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车间工艺操作规程内容摘要:

间: 25~40min 电流 密度: 110~150A/m2,常用 120A/m2 每槽阳极氧化总面积为被处理型材外表面积之和。 对于空心型材,根据断面大小,每根型材阳极 氧化面积应多加 200~500mm 长度的内表面面积。 然后根据阳极氧化总面积和电流密度计算出总电流。 需要电解着色处理的型材,每一挂型材应是同一种规格,避免产生色差。 导电梁与导电座之间应接触良好,保证通电正常,接触温升不大于 30℃。 送电进行氧化处理时应一次给足总电流,并自此时开始计算处理时。 送电时要防止出现电流的过大冲击,电压上升应取软启动,电压上升时间一般为 10~15s。 阳极氧化处理时,应避免型材与阴极接触,防止短路烧坏制品及阴极。 为使槽液与进行阳极氧 化的制品表面温度均匀,处理过程中,槽液除进行循环外,还须进行均匀的压缩空气搅拌。 每一槽处理过程中,在头、中、尾部三个测试点至少应测量溶液温度一次。 在 氧化进行 过程中,因发生故障,停电 时间不超过 2min, 通电后继续氧化,氧化时间可累计。 因发生故障,制品在干净水槽中放置超过 4h,则应重新预处理后 才能阳极氧化。 具体的氧化时间应根据氧化膜的厚度来确定。 阳极氧化膜的厚度与通电量成正比,即与电流密度和氧化处理时间成正比。 氧化膜厚度按下式计算: δ =KIt 式中: δ —— 氧化膜厚度,μ m; I—— 电流密度, A/dm2; t—— 氧化时间, min; K—— 系数,一般取。 操作时,根据装料面积计算氧化电流通电。 氧化完毕 , 将型材吊出滴干, 立即 放入后面的水洗槽进行清洗。 电解着色 生产香槟色着色型材 时, 采用锡 镍盐着色工艺,其成分主要 为硫酸亚锡和 硫酸镍( NiSO4 6H2O, GB/T1287),槽液用纯水配制。 根据对着色后的型材颜色深浅要求不同,可采用不同的着色工艺制度。 槽液成分及工艺制度 生产浅色和深色型材 的工艺制度分别见表 2。 表 2 着色槽液成分及制 度 制度 浅色 深色 硫酸亚锡 /g/L 6~8 8~12 硫酸镍 /g/L 15~18 20~23 游离硫酸 /g/L 15~18 20~23 着色稳定剂 /g/L 8~12 12~15 温度 /℃ 20~22 20~22 时间 /min ~2 ~2 电压 /V 16~20 16~20 对于着色型材,在绑料时,一般凹槽向上,装饰面向上或相对电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