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冬季施工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料加热 要满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51442020 中规定的暖和地区冬季施工时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应低于 3℃ 的要求,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就不能低于 5℃。 为提高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优先考虑拌合水加热,如不满足要求才考虑骨料加热;水泥不能直接加热。 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 JGJ10497的要求见表 2。 2 施工中,在拌和水池中插入 5 个 20kw 电加热棒加热拌和水,如拌和水水温超过 60℃ ,改变投料顺序:将骨料与水先拌和,然后再加入水泥,以免水泥假凝,影响混凝土质量。 表 2 拌和水和骨料的加热温度一览表 为防止雨雪落入骨料内而降低骨料温度,骨料存放在全封闭储料仓内,并尽可能堆高存放,购置棉被覆盖在骨料上,用地热暖热骨料并避免热量散失。 使用时揭开棉被,使用后及时覆盖。 为防止外部冷空气进入储料仓内引起骨料温降,第一对储料仓破损围板进行修复,第二在仓门设置挂帘,机械出入后及时把挂帘合并严密。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 时,因现场骨料没有加热条,此时停止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搅拌运输 混凝土拌和前,用热水冲洗拌和机,并将积水排出,拌和时间比一般季节延长 50%左右。 为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出机口温度不低于 5℃ ,入仓温度不低于 3℃ ,首先根据粗细骨料的温度计比热等计算出水的加热温度,根据计算的温度对水进行加热,保证混凝土的出料温度,并对对出料温度进行随时抽检,如果温度没有达到 5℃ ,则增加电加热棒的数量以增加水温。 如前所述,由于现场没有骨料加热条件,即使水加热至 100℃ 也不能达到出料口的最低温度要求,则停止混凝土浇筑工作。 当水温高于 60℃ 时,一定要调整投料顺 序,先将粗细骨料和水在搅拌机内拌和均匀后,再加入水泥,水泥不得与高温水直接接触。 当施工期气温低于 0℃ 高于 5℃ 时,在混凝土内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做好适应性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和水中扣除。 对于运输系统的保温,采取在皮带机上安装罩棚、 box 管外侧包裹保温被、液压蓄能吊斗外粘贴保温材料的方式解决。 由于仓面布料机机臂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不断伸缩,因此仓面布料机上不再设置罩棚。 3 当混凝土运至浇筑点时,及时用温度计再次检查混凝土温度,如果温度低于 3℃ ,则采取提高出机口温度或在运输罐车外包裹棉套避免热量散失的方法予以解决。 混凝土外保温措施 水平外露面保温措施 为避免冻伤混凝土,混凝土终凝后,在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不再洒水养护,靠内部升温水分蒸发凝结在塑料薄膜上再滴落在混凝土表面上达到自养目的。 塑料薄膜 上再覆盖两层棉被,隔断外部冷空气接触混凝土,同时避免混凝土内部热量散失,用蓄热法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增长。 对钢筋笼内及不能覆盖棉被的地方,人工盖上黑心棉,保证整个水平外露面都覆盖严密。 工序施工中尽量不揭开棉被,当必须揭开棉被时(例如施工缝处理和清仓作业),小面积地揭开棉被和塑料薄膜,完成后再及时覆盖。 由于河口水库所在地区冬季风力较大,有可能吹开棉被,因此棉被上需用钢管镇压,现场作业人员经常巡查棉被的覆盖情况,及时处理覆盖不严密的地方。 混凝土水平外露面保温被覆盖一直持续至下层开始浇筑为止。 竖直外露面保温措施 前期已浇混凝土在入冬前强度已经达到或将近达到设计强度,但塔架为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散失较慢,气温骤降时,混凝土内外温差仍有可能超过规范规定的 20℃ ,如果不采取措施,该部分混凝土仍有开裂的风险。 为避免该部分混凝土开裂,在其竖直表面压盖 300g土工膜,缓冲气温骤变的影响。 混凝土拆模前,由于钢模板厚度有限,且钢材导热效果较好,为减小拆模前混凝土表面与气温的温差,在钢模板外表面粘贴保温材料,对拆模前的混凝土进行保护。 冬季混凝土拆模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表面瞬间温降过大,里外温差较大 ,混凝土可能会在拆模的过程中因抗裂强度较小和温差过大而瞬间开裂,因此,需加快拆模和覆盖的速度。 拆模后,用小型膨胀螺丝和木条把棉被固定在混凝土表面上。 根据规范规定,当气温低于 5℃时,为不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避免产生冻胀损害,混凝土不再洒水养护。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