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大率 G(增大)。 ( a、控制过冷度 b、变质处理 c、振动、搅拌)。 1200℃ 时晶体结构为( γFe),在 800℃ 时晶体结构为( αFe)。 四、简答题。 答:晶核形核率和长大率。 并以纯铁来说明。 答:有些物质在固态下其晶格类型会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纯铁在固态下的冷却过程中有两次晶体结构变化: ?Fe ? ?Fe ? ?Fe ?Fe、 γFe、 αFe 是铁在不同温度下的同素异构体,其中 ?Fe 和 αFe 都是体心立方晶格,分别存在于熔点到 1394℃ 之间及 912℃以下, γFe 是面心立方晶格,存在于 1394℃ 到 912℃ 之间。 答:常温下,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大,因而金属强度、硬度越高,同时塑性、韧性越好。 高温下,晶界呈黏滞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滑动和迁移,因而细晶粒无益,但晶粒太粗,易产生应力集中。 因而高温下晶粒过粗、过细都不好。 B 合金的结晶 一、 填空题 1.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的不同,可将固溶体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2. 相是指合金中(成分相同)与(结构相同)均匀一致的组成部分。 3. 合金的晶体结构大致可以有三种类 型:(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 )。 4. 组成合金的(最简单),(最基本),(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称为组元。 5.两种元素组成固溶体,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 三 、简答题。 答:固溶体的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低;金属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硬度和较大的脆性。 C 铁碳合金相图 一、选择题 1. 铁素体是碳溶解在( A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A. αFe B. γFe C. δFe D. βFe ( B)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A. αFe B. γFe C. δFe D. βFe ( C)。 A.稳定化合物 B.不稳定化合物 C.介稳定化合物 D.易转变化合物 FeFe3C 相图中,钢与铁的分界点的含碳量为( C)。 A. 2% B. % C. % D. % ( C)。 A.固溶体 B.金属化合物 C.机械混合物 D.单相组织金属 FeFe3C 相图中, ES 线也称为( D)。 A.共晶线 B.共析线 C. A3 线 D. Acm 线 FeFe3C 相图中, GS 线也称为( C)。 A.共晶线 B.共析线 C. A3 线 D. Acm 线 8. 在 FeFe3C 相图中,共析线也称为( A)。 A. A1 线 B. ECF 线 C. Acm 线 D. PSK线 ( C)。 A.固溶体 B.金属化合物 C.机械混合物 D.单相组织金属 -碳合金中,当含碳量超过( B)以后,钢的硬度虽然在继续增加,但强度却在明显下降。 A. % B. % C. % D. % ,其晶粒区从表面到中心的排列顺序为( A)。 A.细晶粒区-柱状晶粒区-等轴晶粒区 B.细晶粒区-等轴晶粒区-柱状晶粒区 C.等轴晶粒区-细晶粒区-柱状晶粒区 D.等轴晶粒区-柱状晶粒区-细晶粒区 FeFe3C 相图中, PSK线也称为( B)。 A.共晶线 B.共析线 C. A3 线 D. Acm 线 相图中,共析线的温度为( D)。 A. 724℃ B. 725℃ C. 726℃ D. 727℃ ,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B)。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1. 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机械混合物。 2. 碳溶解在( α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3. 在 FeFe3C 相图中,共晶点的含碳量为( % ),共析点的含碳量为( % )。 4. 低温莱氏体是( 珠光体 )和(共晶渗碳体 )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5. 高温莱氏体是(共晶奥氏体 ) 和(工晶渗碳体 )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6. 铸锭可由三个不同外形的晶粒区所组成,即( 表层细晶区 ),(柱状晶区 )和心部等轴晶粒区。 7. 在 FeFe3C 相图中,共晶转变温度是( 1148℃ ),共析转变温度是( 727℃ )。 第 5 章 钢的热处理 一、 选择题 ,其目的是使钢获得( B )。 A.均匀的基体组织 B.均匀的 A体组织 C.均匀的 P 体组织 D.均匀的 M 体组织 、中、低温回火温度范围的分别为( A )( D )( B )。 