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_x=1/(m+1) sum_(λ=0)^m BCIλ` `BCl_λ=sum_(l=1)^(n_λ)(100IDP_(λl))*ω_(λl)` `IDP_(λl)=sum_y DP_(λly)*ω_(λly)` (式 ) 式中 y——表示桥梁第 λ 墩(台)中构件 l 的损坏类型; `DP_(λly)`——表示桥梁第 λ 墩(台)中构件 l 的损坏类型 y 时的扣分值,见附录 E; `ω_(λly)`——表示桥梁第 λ 墩(台)中构件 l 的损坏类型 y 时的权重,由式 `ω=^^2+`计算而得, μ根据第 y项损坏的扣分 `DP_(λl)`占构件 l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 `( μ=(DP_(λly))/(sum_y DP_(λly)))`计算而得; `IDP_(λl)`——构件 l 的综合扣分值; `ω_(λl)`——构件 l 的权重,见表 ; `n_λ`——第 λ 墩(台)的构件数; `BCI_λ`——第 λ 墩(台)的技术状况指数; `BCI_x`——桥梁的下部结构技术状况指数。 5 整个桥梁的技术状况指数 BCI 根据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技术状况指数,由下式计算: `BCI=BCI_m*ω_m+BCI_s*ω_s+BCI_x*ω_x` (式 ) 式中 `ω_m、 ω_s、 ω_x`——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权重,如表 所示。 6 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系以及整座桥梁结构的完好状况可按表 所示的标准评估。 各种类型桥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真接评定为不合格级桥和 D 级桥: 1 III、 IV类环境下的预应力梁产生受力裂缝且宽度超过本规范表 限值。 2 拱桥的拱脚处生产水平位移或无铰拱拱脚产生较大的转动 3 钢结构节点板及连接铆钉、螺栓损坏在 20%以上、钢箱梁开焊、钢结构主要构件有严重扭曲、变形、开焊,锈蚀削弱截面积 10%以上。 4 墩、台、桩基出现结构性断裂缝,裂缝有开合现象,倾斜、位移、沉降变形危及桥梁安全时。 5 关键部位混凝土出现压碎或压杆失稳、变形现象。 6 结构永久变形大于设计规范值。 7 结构刚度达不到设计标准要求。 8 支座错位、变形、破损严重,已失去正常支承功能。 9 基底冲刷面达 20%以上。 10 承载能力下降达 25%以上(需通过桥梁验算检测得到)。 11 人行道栏杆 20%以上残缺。 12 上部结构有落梁和脱空趋势或梁、板断裂。 13 特大桥、特殊结构桥除上述情况外,钢 —混凝土组合梁、桥面板发生纵向开裂、支座和梁端区域发生滑移或开裂;斜拉桥拉索、锚具损伤;吊桥钢索、锚具损伤;吊杆拱桥钢丝、吊杜和锚具损伤。 14 其他各种对桥梁结构安全有较大影响的部件损坏。 5 上部结构养护 桥梁系 桥面的养护除应符合道路养护的有关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得随意增加荷载。 老化的沥青混凝土桥面,应进行铣刨更新处理,严禁随意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进行补强。 严禁用沥青混凝土覆盖伸缩装置。 2 桥面更新后的横坡和纵坡,应满足排水要求。 3 架设在桥上的管线安全保护设施应完整、有效;线杆应安全、牢固;井盖应完好。 4 桥面上人行道铺装、盲道和缘石应完好、平整。 当有缺损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水泥混凝土桥面的病割处理和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铺装层较严重的大 面积表皮脱落、麻面,可铣刨后做混凝土面层。 在桥梁承载能力允许的条件下,也可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但伸缩装置必须重新进行处理。 轻微的局部表皮脱落、麻面和裂缝,可不做处理。 2 对大于 3mm 的桥面裂缝,应检查其发生原因。 在确定无结构破坏和延续发展的条件下,可进行灌缝处理。 3 铺装层的局部损坏, I 类养护的城市桥梁桥面松散、坑洞面积不应大于 ,深度不应大于 20mm;II、 III 类养护的桥梁不应大于 ,深度不应大于 20mm; IV类养护的城市桥梁不应大于 ,深度不应大于 30mm; V类养护 的城市桥梁不应大于 ,深度不应大于 30mm。 当铺装层的损坏超过上述规定时,应进行补修。 水泥混凝土桥面的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确定修补范围,划线并切割成顺桥方向的矩形,不得扰动完好部分。 切割深度应小于混凝土铺装厚度,但应满足桥面维修最小厚度,不得损坏防水层。 2 损坏的防水层,应按本规范第 条的要求进行修补。 