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内容摘要:
命、生产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选择切削用量的顺序应为:首先选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选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 从刀具寿命出发,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因此应选择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选择较小的切削速度。 从机床动力出发,应保证有足够的切削力,因此较大的切削速度同时选择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43 细长轴车削有何特点。 细长轴车削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 车削特点: 细长轴刚性差,在车削过程中受切削力的作用极易产生弯曲变形和振动 在切削热作用下,产生很大的线膨胀,若两端顶尖固定支撑,则会弯曲变形 加工中连续切削时间长,刀具磨损大,影响加工精度和磨损质量 工艺措施: 改进工件装夹方式,一般采用一夹一顶的方法,同时在工件的端部缠绕一圈 直径为 4 的 钢丝,以减少接触面积,避免夹紧时形成弯曲力矩 尾座顶尖改为弹性顶尖,避免工件受热弯曲变形 采用跟刀架,提高工件刚度 为减小背向力,尽量采用大主偏角车刀,一般取 Kr=75~93。 采用反向进给切削,改变工件受力方向,可减少工件的弯曲变形 46 试分析主轴加工工艺过程中如何体现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的原则。 主轴在加工过程中,各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均采用锥心轴或锥堵等代替内孔轴线,采用两顶尖支承定位。 一般在精加工完两端的锥孔后,两端用锥堵中心孔定位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充分体现了基准统一和基准重合的原则;而在精加工两端锥堵时,又是以轴上的精加工的主要加工外圆作为基准的,体现了互为基准的原则 410 内孔的一般加工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 1) 钻孔:钻孔时钻头容易偏斜,钻孔排屑困难,切削热不易散发;钻孔轴向力大,精度 低,表面粗糙度数值大 ( 2) 扩孔:刚性好,刀齿较多,切削深度小,易排屑,所以所以切削平稳,导向性好,可 矫正钻孔轴线的偏斜 ( 3) 铰孔:铰削余量小,切削速度较低,铰刀齿数多,刚性 好且制造准确,排屑润滑条件 好,故铰孔后空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得到提高 ( 4) 镗孔:纠正原有孔的位置偏差能力强,能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但刚性差,易产生振 动,镗孔质量不易控制,生产率较低 ( 5) 拉孔:加工平稳,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 ( 6) 磨孔:适用性广,被加工孔的相互位置精度高 ( 7) 深孔加工:刀具细长,刚性差,加工中容易使孔的轴线歪斜;冷却散热条件差;排屑 困难,严重时引起刀具崩刀或折断 411 深孔加工有何特点。 深孔加工时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 深孔加工:刀具细长,刚性差,加工 中容易使孔的轴线歪斜;冷却散热条件差;排屑 困难,严重时引起刀具崩刀或折断 工艺措施:采取工件旋转的方式以及改进刀具导向结构,减少刀具的引偏;采用压力输送切 削液,冷却刀具和排屑;改进刀具结构,强制断屑,有利于切屑顺利排出 413 保证套筒类零件的相互位置精度有哪些方法。 ( 1) 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所有内外圆表面及端面的加工 ( 2) 分多次装夹,先终加工孔,然后以孔为基准最终加工外圆 ( 3) 分多次装夹,先终加工外圆,然后以外圆为基准终加工孔 414 防止薄壁套筒零件变形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 1) 为减少切削力 和切削热的影响,粗精加工应分阶段进行,使变形可以在精加工阶段中 得到纠正 ( 2) 为减少加紧力的影响,还应做到 改变夹紧力的方向,即将径向夹紧改为轴向夹紧 如需径向夹紧时,应尽量采取措施使径向夹紧力均匀分布。 在工件上加工出辅助工艺凸边以提高其径向刚度,减少夹紧变形 ( 3)为减少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应将热处理工序安排在粗精加工阶段之间进行,使热处理 变形在精加工阶段中得以修正 418 箱体加工的精基准有几种方案。 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 1) 三面定位:箱体加工常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做 定位基准,在单件和中小批生产中应 用广泛 优点:有利于保证孔系和各平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三面定位准确可靠,夹具结 构简单,工件拆卸方便 缺点:三面定位有时会影响定位面上的孔或其他要素的加工 ( 2) 一面两孔定位:箱体加工常用底面及底面上的两个孔作为定位基准,用于成批生产中, 组合机床与自动线加工箱体时 优点:基准重合有利于保证孔系与底面的相互位置精度;一面两孔定位,可 作为大部分工序的定位基准,在一次安装下可加工除底面外的其他五个面 上的孔或平面,实现基准统一;一面两孔定位稳定可靠,夹紧方便,易于 实现自动定位和自动夹紧 缺点:两孔定位的误差对相互位置精度的提高有所影响 420 安排箱体加工顺序时,一般遵循哪些主要原则。 ( 1) 先面后孔的加工顺序 ( 2) 粗精加工分阶段。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相关推荐
7.有一铜棒外圆精度为 IT6,表面粗糙度要求 Ra= ,则合理的加工路线为 C -半精车-精车 -半精车-粗磨-精磨 -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半精车- 精车-磨-研磨 8.镗孔时,镗床导轨在 C 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影响较大 . 9.在安排工艺路线时,为消除毛坯工件内应力和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常进行的退火热处理工序应安排在 A 进行。 10. 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工件材料在切削加工中, D
期)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车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 输出轴 零件名称 输出轴 共 10 页 第 4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7 车 45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模锻件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CA6140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三爪卡盘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 器具名称
件选择毛坯:小轿车的偏心轴应选( A),皮带轮应选( B) A. 锻件 8 粗基准选择时,若要保证某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则应选择( B ) 9. 夹紧力的方向应 与切削力方向 ( A ),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 C )工件加工表面。 10. 轴类零件用双顶尖定位时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 . 四、简答题( 40分 每题 10分) 1. 具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工表面粗超度增大 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防止积屑瘤产生的措施 : 1) 正确选用切削速度,使切削速度避开产生积屑瘤的区域 2) 使用润滑性横好的切削液,减小切屑底层材料与刀具前刀面间的摩擦 3) 增大刀具前角,减小刀具前刀面与切屑之间的压力 4) 适当提高工件材料硬度 切屑的类型 :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崩碎切屑。 切削力 :金属切削时,刀具切入工件
A.反馈 B.负反馈 C.稳态差误 D.积分2.f(t)=5δ(t),则L[f(t)]=( )。 A.5 B.1C.0 3.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 4.题图中R—c电路的幅频特性为( )。 5.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0.4,则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等幅振荡 B.衰减振荡 C.振荡频率为ωN的振荡 D.发散振荡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
3)急剧磨损阶段。 当刀具磨损量增加到 一定限度时,切削力、切削温度将急剧增高,刀具磨损速度加快,直至丧失切削能力,此阶段称为急剧磨损阶段。 在急剧磨损阶段让刀具继续工作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既保证不了加工质量,又加速消耗刀具材料,如出现刀刃崩裂的情况,损失就更大。 刀具在进入急剧磨损阶段之前必须更换。 3. 什么是误差复映 ?误差复映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待加工表面上有什么样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