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技术导论实验指导书内容摘要:
起来了。 24. 现在我们可以拔掉交叉线,把有线网络禁用,连接一下 我们刚刚建立的无线网络,连接成功后,可以 ping 一下我们的无线 AP 的 BVI1 接口的 IP 测试一下我们的网络。 25. 同时其它移动站也可以连接一下我们新建的这个 SSID 形成一个 AP,多个移动站的网络。 五、思考题 1. 在建立一个无线网络的时候都需要给 AP 配置什么样的参数。 2. 为什么我们建一个无线网络的时候必须要给无线网卡分配一个同一网段的 IP 地址。 3. 为什么在测试无线网络的时候我们要把本机上的有线网络禁用掉呢。 如果只是把线拔掉,不禁用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12 实验 三 : 无线网络信号分布规律测试 实验学时: 4 实验类型:(综合) 一、实验目的 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掌握 解决小范围内多个 AP 的信号干扰问题 ,发现并测试无线信号的分布,总结无线信号的分布规律 二、实验条件 硬件:电脑,无线接入点, 无线网卡,室内天线。 软件:相关硬件的驱动程序,超级终端和各设备的说明书。 三、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所有的无线设备都有它的 发射功率,不同的设备它的发射功率不同,信号能传输的距离不同。 在近距离内放置有无线设备,发生无线信号传输的时候,该设备的信号会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它的传输距离。 同一类设备 选择 不同的信道在近距离之内会出现 信道 争夺 ,信号 严重 干扰等现象 ,有鉴于此,我们使用一个 wirelessMON 软件来对在不同位置的 AP 发射功率进行一下测试比较,比较方法是通过该软件上显示信号的强弱进行一个简单的目测。 四、实验 步骤 1. 每小组派人到指导老师处领取设备 2. 不同小组要去不同的地方做实验 3. 把 AP 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4. 把无线网卡及驱动安装好 5. 把 AP 正确连接到电脑上 6. 对 AP 进行基本的配置,建立一个无线 AP 与无线网卡之间的一个网络 7. 把 WirelessMON 复制并安装在 各自的机器上,利用该软件来分析每一个无线网络的信号与干扰的情况。 8. 看一 下 相邻网络的 同类型 AP 配置不同信道时候的信号 冲突情况 13 9. 看一下相邻网络的同类型 AP 配置同一信道时的信号冲突情况。 10. 测试一下我们上课讲的互不冲突的几个信道在现实中是否真的不冲突,例如:1, 6, 11 三个信 道是否会冲突。 给三个相邻的同类型 AP 中分别分配 1, 6,11 三个信道,看信号的强度,是否存在冲突。 11. 将配置好的 AP 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看看该网络信号的强弱。 12. 把 AP 放置在另一个房间看一下是否能穿透墙壁。 13. 分析一下我们刚才进行的各个实验过程中信号的强弱,来总结一下信号的分布规律,目测一下各设备的发射距离。 五、思考题 1. 在一个 小范围内多个 AP 的时候信号是变强了,还是变弱了。 2. 在用 wirelessMON 检测到的无线网络,有哪些可以连接为我们所用。 3. 信 道 分配到底有哪些规律。 试举例说明。 14 实验 四 : 无线移动 Ad hoc 网络的组建 实验学时: 4 实验类型:(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非结构化网络,掌握了如何组建一个点对点的无线网线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无线网络的兴趣,认识到无线网络的神奇功能。 增加了对网络学习的信心。 二、实验条件 硬件:电脑,无线网卡。 软件:相关硬件的驱动程序,超级终端和个 设备的说明书。 三、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无线移动 Ad hoc 网络,是一个点到点的网络, 该网络是一个对等的网络, 仅仅是一个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网络,组建的时候只要给每台电脑配置 一个无线网卡就好了。 四、实验步骤 1. 每小组派人到指导老师处领取设备 ,本次实验只需要每一小组领取一个无线网卡即可。 2. 把无线网卡及驱动安装好。 3. 驱动装好后,会在任务栏的右下边出现一个无线网络的图标,双击该无线网络的图标,打开一个无线网络属性对话框。 4. 在该属性对话框中,选择 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 5. 单击“高级”按扭,打开一个对话框。 6. 在该对话框中,选择“仅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网络”,点“确定”命令按扭返回到上面的界面。 7. 点“添加”按扭,打开一个添加对话框,在 SSID 文本框的右边,给准备新建的 Ad hoc 网络输入一个名字, 例如: AAA。 8. 选择“开放式”认证模式,在安全机制一框里,选择“已禁用”选项,考虑到 15 我们是首次建立移动 Ad hoc 网络,先建一个没有任何安全机制的网络,它的安全措施我们会在后面的实验中来详细地学习。 9. 至此,我们的移动 Ad hoc 网络已经建立成功了,可以对它进行测试了。 10. 查看一下我们无线网卡目前能够检测到的无线网络,找到我们刚才建立的网络后,先连接它。 11. 这个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的目的是对多个移动站点进行文件数据共享的,所以一个移动自组织网络中至少得有两个以上的移动站点,基于这个原理,我们需要让别人也加入并连接到 我们这个移动自组织网络中。 这样才能 进行数据传输与共享。 五、思考题及其它 1.移动 Ad。无线网络技术导论实验指导书
相关推荐
采用用仿形打磨机对焊头进行仿型打磨,打磨后的焊接接头应保证焊缝两侧各 500m范围内轨头轨顶面及作用面的直线度为:轨顶面及其圆弧面。 检查焊头的平直度,钢轨焊头应纵向打磨平顺不得有低接头。 用一米直尺测量钢轨焊头的不直度符合《现场钢轨焊接接头允许偏差表 》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1m) 接触焊 铝热焊 1 轨顶面 0~ + 0+ 2 轨头内侧工面 0~ + 177。 3 轨底 0~
仓和输送系统及钢结构平台;操作主平台标高 ~10m,布置有操作室、搅拌装置、测温取样机构装置、扒渣机、集尘罩等,并设一中间平台布置电气室。 主平台到地面为一相对封闭结构,地面设有兑铁水罐倾翻车、渣罐车、卸粉站及液压室等。 ( 2)加料跨 加料跨厂房全长 288m,宽 24m,分三个区域, 19~25 号 柱间为 铁水准备区, 5~15号柱间有 + 平台,为转炉冶炼操作区, 1~5
11 追踪功能。 具有提供智能化的无线电波自动调控 与切换能力,以确保单个 AP 接入点在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邻近 AP,不会影响无线的接入服务;具有支持热备份的无线交换机 N+1 的冗余备份机制。 可扩展可升级 通过一个集中的无线局域网网管平台实现对所有的 AP 功能的配置和管理, AP 既可以提供无线接入,也可设置为无线入侵监控、无线终端追踪定位、无线电波传输分析的工作模式。
口径管单侧未焊透总长度应等于或小于圆周的 15%,且应不大于 50 mm Ⅳ 缺陷尺寸大于 III 级者评为 IV 级 注:① 深度、长度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②小口径管道指外径小于或等于 114 mm 的管道。 ③大口径管道指外径大于 114 mm 的管道。 4 记录和报告 a. 射线检测原始记录在底片评定的过程中及时填写,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通知单和不合格返修通知单。 5 资料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