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线路铺设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内容摘要:

采用用仿形打磨机对焊头进行仿型打磨,打磨后的焊接接头应保证焊缝两侧各 500m范围内轨头轨顶面及作用面的直线度为:轨顶面及其圆弧面。 检查焊头的平直度,钢轨焊头应纵向打磨平顺不得有低接头。 用一米直尺测量钢轨焊头的不直度符合《现场钢轨焊接接头允许偏差表 》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1m) 接触焊 铝热焊 1 轨顶面 0~ + 0+ 2 轨头内侧工面 0~ + 177。 3 轨底 0~ + 0~ + 焊缝探伤 用超声波探伤仪对焊头进行探伤,焊头应按照《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 TB/T163291 的规定对每个焊头进行全面超声波探伤。 不得有未焊透、过烧、裂纹、气孔夹碴等有害缺陷,如有上述问题必须锯轨重焊。 探伤记录必须完整、齐全、准确,发现缺陷应将情况附图说明,并填写处理结果。 ⑵ 气压焊施工 气压焊施工工艺流程图见 下页。 焊接前的型式试验 本工程开始现场焊接前,按 TB/T1632— 2020《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型式试验,以确定焊机工艺参数。 施工时严格按照确定的参数进行作业。 钢轨端面打磨 气压焊焊接工艺流程框图 端面打磨前应清除端面 40mm以内钢轨表面的油污、水锈、泥沙等。 若压机斜铁卡紧部位的轨面有较重污垢,亦需处理。 打磨后被焊端面应全面呈现金属光泽,端面与钢轨纵轴线不垂直度及端面平面度需≤。 打磨时锉刀应始终保持清洁,严禁手摸。 粗糙度最大允许值为 m(△ 3)。 打磨时要绝对保证两轨底角端面不得锉方。 应保护好打磨后的端面,使之不受污染及碰撞,否则要重新处理,处理好的端面应在 30分钟内焊接。 安装对轨架 拨正两条待焊钢轨,并由专人在距焊缝 20米外目测,使之达到以焊缝为中心 40米范围内钢轨顺直、平整,待焊处无高、低接轨 头 对 正 加 热 顶 锻 凸出量切除 铲 渣 焊 头 整 修 打 磨 调 直 正 火 探 伤 轨 端 处 理 头。 用 1米直尺测量,顶面焊缝处拱度≤ ,不允许下凹;工作边应平直,误差≤。 两轨底角应对齐,两轨如有误差,相差量应对称布置。 钢轨固定后,用 1m直尺检查应达到以下标准: 两轨顶面焊缝处拱度≤ ,高低错牙≤ ,严禁 下凹。 两轨工作边平直,误差≤ ,当轨头宽度偏差过大或轨端有旁弯无法调直时,应保持内侧工作面在 1米内偏差<。 两轨底面平行,错牙≤。 两待焊端面间隙在预顶后应≤ ,两轨底角必须保证密贴。 在固定过程中,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对钢轨重新处理,不得强行焊接。 点火、焊接 本工艺采用三段压力法。 焊接工艺参数 a、出口压力:氧: ~ ;乙炔: ~。 b、控制箱流量:氧: ~ /小时;乙炔: ~ 立方米 /小时。 加热器安装、调 整、试摆动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a、加热器火孔平面垂直于钢轨纵轴线与焊缝平行,加热器体上下部偏斜。 b、加热器火孔端面与轨外轮廓面距离为 25177。 1mm ,且两侧及上下距离要均匀。 c、点火时加热器距焊缝应 ≥30mm。 d、加热器的摆动要求应符合有关使用规定。 e、加热时间与顶锻压力应符合有关使用规定。 注:全压顶锻前表面温度为 1350℃ ~ 1450℃。 f、因故中断焊接时,当顶锻量 ≥6mm 时,可保持压力,排除故障后继续焊接;若顶锻量 6mm,应锯掉焊缝重焊。 推凸 装刀时间不大于 10秒。 推凸压力若超过 40MPa,应停止推凸,改用气割除瘤。 正火 焊缝表面温度降至 400℃ ~ 500℃ 时开始正火,待表面温度升至 850℃ ~ 900℃ 时熄火空冷。 打磨成型 焊缝处不得凹下、高出相邻轨面。 轨顶面用 1米直尺量,中间拱度 ≤。 轨头工作侧面用 1米直尺量,中间凸凹应 ≤。 轨底部不得有凹陷;高出原轨应≤。 探伤 记录 按记录表要求认真填写,工程结束交有关部门存档。 ⑶道岔铝热焊焊接施工方法 道岔焊接、道岔与两端无缝线路焊接、钢轨伸缩调节器与两端线路焊接采用铝热焊焊接。 其原理是利用铝粉 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钢水,浇铸在焊缝中完成钢轨焊接。 铝热焊焊接工流程图见下页。 焊接前的型式试验 本工程开始现场焊接前,按 TB/T1632— 2020《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型式试验,以确定焊机工艺参数。 