3 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 4 桥面维修可采用半幅作业、半幅通行的方法进行施工。 沥青混凝土桥面的养护、病害处理和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沥青混凝土桥面的养护、病害处理和修补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 要求进行。 2 桥面结构长期含水浸泡造成的脱落、拥包,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修补面晾干后,再进行面层修补。 桥面卷材防水层的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损坏的防水层,应及时进行修补。 防水层维修应按施工要求进行。 2 修补后的防水层,其防水性能、整体强度、与下层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应满足原设计要求。 防水混凝土结构层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防水混凝土表皮脱落或粉化轻微而整体 强度未受影响,且防水混凝土层与下层连接牢固时,应彻底清除脱落表皮和粉化物。 2 当防水混凝土受到侵蚀,表皮严重粉化且强度降低或防水混凝土层与下层已脱离连接时,应完全清除该层结构重新进行浇筑。 3 清理表皮脱落层后时,应清理至具有强度的表面完全露出。 4 清除损坏的结构层时,应切割出清理边界,然后再进行清除作业。 清除应彻底,不得留隐患。 应避免扰动其他完好部分。 5 钢筋网结构的防水混凝土层清除作业时,应确保原钢筋结构的完整。 6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作业面(包括边缘)应清洁、粗糙。 7 选用的防水混凝土坑渗等级应高于 P6,且不得低于原设计指标要求。 在使用除雪剂的北方地区和酸雨多发地区,防水混凝土的耐腐蚀系数不应小于。 严禁使用普通配比混凝土替代防水混凝土。 栏杆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金属或非金属防护栏杆退色严重或有表皮脱落现象时,应清除并维修。 2 涂料性能应符合原设计的要求,表面涂层的均匀、不漏刷、不流淌。 3 弯道部分、分流和合流口处的栏杆,宜刷涂一段警示图案,以辅助交通指示标志。 4 当栏杆被撞有严重变形、断裂和残损现象时,应及时按原结构造进行恢 复,并应安装整齐、牢固。 5 伸缩装置处的栏杆或护栏维修后满足桥梁随温度变化的位移,不得将套筒焊列。 6 采用的临时的防护措施应牢固、醒目,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两周。 伸缩装置 伸缩装置的一般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伸缩装置应平整、直顺、伸缩自如,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有堵塞时应及时清除,出现渗漏、变形、开裂、行车有异常响声、跳车时应及时维修。 保养周期每年应 2 次。 2 橡胶板式伸缩装置的固定螺栓应每季度保养一次,松动应及时拧紧;橡胶板丢失应及时补上,弹簧(止退)垫不得省略, 严重破损的橡胶板,应及时按同型号进行更换。 3 异型钢类伸缩装置的蜜封橡胶带(止水带),损坏后应及时更换。 密封橡胶带的选择,应满足原设计的规格和性能要求。 4 钢板伸缩装置的钢板开焊、翘曲和脱落时,应及时发现并及时补焊。 5 弹塑体伸缩装置出现脱落、翘起时,应及时清除,并应重新浇筑弹塑体混合料。 当槽口沥青混凝土塌陷、严重啃边或附近沥青混凝土平整度超过本规范 条规定时,应清除原弹塑体混合料和周围沥青混凝土,重新摊铺、碾压、并应按新建工艺要求重新安装弹塑体伸缩装置。 伸缩装置出现 损坏而无法修复时,宜选用原型号伸缩装置产品进行整体更换。 选用其他类型(型号)伸缩装置产品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新型伸缩装置的伸缩量和承载能力应满足原设计要求,并应满足防水要求。 伸缩装置的安装高度应小于桥面板至桥面层表面间的高度差。 2 当无伸缩装置设计资料时,应对伸缩量值进行重新计算。 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的有关规定。 伸缩装置的更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伸缩装置的安装宽度,应根据施工时的气温计算确定;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G 的有关规定。 安装放线时间,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差 变化最小的时间段内。 2 应满足新伸缩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 在安装连接点处,桥面板(梁)的锚固预埋件有缺损时,应打孔补植连接锚筋。 