A. 500℃ B. 200℃ C. 400℃ D. 350℃ ,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D )。 A.随炉冷却 B.在风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 ,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C )。 A.随炉冷却 B.在油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 ( A )。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 D.所有钢种 变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组织是( C)。 A. P B. S C. B D. M ,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A )。 A.随炉冷却 B.在油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 三、填空题 1. 共析钢中奥氏体形成的四个阶段是:( 奥氏体晶核形成 ),( 奥氏体晶核长大 ),残余 Fe3C 溶解,奥氏体均匀化。 2.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均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即( 介质分解 ),( 工件表面的吸收 ),活性原子继续向工件内部扩散。 3. 马氏体是碳在( αFe )中的( 过饱和溶液 )组织。 4. 在钢的热处理中,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是由( 加热 )和( 保温 )两个基本过程来完成的。 5. 钢的中温回火的温度范围在( 350~ 500 ℃ ),回火后的组织为( 回火托氏体 )。 6. 钢的低温回火的温度范围在( 150~ 250 ℃ ),回火后的组织为( 回火马氏体 )。 7. 在钢的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淬火钢的组织转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转 变,(铁素体中析出 Fe3C),(铁素体多边形化 )。 8. 钢的高温回火的温度范围在( 500~ 650℃ ),回火后的组织为( 回火索氏体 )。 9. 常见钢的退火种类有:完全退火,( 等温退火 )和( 球化退火 )。 10. 根据共析钢的 C 曲线,过冷奥氏体在 A1 线以下转变的产物类型有( P 型组织 ),( S 型组织 )和马氏体型组织。 (淬硬层深度越大)越大表示(淬透性)越好。 第 6 章 工业用钢 一、选择题 1. 欲要提高 18- 8 型铬镍不锈钢的强度,主要是 通过( B )。 A.时效强化方法 B.固溶强化方法 C.冷加工硬化方法 D.马氏体强化方法 钢根据其组织和机械。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项 )控制 (12) ☆ ☆ ☆ ★ ☆ 质量改进控制 (13) ☆ ☆ ★ ☆ ☆ ★ ★ ☆ 人员培训、考核 (14) ☆ ☆ ★ ☆ ☆ ☆ ☆ ☆ 电气系统及整机安装调试 过程控制 (15) ☆ 安装调试★ ★ 金属结构电控系统 售后服务控制 (16) ☆ ☆ ★ ☆ ☆ 执行许可证制度 (17 ☆ ☆ ★ ☆ 质量保证手册 文件号 HF/ZS012020 修订 /改状态: A/0 共
无打滑、卡阻、脱轨等现象。 联轴器的螺栓不得有松动、缺损;联轴器的键应配合紧密,不得松动;齿轮联轴器和十字滑块联轴器要定期润滑。 载车板整体平整、运行平稳、制动可靠、定位准确。 相邻载车板应保持平行,运行速度一致,无相互碰撞现象。 制动摩擦垫片应有自补偿能力,磨损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制动轮的制动摩擦面应无油污、裂纹、妨碍制动性能的缺陷。 制动器底座连接牢固,制动弹簧无塑性变形。
器内的温度以 10 C /min 的速度线性变化,求温度计划内的指示 是多大。 ( 10 分) 六、某数控机床的位置随动系统的方框图如图 4 所示,试求: ( 1)阻尼比 及无阻尼固有频率 n ; ( 2)该系统的 tr、 Mp、 tp、 ts(取 2% )。 ( 15 分) (二阶系统计算参考公式: 2211r narc tgt 21p n nt
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应用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
业特色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整改措施 11 附件 3: XX 专业 (二号宋体加粗居中) 专 业剖析分项目自评报告 (小初号黑体居中) 黑龙江职业学院 (二号宋体加粗居中 ) (二号宋体加粗居中) 12 黑龙江职业学院专业剖析分项自评报告 (小三号黑体居中) 1.专业设置与定位 (此行均为小四号宋体加粗居中) 自评等级 要点说明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每年开展一次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