施工时严格按照确定的参数进行作业。 焊接接头准备 拆开待焊接头两端各 6~ 10 根轨枕是的扣件,调整焊缝大小 (25177。 2mm)与位置(距轨枕边 100mm 以上),刨开接头轨下 200mm 范围内的道碴,用钢丝刷清洁轨端 100150mm。 轨端锯轨时,不垂直度<。 铝热焊焊接工流程图 轨端对正 安装钢轨对正架,将各调整螺栓就位(触及钢轨即可,不得上紧调整螺栓)。 用直尺检查轨端对正情况(卸开无孔钢轨接头后,两轨端仍应基本对正),按对正架操作程序,松紧相应的调整螺栓对正轨端(水平对平,纵向对直扭转对正)。 调尖峰 将直尺置于钢轨顶面、并以轨缝居中。 用楔形垫板在轨缝两侧的轨枕上(胶垫已去除),将轨端上调(轨底的两侧同时打进楔形垫板,以防钢轨侧移)。 亦可用对正架调尖峰。 尖峰值暂定为 ,即直尺为水平状态时,直尺两端尺下间隙均为 , 注意不得用直尺一端贴 紧钢轨,而另一端翘起 的方法来检查尖峰值(这样检测容易钢轨端头处理 轨端对正及间隙调整 装配砂模 钢轨预热 焊剂准备 浇注 拆除砂模与推瘤 热打磨 冷打磨 收尾 探伤 忽视两边的钢轨不均匀上抬的因素)。 重新检查一遍,轨缝间隙、尖峰值、纵向对直、钢轨无扭转。 砂模的准备 检查砂模无受潮,无裂纹,无变形,各组件不缺件,状态良好。 将侧砂模在轨缝处进行摩擦,使其与钢轨密贴,清除浮砂。 将底砂模置于金属板中,将密封膏挤入底砂模两侧的槽中,将底砂模与金属底板架于轨底,并以轨缝居中,拧紧金属底板的固定螺丝(同时在底板下侧轻轻敲打,以使底板与钢轨密贴)。 最后一次确认轨端的对正。 将两侧的砂模装入侧模夹板中,再将侧模置于底板上,并以 轨缝居中(有废渣出口的侧模位于钢轨的低侧)。 套上侧模夹具,注意不要用力过度而夹裂侧砂模。 将砂模上部开口盖住。 用封箱泥封堵缝隙,外面再加一层封箱泥进行加固。 放上灰渣盘在砂模灰渣流出口及夹具螺纹上抹一层封箱泥。 在灰渣盘底部,垫一层干砂。 在轨枕盒内放一块铁板,并撒一层干砂。 准备两根堵漏棒(在末棍端部包以封箱泥)。 预热 测量并记录轨温。 天气寒冷时,如果轨温低于 15℃,则应用焊炬加热至 37℃,焊缝两侧应加热范围见表。 轨温 两侧各应加热的长度 mm - 9℃ ─ 15℃186。 760 ─ 910 - 15℃ ─ - 9℃ 910 ─ 1220 安放预热器支架,并调整它的位置,使预热器处于砂模的中央、高低适中。 调节氧气和丙烷的压力,使得焊炬的火焰获得一个在约 12mm长的焰心(通常为蓝色)。 火焰稳定之时,按下跑表计时, 60kg/m 轨预热时间为5分钟。 不间断地注视整个加热过程,到规定的预热时间,(跑表按停,确认时间,填入表中),将焊炬从砂模中取出,此时轨头,轨腰应为颜色发红。 注意不要预热过度。 焊药的准备(与预热同时进行) 揭下焊药编码标签,并将其贴在焊接记录表中。 将自熔塞安在其位(钳锅底部中央)。 打开焊药包,将焊药倒 入钳锅内,用手将焊药搅匀,并将其顶部做成锥形。 插入点火引信,将钳锅盖上。 浇注 将钳锅放在砂模上,并使其在砂模上居中。 打开钳锅盖,点燃点火引信,将点火引信插入焊药中(最深为 25mm)重新盖上钳锅盖(在预热结束后,焊药必须在 30 秒钟之内点燃)。 手持防漏棒,站在两侧准备堵漏。 浇注完毕,当废渣停止流入灰渣盘(砂模中流出最后一滴多余钢水)时,按下跑表开始计时。 拆模及推瘤 浇注以后5分钟开始拆模作业,撤走钳锅及灰渣盘,拆走侧模夹具,夹板和金属底板,用热切凿切除焊头的顶部,推入铁铲中、并清理轨顶面、侧面的封箱泥,安装 好推瘤机。 浇注以后 6 分半钟开始推瘤( 6 分半钟未到之前不要推瘤)。 热打磨 浇注后十分钟,可以对焊缝进行热打磨,打磨时穿戴好防护用品(防护眼镜、护腿等)。 热打磨后,焊缝顶面及内侧面必须高出轨面 以上。 浇注后 15分钟,撤掉调尖峰用的楔形垫板,以便让焊缝冷却至水平(对正架亦在 15 分钟后拆除)。 冷打磨 浇注后1小时后,尖峰应完全消失,即可进行冷打磨作业。 冷打磨采用钢轨仿形打磨机,对轨顶面、轨头两侧进行打磨。 采用手提式砂轮机对轨底进行打磨, 探伤 用超声波探伤仪对焊头进行探伤,焊缝内不得有未焊透、过烧、裂纹 、气孔夹碴等有害缺陷,如有上述问题必须锯轨重焊。 应力放散与锁定 : 先进行锁定接头焊接,经打磨探伤确认焊头质量良好后,方可进行应力放散锁定作业。 根据施工时钢轨温度的不同,可以采取滚筒放散法或综合放散法进行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锁定。 左右两股钢轨及相邻单元轨节的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 5℃,同一区间内各单元轨节的最高与最低锁定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