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招标文件内容摘要:

招标内容及技术要求 、总体说明 本章描述的是整个项目的概况、所提供的服务设施,以及本工程所要求的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不得被认为是详尽无遗的,无论规定与否,应提供所有业主未提及的必要的元件、器件、附件、配套设备和相应材料等,并在表中一一列明。 技术规定(包括图纸)仅对本合同的一些特定特征作了说明,并非意欲涵盖所有细节。 承包商应提供本工程项目的安全、高效、环保运行所必需的全部设备,并完成所有设备、材料安装调试工作。 工程规模及范围本工程的建设规模主要是对污水处理厂处理的粗 格栅及进水泵房( 1 座)、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 2 座)、污泥浓缩池( 6座)及储泥池( 2 座)、污泥脱水机房及污泥堆棚( 2 座)设施进行除臭处理。 臭气设计处理量为 20200m3/h 进气浓度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密封前和密封后的臭气污染浓度有一定差距,因此,本工程的设计进气浓度无法现场测得,只有根据其它类似工程的设计数据确定。 本设计进气浓度如下: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300~ 500(无量纲)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 300~ 500(无量纲) A/O 生化池 300~ 500(无量纲) 配水井及回流污泥泵房 300~ 500( 无量纲) 污泥浓缩池及储泥池 5000~ 8000(无量纲) 污泥脱水机房 300~ 500(无量纲) 污泥脱水机密封房 5000~ 8000(无量纲) 污泥堆棚 5000~ 8000(无量纲) 承包人结合设计进气浓度,今后运行中实际进气浓度超过或低于本设计值,承包人应充分估计,并在处理设备、装置制造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功能,必须满足现场要求,确保尾气达标排放。 设计除臭系统尾气排放标准 本项目污水处理厂臭排放执行《标准》 周边敏感点 H2S和 NH3 浓度符合 TJ3679《标准》 . 除臭工艺流程 本工程 除臭工程采用生物除臭的方式。 即对各个臭源构筑物产生的臭气加盖密封收集后,通过风机将集中收集的臭气吸入生物滤池,在生物滤池中经过加湿预处理、生物处理,使臭气中的氨、硫化氢、甲硫醇和甲烷等恶臭污染物质有效分解,无组织排放到大气中;在应急情况时,吸入除臭设备的气体可直接进入除臭设备的加强段(应急段),在加强段(应急段)中经过植物液喷淋,使臭气中的恶臭气体有效去除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现场条件 位置 市是省的省会,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南面,市总面积 200 平方公里。 市现有城区人口约 300 万人。 气候 设备的设计、供货及 安装工作中应考虑到现场的气候条件。 提供以下信息以帮助认识可能在现场会遇到的气候条件,但并不免除在合同中应负的任何责任。 市气象的主要特征如下: ( 1)温度 极端最高温度: 极端最低温度: 年平均温度: ( 2)雨量 年平均 年平均降水天数 24 小时最大降水量 暴雨出现的主要月份 5 ~9 月 3 霜冻-年无霜期 326 天 4 风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和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夏季盛行东南风 平均风速 m/s 极大风速 m/s 基本风压 台风影响本市始地 5 月,结束于 11 月中旬,以 7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次数最多。 ( 5)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77% 最大相对湿度 84%( 6 月) 最小相对湿度 5% 6 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 mm 应自行确认上述基于有限记录的气象资料的准确性。 第四章 加盖收集系统技术要求范围 ( 1)本节包括有关膜结构、钢结构方面的技术规定。 ( 2)本节未涉及到的技术细节均按有关国家规范或规定 执行。 参考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20 《膜结构技术规程》 DGJ08972020 膜加盖结构技术要求提交的文件 应将下列文件提交给业主审批: 所有材料的生产证书、测试证书、材料质量证书和取样检验报告; 详细描述施工方法、构件轮廓、连接方式、固定方式及其它有关细节说明; 有关材料要求,材料标准及材料供货商的资料; 符合有关标准的工艺图纸及一般规定中需要提供的文件或资料。 