注明构件 C20 (2) 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之比不宜大于 1: 3。 粗骨料应选用连续级线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 10%。 本工程 采用 的石子 粒径 10— 30cm,级配良好,含泥量应小 于 1%。 (3)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通过 筛孔的砂,不应少于 15%。 本工程采用 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 3%。 (4) 泵送混凝土掺用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泵送剂》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5) 泵送混凝土掺粉煤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6)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并应根据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土泵与混凝土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条件试配。 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7) 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 一般 10s 时的相对泌水率 S10 不宜超过 40%。 (8)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泵送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检验,针对本工程应控制在 100~140mm;水灰比宜为~;砂率宜为 38%~45%;外加剂掺量应按试验严格添加,不得任意使用。 混凝土 运输 (1) 混凝土采用专用运输车运输,并及时运送到浇筑地点。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2) 混凝土搅 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 运送途中,当坍落度损失过大时,可在符合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要求的条件下适量加水。 除此之外,严禁往拌筒内加水。 (3)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拌筒应保持 3~6r/min 的慢速转动。 (4) 混凝土泵车在喂料前,中、高速旋转拌 筒,使混凝土拌合均匀;喂料时,反转卸料应配合泵送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5 均匀进行,且应使混凝土保持在集料内高度标志线以上,;中断喂料作业时,应使拌筒低转速搅拌混凝土。 上述作业应由本车驾驶员完成,严禁非驾驶 人员操作。 (5) 混凝土泵进料斗上,应安置网筛并设专人监视喂料,以防粒径过大骨料或异物入泵造成堵塞。 (6) 严禁将质量不符合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入泵,混凝土搅拌车在喂料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拌筒并排尽积水。 混凝土 浇筑 a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 (2) 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 (3) 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 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4) 当上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b 混凝土的布料方法 ,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 50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浇筑水平结构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 2~3m 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 c 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宜为 300~500mm。 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 500mm 时,可按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