3 伸缩装置在安装焊接时,连接筋与锚盘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焊接要求,严禁点焊连接。 4 安装伸缩装置所使用的水泥混凝土保护带,其设计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得小于 C40,且应具有早强性能;保护带宜采用钢纤维混凝土。 5 应保证伸缩装置中间和梁头与桥台(梁端头)之间充分隔离、封闭,宜采用硬塑料泡沫板进行充填;伸缩装置的型钢下部和后部,应保证混凝土完全充满。 6 混凝 土达到设计强度,且伸缩装置全部安装完好后,方可恢复交通。 板式橡胶伸缩装置的更换时间,宜选择在春秋两季进行。 伸缩装置保护带应完好,不得有开裂、松散,坑洞的面积不得大于 ,深度不得大于 20mm。 已松散和有坑洞的保护带,应及时修复。 保护带。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相关推荐
同事们进行项目的总结和交流,热心帮助新来的同事,加强单位的凝聚力,促进团队整体进步。 二 、工作态度 我一直认为从事 国家 建设是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伟大职业,因此我非常热爱我的本职工作。 认真、用心对待每一个项目是我工作的基本原则。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 正常的工作时间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 位
注入器的连接端应牢固的安装在注入座上,若注入器内胶体全部注入裂缝,说明该处裂缝未注满,应进行补灌,直至注满为止。 11 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注入器始终处于压力状态。 基本要求 所采用灌缝胶的主剂、硬化剂及注入器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材料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并附有厂家提供的材料检验合格证明和产品鉴定文件,经抽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灌缝胶性能应满足表。 表 灌缝胶性能 指标 基本性能项目 规定指标 试验方法
? 16) 在同一座连续梁桥中的主梁自重内力与采用的施工方法、顺序 、体系转换的具体情况有关 ? 因为主梁自重内力只与它的计算跨径和自重的分布情况有关。 ?Y ? 17) 横隔梁在装配式 ?形梁桥中起着保证各片主梁相互连成整体的作用。 ?Y ? 18) 在同一座桥中 ?由于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采用的汽车荷载等级无关 ?因此采用不同的 汽车荷载等级计算出的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不同。 ?N ?
保证基础(地基、构造物)安全稳定。 认真审核起重机起吊能力或导梁的设计起吊能力、设计计算书,安装作业人员的上岗证书等,以确保起吊安装的安全。 d)预制构件及其支撑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演算。 e)吊装实施的指挥系统,应具 有文明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 (b)预先设置质量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和预先控制。 预制梁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为: a) 吊装机械起吊能力的选择; b)
平距离和高低距离),确保不相碰撞;卸船机下需专人指挥或由副司机进行监护,电缆卷筒上最少保留三圈为大车行走最大行程,避免电缆放尽拉断电缆,同时注意与相邻大机保持安全距离。 ( 平台卸船机的技术规格 中,桥机的行程为177。 120 米 足以满足全程行走并 有电缆的行程保护 的技术保障) 经常检查各电机的工作温度和电流值,超过规定值时应停机检查,待温度下降到允许值内后方可继续工作。 遇中间临时停电
项目部从一开始就本着确保工程优良 100%,争创优良工程为目标进行,配备落实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班子,并由技术负责人、质量员、施工员等管理人员进行具体落实,制定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制定了各个单位工程的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目标监控表,确定职责与权限,对班组实行质量与经济挂钩,做到优质优价,全面抓好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我项目部管 理人员坚持对工程用的原材料把好质量关 ,钢材、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