一般规定 膜材:选用进口膜材(或同等品质膜材),其使用年限应确保在酸、碱腐蚀性条件下不低于 15 年。 如涉及专利,要承担用 于项目的全部专利费用和许可证费用,应保证用户免受涉及专利权或知识产权的损害(包括专利、专利权、专利权税等方面的侵害而产生索赔或法律纠纷)。 应考虑膜结构完整的气密效应,膜结构应考虑设备的检修、人员的进出,应方便打开。 同时应根据需要在适当位置预留开启门。 技术参数 膜材采用高强度聚酯纤维基材,表面聚氯乙烯合金涂层材料,再涂聚防腐蚀表面处理层,表面不可焊接 PVDF。 膜材厚度 ≥ 抗拉强度(经向 /纬向) ≥ 4300/4500N /50mm 抗撕裂强度(经向 /纬向) ≥ 550N/500N 剥离强度(经向 /纬向) ≥ 120N /50mm 颜色与涂层 白色(外) /米黄色(内) 外表面白度 ≥ 80% 膜材的透光率 3%5% 膜材的耐燃性 B1 级 膜材的保 洁性: 双面 PVDF 抗污染涂层。 抗酸碱腐蚀性:膜材应该适用于城市污水的抗腐蚀性,经 H2SO4 / NH4OH / Fe2O3 等不同化学溶液浸泡测试。 质保期限: ≥ 15 年 在膜材正式安装之前,必须提供膜材生产厂家的以下文件: 膜材的产地证明 膜材的保质证明 膜材海关报关证明复印件 产品出厂前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膜材参数必须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否则将导致废标。 需提供由膜材生产商盖章确认的资料文件 国外膜材生产 商营业执照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登记注册的营业执照。 国外膜材生产商在中国国内的代理商,除了出具在国内登记注册的营业执照以外,还必须同时提供国外生产公司出具的经过公证、具有法律效应的授权代理证明。 产品技术性能指标、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样板、质量保证书样板。 由国家级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有效防火报告。 国内外从事过城市污水处理的案例。 膜结构的材料检验 ( 1)膜结构制作前必须对所用膜材料及配件按设计和工艺要求进行检验。 ( 2)检验对象应包括下列的材料及零部件:膜材、索、五金件、缝制线类。 ( 3)检验 内容应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材性检查。 ( 4)检验方法:验审供货商提供的质保书及材料性能表;按批量进行抽样复验。 膜材的力学性能、非力学性能的复验按每卷膜材、每种复验项目抽样一组,每组三个试件。 安装质量要求 ( 1)膜面不得有渗漏现象,无明显褶皱,不得有积水。 ( 2)膜面表面应无明显污染串色。 ( 3)连接固定节点应紧密牢固、排列整齐。 ( 4)缝线无脱落断线,无超张拉现象,膜面匀称色泽均匀,排水通畅,封檐严密。 ( 5)安装过程中局部拉毛蹭伤尺寸不应大于 20mm,且每单元膜体不应超过 2 个。 膜结构工程验收 基 本规定 ( 1)膜结构质量检验包括制作分项工程和安装分项工程。 ( 2)膜结构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资料: a.设计图、膜片裁剪图、膜体安装图、竣工图,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文件,使用软件名称。 b.制作工艺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 c.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 包括:原材料检验、膜体检验、连接件的检验、下部支承结构及预埋件的检测报告。 d.施工检验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加工、安装自检记录,膜结构脊、谷索张力值记录,张拉行程记录。 e.分项工程的验收记录。 膜结构制作分项工程的验收 ( 1)膜 结构用膜材必须有材料供货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和每批材料的试验报告。 检验方法: 100%查验并存档。 ( 2)膜结构裁剪前,应有的复测报告,检验方法: 100%查验并存档。 ( 3)膜结构用零部件必须有供货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 检验方法: 100%查验并存档。 ( 4)支承结构必须符合相应规范和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100%查验并存档。 ( 5)膜片连接部分必须进行抗拉强度测试。 