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淀粉厂污水处理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去除率高达 9095% 工作稳定 构造简单 维护方便 占地大投资高 产泥多且稳定性差 抗冲击能力较差 运行费用 较高 出水要求高的大中型污水厂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构造简单维护方便 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 运行费用较低 BOD 去除率 8090% 剩余污泥量大且稳定性较差 悬浮性有机物含量高的大中型污水厂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运行费用较低 占地不多投资省 BOD 去除率 8090% 构造较复杂 污泥易膨胀 设备维修工作量大 污水浓度高的中小型污水厂 氧化沟法 BOD 去除率 95%以上 有较高脱氮效果 系统简单管理方便 产泥少且稳定性好 曝气池占地多投资高 运行费用较高 悬浮性 BOD 低有脱氮要求的中小型污水厂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无须设置调节池 SVI 值较低 ,污泥易于沉淀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 可以进行脱氮和除磷 运行操作比较烦琐 曝气装置容易堵塞 高浓度可生化有机废水的污水厂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在淀粉生产中 ,来自于玉米浸泡、剥离、离心分离、黄浆水沉淀与压滤 ,玉米皮浆的离心分离过程的生产废水 ,会有淀粉、糖类、有机酸等溶解性有机物质 ,含有蛋黄粉、玉米芯、玉米皮等不溶性细小颗粒有机物 ,另外还含有泥砂等无机物。 其中主要以有机物为主 ,并不含有害物质 ,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 ,属高浓度可生化有机废水。 由于进水水 质和处理去除率均很高 (表 11),应采用厌氧 好氧的处理路线 ,废水首先通过厌氧处理装置 ,大大降低进水有机负荷 ,获得可利用的能源 ??沼气 ,并使出水达到好氧处理可接受的浓度 ,再进行好氧处理后达标排放。 (1)厌氧处理工艺选择 近年来 ,厌氧处理技术得到很快发展 ,在小型污水处理厂 ,常用的先进技术有厌氧接触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厌氧过滤器。 厌氧接触法属于传统厌氧消化技术的发展 ,它采用完全混合式消化反应器 ,适合于处理含悬浮固体很高的废水 ,预处理要求低 ,但需要设置池内完全混合搅拌设备 ,池外还要设消化 液沉淀池 ,其处理效率比传统厌氧消化技术有提高 ,但中温消化时容积负荷只有 ~,其水力停留时间仍然较长要求的消化池容积大。 本工程的处理对象为较好生化处理的废水 ,为提高处理效率、节省工程投资和占地 ,因此不宜采用厌氧接触法。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属采用滞留型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在底部有污泥床 ,依据进水与污泥的高效接触提供高的去除率 ,依靠顶部的三相分离器 ,进行气、液、固分离 ,能使污泥维持在污泥床内而很少流失。 因而生物污泥停留时间长 ,处理效率高 ,适合于处理生化降解 ,CODCr 和 SS 浓度均较高的废水 (一般要求进水 SS 不大于 1500mg/L)。 常温条件下 ,对于较易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 ,容积负荷可达 4~8kgCODCr/(m3?d)。 厌氧过滤器采用附着型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在反应器内充填一定填料 ,使生物污泥附着在填料上生长 ,不易随出水流失 ,且填料对于改善水流均匀性有益 ,并起到一定过滤截流作用。 但反应器内填料易发生堵塞现象 ,因此不适合处理有机物浓度过高的废水 ,且要求进水 SS 浓度应较低 ,一般要求 SS200 mg/L。 尽管厌氧过滤器抗冲击负荷能力大 ,处理效率亦高 ,但不适合本工程进水水质 (SS 浓度较高 )。 综合以上分析 ,结合类似工程资料 ,本工程废水厌氧处理装置采用 UASB。 (2)好氧处理工艺选择 有机废水经厌氧处理 ,出水的 BOD5/CODCr 会降低 ,出水可生化性较原污水差。 采用一般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表 12),处理厌氧处理出水 ,其 CODCr 去除率约只有 60%,而处理同等浓度的原有机废水 ,CODCr 去除率可达 80%。 