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模拟试题与答案内容摘要:
3)急剧磨损阶段。 当刀具磨损量增加到 一定限度时,切削力、切削温度将急剧增高,刀具磨损速度加快,直至丧失切削能力,此阶段称为急剧磨损阶段。 在急剧磨损阶段让刀具继续工作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既保证不了加工质量,又加速消耗刀具材料,如出现刀刃崩裂的情况,损失就更大。 刀具在进入急剧磨损阶段之前必须更换。 3. 什么是误差复映 ?误差复映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待加工表面上有什么样的误差,加工表面上必然也有同样性质的误差,这就是切削加工中的误差复映现象。 加工前后误差之比值 ε ,称为误差复映系数,它代表误差复映的程度。 与 成反比;这表明工艺系统刚 度愈大,误差复映系数愈小,加工后复映到工件上的误差值就愈小。 4. 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各用于什么场合。 答: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多些,组成一个集中工序;最大限度的工序集中,就是在一个工序内完成工件所有表面的加工。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少些;最大限度的工序分散就是使每个工序只包括一个简单工步。 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特点是: ( 1)有利于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效率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效 率高; ( 2)工序数少,设备数少,可相应减少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 ( 3)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特点是: ( 1)所用机床和工艺装备简单,易于调整; ( 2)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 3)工序数多,设备数多,操作工人多,占用生产面积大。 五、计算、分析题 (每小题 10 分,共 30分) Φ 20 的小轴外圆,若尺寸为正态分布,均方差 σ =,公差带中点小于尺寸分布中心。 试求计算这批零件的合格率及废品率。 x / Ф ( x / ) 解: =+= Z 右 =( x ) /σ =( ) /= Z 左 =( x) /σ =( ) /= 查表得 φ( ) =, φ ( ) = 偏大不合格品率 P 大 =( ) ===% 合格率为 P=% =% (摆线齿轮)泵的轴向装配关系图。 已知各基本尺寸为:A1 =41mm, A2=A4=17mm, A3=7mm。 根据要求,冷态下的轴向装配间隙 AΣ =0 mm,求各组成环的公差及其偏差。 基本尺寸 公差等级( μ m) ㎜ ? IT7 IT8 IT9 IT10 ? > 6~ 10 > 10~ 18 > 30~ 50 ? ? ? 15 19 25 22 27 39 36 43 62 58 70 100 ? ? ? 解:建立尺寸链 1)计算封闭环基本尺寸 A∑ 2)计算封闭环公差 T0 T0=( ) mm= 3)确定各组成环公差 首先计算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 TavA TavA= T0/m=考虑到各组成环基本尺寸的大小及制造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各组成环制造公差应在平均公差值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组成环 A2与 A4的公差值按 IT8 取为 组成环 A3公差值按 IT8 取为 因此 4)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组成环尺寸的极限偏差一般按 “ 偏差入体标注 ”原则配置,对于内尺寸,其尺寸偏差按 H配置;对于外尺寸,其尺寸偏差按 h配置;入体方向不明的长度尺寸,其极限偏差按 “ 对称偏差 ” 配置。 本例取 基本尺寸(㎜) ES(㎜) EI(㎜) A1 41 + + A2 A3 A4 17 7 17 + + + 0 0 0 0 3. 图中所示套类工件铣键槽,要求保证尺寸 94 ,分别采用图 (b)所示的定位销定位方案和图 (c)所示的 V形槽定位方案,分别计算定位误差。 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2 分,共 10分) 1.刀具寿命 2. 磨钝标准 3. 工艺基准 4. 加工经济精度 5. 加工余量 二、单项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 1分,共 10 分) 1. 在同一台钻床上对工件上的孔进行钻 扩 铰,应划分为( )。 A. 三次走刀; B. 三个工步; C. 三个工位; D. 一个复合工步。 2. 工件在夹具中安装时,绝对不允许采用: ( ) A.完全定位; ; ;。 3.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 ( ) A. 切削平面; B. 进给平面; C. 基面; D. 主剖面。 4. 影响切削层公称厚度的主要因素是( )。 A. 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B. 背吃刀量和主偏角; C. 进给量和主偏角。 5. 钻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 刀具; B. 工件; C. 切屑; D. 空气介质。 6.。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模拟试题与答案
相关推荐
A.反馈 B.负反馈 C.稳态差误 D.积分2.f(t)=5δ(t),则L[f(t)]=( )。 A.5 B.1C.0 3.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 4.题图中R—c电路的幅频特性为( )。 5.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0.4,则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等幅振荡 B.衰减振荡 C.振荡频率为ωN的振荡 D.发散振荡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
工表面粗超度增大 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防止积屑瘤产生的措施 : 1) 正确选用切削速度,使切削速度避开产生积屑瘤的区域 2) 使用润滑性横好的切削液,减小切屑底层材料与刀具前刀面间的摩擦 3) 增大刀具前角,减小刀具前刀面与切屑之间的压力 4) 适当提高工件材料硬度 切屑的类型 :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崩碎切屑。 切削力 :金属切削时,刀具切入工件
命、生产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选择切削用量的顺序应为:首先选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选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 从刀具寿命出发,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因此应选择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选择较小的切削速度。 从机床动力出发,应保证有足够的切削力,因此较大的切削速度同时选择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43 细长轴车削有何特点。
3 相邻边缘高 差 ≤ ,采用水平与塞尺配合检查 4 地板不平度 ≤ ,不平度用 2m 直尺和楔形 塞尺沿纵、横、斜三方向测量 5 地板表面 表面色泽应均匀,无划痕,无裂纹、 缺棱掉角等现象。 二 墙体及装饰 1 墙体安装 必须与原有建筑结构表面有牢固可 靠的连接。 2 主装修材料 墙面平整,无变色,无划痕,墙面抹 灰表面光滑、洁净。 3 踢脚 踢脚封边紧密,牢固,平整,表面无 破坏。 4
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卤代烷 1301 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和有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确定的。 一个气体灭火系统能否达到设计所要求的防护目的,不仅取决于系统设计、施工和产品质量,还涉及到防护场所,有关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一系列相关因素,故本条规定了竣工验收时应包括的场所和设备,要求对其进行全面检验。 本条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竣工验收后应提出竣工验收报 告。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现场图像变化,一旦达到设定阈值即发出报警信息的一种报警手段。 视频信号丢失报警 video loss alarm 当接收到视频信号的峰峰值小于设定阈值 (视频信号丢失 )时给出报警信息的功能 3 监控对象及内容 局端 机房环境、 局端视频 监控系统的监控对象包括机房温度 、湿度 、 机房环境 及维护人员进出入等。 局端 机房监控对象及监控内容如表 31所示。 表 31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