宜在同一连接方法同一工艺同一批次中抽验 5%且不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拉力试验。 ( 6)裁剪后的膜片外观质量应无明显串色、无明显褶皱、无划伤、无污渍、无疵点。 检验方法:人工目测或专用仪器,制作中应100%检验,验收时应按 10%抽样且不应少于 3 个膜片。 ( 7)膜片的连接部分外观应接缝宽度均匀、接合膜面平整、线条清晰、缝制时针脚均匀无脱针、跳针。 检验方法:人工目测,制作中应 100%检验,验收时应按 10%抽样且不应少于 3 个膜片。 膜结构安装分项工程的验收 ( 1)膜结构竣工验收时,应检查膜的边长、高度偏差。 边长偏差允许值应为长度的 1/200,且不应大于 100mm;相邻支座高度偏差允许值应为其距离的 1/500,且不应大于 100mm。 ( 2)膜面无明显污渍、串色现象, 无破损、划伤。 表面无积水凹坑,基本无褶皱。 膜面应进行 100%检验。 ( 3)膜表面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排水顺畅。 防水做法正确,无渗漏。 进行 100%检验。 ( 4)张拉机构和连接节点符合设计要求,安全可靠,简洁美观。 ( 5)钢结构分项工程参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2020。 ( 6)膜结构工程验收应具备下列文件和记录:膜结构 含钢、索结构 施工图、竣工图、设计更改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所用膜材、钢材、索及其他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 管道和阀 门技术要求概述 本章所提出的技术要求是在承接本工程施工项目中必须达到的,本章所提出各项技术要求不能替代国家或地方施工与验收规范中所要求的内容。 工程范围 本部分为污水厂臭气收集系统。 工作范围为各构筑物加盖内部的臭气收集风管及配件的设计、采购、制造、安装。 风管及配件的工程量及规格见施工图。 参考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通风管道施工技术规程》 JGJ141202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风管系统 所有的收集及输送风管采用 SUS304 不锈钢材质,风管管径≤DN300,其壁厚不小于 1mm;风管管径> DN300,其壁厚不小于 2mm。 风管安装 ( 1)风管安装前应对风管位置、标高、走向进行技术复核,且符合设计要求。 2)搬运风管应防止碰、撬、摔等机械损伤,安装时严禁攀登倚靠。 ( 3)风管安装前应对其外观进行质量检查,并清除其内外表面粉尘及管内杂物。 安装中途停顿时,应将风管端口封闭。 ( 4)风管接口不得安装在墙内或楼板内,风管沿墙体距墙面大于 150mm。 ( 5)风管内不得敷设各种管道、电线或电缆,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 ( 6)风管测定孔应设置在不产生涡流区的便于测量和观察的部位。 ( 7)风管安装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水平风管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 3mm/m,总偏差不得大于 20mm; 2)垂直风管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 2mm/m,总偏差不得大于 20mm;阀门 每台风 机前装一个手动风量调节阀,材料为 SUS304 不锈钢,圆形。 要求风量调节范围需由 100%降至 60%、开启灵活。 耐力板加不锈钢骨架加盖的技术要求 加盖材料采用进口全新耐力板,采用不低于拜尔、普特、科特隆等知名品牌,使用寿命不小于 10 年,厚度 5mm 177。 或以上,耐力板颜色须经业主确认。 加盖必须满足构筑物密闭、运行、检修、清通的要求。 加盖钢构件(含联接件如螺栓、螺母等)采用抗腐蚀能力强的 SUS304 不锈钢材或更好的不锈钢材料,并能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其它工程 ( 1)本工程除臭单体的栏杆和走道板等防 腐也在本工程范围内,防腐按执行 第五章 除臭系统设备技术要求招标说明 ( 1)业主已对该招标项目除臭系统的工艺进行了明确,主要采用生物滤池为主的生物处理工艺。 即对各个臭源构筑物产生的臭气加盖密封收集后,通过风机将集中收集的臭气吸入生物滤池,在生物滤池中经过加湿预处理、生物处理,使臭气中的氨、硫化氢、甲硫醇和甲烷等恶臭污染物质有效分解后,通过无组织排放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在应急情况时,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