尽管采用生物膜法处理效果可能会稍好 ,但难以适应 BOD5 大于 250mg/L 的污水浓度 ,近年来开发了一些处理此类废水 (进水浓度较高 ,可生化性较差 ,不易生化降解 )的工 艺技术 ,如 AB 法活性污泥工艺、氧化沟活性污泥法、 SBR 法等。 这些方法均能对不易生化降解有机废水或厌氧处理出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以上三种方法中 ,SBR 法具有特别显著的特点 :首先由于采用间歇运行 ,运行周期每一阶段有适应基质特征的优势菌群存在。 污泥不断内循环 ,排泥量少 ,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长。 沉淀和排水时水流处于静止状态 ,故处理效率高于一般的活性污泥法。 其次由于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等工序在一个池内进行 ,省去了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施 ,故而其工程投资和占地面积均小于一般活性污泥法。 综合以上分析 ,本工 程好氧处理采用 SBR 法工艺。 项目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与达到目标 该淀粉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 11 所示。 对该处理工艺流程作以下说明。 ①废水通过格栅截留大颗粒有机物和漂浮物 ,由于截污量较小 ,采用人工清渣方式。 ②污水提升泵房 ,设置集水井 ,污水泵放置于泵房 ,污水泵配套引水筒。 ③调节沉淀池在调节水量的同时 ,去除一部分格栅无法截留的悬浮颗粒有机物 ,如玉米碎粒、玉米皮、泥砂等。 该池采用半地下式结构 ,便于沉淀物的排除。 同时 ,调节进水的 PH 值、色度到符合后续工艺处理要求。 ④ UASB 为主要的生化处理装置 ,全钢结构 ,半地下式 ,考虑保温。 沼气部分 ,设计水封罐、气水分离器。 ⑤沉淀池 ,要改变厌氧出水的溶解氧含量 ,沉淀去除 UASB 出水带来的悬浮污泥。 该池为半地下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 ⑥ SBR 池为半地下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 ,运行中采用自动控制。 处理出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⑦淀粉废水各级处理效果如下表 : 表 淀粉废水各级处理效果表 项目 进水浓度 (mg/L) 出水浓度 (mg/L) 去除率 (%) 调节沉淀池 CODCr 10000 7500 BOD5 4800 4320 SS 2500 1500 UASB CODCr 7500 750 BOD5 4320 518 SS 1500 750 辐流式沉淀池 CODCr 750 600 BOD5 518 466 SS 750 300 SBR CODCr 600 60 BOD5 466 18 SS 300 30 第二章 格栅的设计说明与计算 格栅的设计说明 格栅主要是拦截废水中的较大颗粒和漂浮 物 ,以确保后续处理的顺利进行。 该厂污水处理站仅处理淀粉厂生产废水 ,较大漂浮物与较大颗粒少 ,格栅拦截的污染物不多 ,故选用人工清渣方式。 栅条选圆钢 ,栅条宽度 ,栅条间隙。 格栅安装倾角α 60176。 ,便于除渣操作。 设计计算 设计污水量 污水沟断面尺寸为 300mm 450mm 设栅前水深 ,过栅流速 栅条间隙数 n Q*√ sin 60176。 /(e*h*v),取 13 栅槽宽 度 B′ Sn1+ 131+ 设置俩个这样的格栅 ,一备用。 俩格栅间隔 . 栅槽实取宽度 ,栅条 13 根。 圆形栅条阻力系数 过栅水头损失 h1(***sin60176。 *3)/(2*) 取 栅前槽高 H1h++ (h2 为超高 ) 栅后槽总高度 + 进水渐宽长 L1()/2*tan20176。 m 格栅总长度 LL1+L2++1+H1/tan60176。 +++1+ 每日栅渣量 **86400/ 计算结果 :格栅总长度 栅槽宽度 : m 栅后槽总高度 水头损失 : 第三章 泵房设计说明与计算 设计说明 提升泵房用以提高污水的水位 ,保证污水能在整个污水处理流程过程中流 过 ,从而达到污水的净化。 本设计中由污水泵从集水池中吸水压至调 节池。 集水池计算 污水泵总提升能力按每小时流量考虑 ,即 ,选 2 台泵 ,则每台流量为 ,取 100m3/h。 选 IP125100200 型污水泵三台 ,备用一台 ,单泵提升能力 m3/h,扬程 10m,电动机功率 ,占地尺寸 1100mm 650m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