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内容摘要:

积结构面(层理面)和少量节理构造结构面,节理发育密度 2 条 /米,均属Ⅳ级结构面,岩体结构类型属层状结构,作为河堤地基,稳定性较好。 工程地质 本工程堤防地基 由砂砾石 层组成 ,堤基均为稍密~中密砂砾石。 力学参数建议堤防基底与堤基岩、土体接触面力学参数:中密状砂卵石层的地基承载力 fk=220250kPa;建基面 f=, c=0。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20),该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动峰值加速度< ,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级,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故本工程建筑物不考虑地震设防。 筑堤土料 根据永乐镇的总体规划和河道地形地质特征,以及河道两岸农户、农田分布情况,由于永乐防洪堤堤身不高(设计最大高 度 ),而且重力式少占地,施工较方便,故永乐河河道治工程的防洪堤型式主要选用重力式(浆砌块石府斜式)。 占地面积小,堤型美观、坚固。 管理和维护方便,而且可大减少征地和拆迁的工作量。 贵州省雷山县永乐镇永乐防洪堤 工 程 设计工作报告 6 工程设计 根据工程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工程防洪标准为 10 年一遇洪水设防、相应洪峰流量为 282m3/s, 主要建筑物为 5级建筑物。 堤防工程布置的原则 ( 堤线与河势流向相适应,与大洪水主流线大致平行; 堤线力求平顺,平缓连接,堤距应大致相等; 防洪堤布置尽可 能少占良田,尽可能避免房屋拆除; 堤线要与相应的岸坡线封闭,以免洪水进入防洪区; 与已建防洪堤相协调,与城镇景观相匹配,做到既可防洪,又能美化环境; 防洪堤布置力求做到“亲水性、休闲性、自然性”。 工程布置 永乐镇防洪堤堤线布置结合了河势流向、堤两岸的民用建筑物、永乐镇总体规划要求以及本河段泄洪特点等进行综合考虑布置。 堤线沿两岸布置,以永乐镇总体规划为依据,根据《永乐镇防洪规划报告的批复》,防洪治理范围为永乐镇政府驻地区域河段 (其中永乐河段,格溢河段 25米)。 堤防工程设计 堤顶高程 堤顶高程按设计洪水位加堤顶超高确定。 经分析计算,该河段堤防堤顶超高为 ,设计采用值为 m。 支流河口段堤顶高程同相应干流堤顶高。 堤防工程 新修堤防 贵州省雷山县永乐镇永乐防洪堤 工 程 设计工作报告 7 根 据永乐镇的总体规划和河道地形地质特征,以及河道两岸农户、农田分布情况,河堤的高度。 防洪堤高度不高,故考虑防洪堤持力层为砂卵石层。 由于永乐防洪堤堤身不高(设计最大高度 ),而且重力式少占地,施工较方便,故采用重力式较为合适,永乐河河道治工程的防洪堤型式主要选用重力式(浆砌块石府斜式)。 占地面积小,堤型美观、坚固。 管理和维护方便,而且可大减少征地和拆迁的工作量。 砂砾石河床河堤基础埋深约 1m,为节约投资,一般端部设齿坎;对河堤基础为基岩,挡墙下部 50cm 采用混凝土或埋石混凝土,以保证与基岩的良好胶结。 新建河 堤总长 2388m。 冲刷深度和基础埋深 冲刷深度:结合工程布置, 堤基均为稍密~中密砂砾石,本次堤基埋深根据冲刷计算深度确定, 其结果:冲刷深度为 m~。 基础埋深: 在计算冲刷深度的基础 上,参照本河段河床质情况和冲刷深度调查,本河段基础埋深设计值为。 支流河口工程 永乐镇境内永乐河支流格溢河左岸为岩石边坡,右岸为居民房,根据调查了解,民房均未受到洪水灾害,为保证在汇入口形成封闭区域,因此在格溢河大桥到汇入口段两侧修建防洪堤,防止洪水倒灌进入防洪区,修建长度为 25米。 河槽 清淤 永乐镇河段内有采砂场 3 个,弃碴堆放点 2 个,且滩涂地多,淤积严重。 主要集中在永乐大桥至永乐中学段,严重影响河道的行洪,存在着极大的洪涝灾害隐患。 清淤工作量主要集中在 0+000~ 1+140 段,工程量有河卵石挖运26691m3。 贵州省雷山县永乐镇永乐防洪堤 工 程 设计工作报告 8 堤防附属工程 防洪堤的修建,防洪堤顶高于防洪区,洪水季节易形成内涝。 由于本工程河流为山区河流,河水陡涨陡落,消水较快。 据了解,这条河洪水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天,且防洪区集水面积小,集水总量较小。 基于此,在防洪区地面高程以上设置排涝缺口,缺口处设置钢筋砼闸门,闸门平面尺寸 控制在 1 1m 以内,以便操作。 待洪水低于缺口底板高程时,将闸门打开可解决排涝问题。 贵州省雷山县永乐镇永乐防洪堤 工 程 设计工作报告 9 3 工程设计审查意见的落实 设计审查意见 受 贵州省雷山县河道管理 的委托,我公司 2020 年 2 月承担了 防洪工程初步设计工作; 2020 年 5 月完成了《 贵州省雷山县永乐镇永乐防洪堤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 2020 年 7 月 贵州 省水利 水电工程谘询中心 组织专家对《 贵州省雷山县永乐镇永乐防洪堤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审查,并 以 下发了审查意见。 一、水文 同意选择雷山雨量站为本次治理河道暴雨洪水计算的参证站。 基本同意对 历史洪水的分析评价。 基本同意采用雨洪法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 治理河段设设计洪峰流量( P=10%)为 282m3/s。 基本同意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成果。 基本同意计算的施工洪水成果。 同意治理河段泥沙分析评价。 二、工程地质 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20) ,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区域构造稳定性好。 同意对治理河谷、河道工程地质条件的总体评价。 治理河段地层为第四系、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清水江 组第一段及番召组第二段上亚段,岩性以灰岩、板岩为主。 基本同意对河堤沿线地质条件的评价意见。 河堤沿线表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以粘土、亚粘土及砂砾石为主,下伏基岩新元贵州省雷山县永乐镇永乐防洪堤 工 程 设计工作报告 10 古界青白口系番召组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