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摘要:

7 1 3 真空度过低 1现象 (1)井点的真空度太低。 (2)地下水位降深没有达到预定深度。 2原因分析 (1)各根井点的滤管顶端高程在施工时参差不齐。 (2)井点位置距离开挖面太近,使大量空气由此而进入井点系统。 (3)集水总管连接处因地表沉降而拉开,产生漏气及总管阀门衬垫密封失效。 (4)井点设备安装不严密,管路大量漏气。 (5)真空泵转速过慢,影响排气能力。 (6)井管断裂或联接处丝扣脱落。 3预防措施 (1)井点施工时,各根井点滤管的顶端高程应按规定标高保持一致。 (2)井点距离开挖面不得过近。 (3)集水总管应搁置平稳。 (4)管路系统安装应严密,并经检查合格。 (5)真空泵的传动装置在开泵前应作适当调整,使转速满足规定要求。 4治理方法 (1)集水总管因地表沉降过大而发生变形时,应及时调整总管的高程。 (2)集水总管连接处漏气,应拧紧 螺栓或拆下重新安装。 总管阀门漏气,应调整或更 换。 井管断裂或联接部位丝牙脱离 (滑牙 ),经处理无效,则应将该井管与集水总管脱离, 如该井管位置处于降水的关键地点,应重新补打井点。 7 7 1 4 气水分离失控 1现象 (1)干式真空泵缸体中发出连续的撞击响声。 (2)真空泵的活塞缸体内有水吸入。 (3)井点降水受到严重影响。 2原因分析 (1)气水分离箱水位器气密性差,外面空气从接缝处漏入箱体内。 (2)气水分离箱的上下两只筒体气密性差。 (3)离心水泵与气水分离箱之间的控制阀门不密闭。 (4)离心水泵的出水量控制不当,出水时有时无。 3预防措施 (1)气水分离箱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经过保养,防止箱内的水进入真空泵。 (2)气水分离箱的水位器上下两端应装有旋塞,必要时能关闭,以防止外面空气进入 箱体内。 (3)气水分离箱的上下两只筒体应密闭,使气水在此进行二次分离。 (4)离心水泵与气水分离箱之间的阀门应可靠,防止漏气。 (5)离心水泵的出水量应控制适度,便能保持连续出水。 4治理方法 (1)听到排气缸体内发出撞击声后,应立即将气缸下面的放水旋塞开启,使气缸内的 积水排出,排净积水后,将放水旋塞关闭。 (2)若撞击响声仍连续不断,气缸下面的旋塞不断有水排出,则停泵检查真空泵活塞 与气缸末端留有的间隙状况等,待处理后不再有撞击响声时,才可按规定操作顺序,重新 开泵使用。 7 7 1 5 升温过高 l现象 干式真空泵抽水机组的排气缸体温度上升异常高,无法继续运转进行降水。 2原因分析 (1)开泵前末加冷却水,或 在抽水机组运转时,冷却水因种种原因漏失,使缸体温度 上升很高。 (2)冷却水循环过程中受阻,水温较高。 (3)冷却泵损坏。 (4)冷却水管路被泥砂垃圾等堵塞,而无法循环流动进行冷却。 3预防措施 (1)干式真空泵抽水机组开动前,必须对冷却水箱内灌满清水。 (2)降水设备迸入施工现场前,气水分离箱内必须进行保养,箱底内无淤泥等垃圾沉 积物,箱底的冷却水管完好无损,冷却水管内水路畅通无积垢,使传热性能良好。 (3)冷却水泵、水箱及管路经保养后都完好,性能 正常,管路和各处接头不漏水,经 测试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4)真空泵运转期间,要经常检查缸套温度状况,以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4治理方法 发现真空泵活塞缸体的缸套温度升高很大时,若冷却水箱内无水,应立即加满清水,若 因冷却水管堵塞或气水分离箱内泥砂等淤积使热交换失效,则用外面的冷却水来降温。 7 7, 1 6 井点出水量异常 l现象 (1)井点拙出的水量远远少于预计的水量。 (2)地下水位降深比预计浅得多。 2原因分析 (1)抽水机 组前的滤清器积满泥砂、总管加工时残留在管内的金属切削碎屑和切割下 来的小块铁片等。 (2)砂滤层含泥量过多,严重影响滤层的渗透性能。 (3)滤管淤塞。 (4)连接井点管与集水总管之间的塑料短管因真空而吸扁,使过水断面不足。 (5)集水总管内被泥砂、金属碎屑及遗忘在管内的物体阻塞。 (6)阀门开启不足。 (7)井点滤管埋设位置和标高不适当,处在渗透系数较小的土层或不透水层中。 (8)井点呈环圈布置时,集水总管内产生紊流。 3预防措施 (1)滤清器使用前应清除积存在内部的残留泥砂及垃圾等淤积物。 (2)井点管及总管等管路在安装前应把管内铁锈、淤泥等杂物除净。 (3)井点用的砂滤料规格应满足规定要求。 (4)井孔直径、深度应达到设计规定,孔要圆,灌填砂滤料后要做好洗井这道工序。 (5)塑料连接短管内应衬垫呈弹簧状的铁丝圈,以确保从井点管流向集水总管的过水断面积 1 (6)需要开足的阀门必需开足,并加以确认「 (7)井点滤管位置及标高应按规定设置在渗透性能好的土层中。 (8)当井点 呈环圈布置时,在抽水机组对面应设置阀门或设置夹板,使水流断开 b 4,治理方法 (1)滤清器被泥砂等积满淤塞,应关闭总闸阀迅速清除。 (2)对降水重要地段滤管淤塞的井点应拨出,洗净井点滤管后重新下沉井点。 或在临 近位置补打井点。 7 7 1 7:局部地段出现流砂和险情 1现象 基坑局部边坡有流砂堆积或出现滑裂险情。 2原因分析 (1)失稳边坡寸侧有大量井点管淤塞,或真空度太小。 (2)基坑附近有河流或临时挖掘深水沟,这些水向基坑渗漏 , 39。 使动水压力增高。 (3)基坑附近地面西堆料超载或机械振动等,引起地表裂缝和坍陷 @ , (4)抽出的地下水在此附近地面排出而回流入地下。 3预防措旋 (1)详见 7 7 1 1滤管淤塞 和 7 7 1 3真空度过低 的预防措施。 (2)在水源补给较多一侧,加密井点间距,在基坑开挖期间禁止邻近边坡挖沟积水 @ (3)基坑附近地面禁止堆土堆料超载,并尽量避免机械振动过剧。 (4)抽出的地下水应排放到远处,不便在附近回流入土申。 4治理方法 (1)封堵地表裂缝,把地表水引往离基坑较远处,找出水源予以处理,必要时用水泥 灌浆等措施填塞地下空洞裂隙。 (2)在失稳边坡一侧,增设抽水机组,以分担部分井点排水且,捷高这一段井点管的 抽吸能力。 (3)在有滑裂险情边坡附近卸载,避免边坡滑裂险情加剧,防止造成井点严重位移而 产生的恶性循环。 7 7 1 8 真空度和水压不足 1现象 射流泵真空度和工作水压,均出现下降现象,于是失去降水功能。 2原因分析 (1)由于工作水浑浊,使喷射器的喷 口磨耗过快,导致喷口直径过早地增大,相应地 使工作水的需要量增加,从而使水压降低,真空度减小。 (2)电压过低引起水泵转速减慢,因而水压升不高,射流器的真空度亦相应降低 @ (3)由于离心水泵泵体内存在空气。 导致离心水泵运转失常,相应的工作水压力亦下 降,射流器因而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结果便真空度下降,于是失去原有的降水功能。 (4)电动机相位接线不正确,引起离心水泵逆向旋转,结果水泵输入的水压就达不到 额定值。 3预防措施 (1)工作水应保持清洁,发现浑浊应及时更换清水,更换清水应在保持射流器正常运 转情况下进行。 (2)射流泵开动前,必须将水泵体内的空气排净。 (3)循环水箱内的工作水在更换清水时,箱内水位应保持在适当高度,防止因水位降 得过低,导致空气吸入水泵泵体内。 4治理方法 (1)对浑浊的工作水立即用清水更换。 (2)用清水更换后的工作水如果使用不久又变浑浊,应找出变浑浊的原因,对于始终 抽出含泥量高的井点应进行检查处理。 (3)对喷射器的喷口由于磨耗而直径增 大较多的应进行更换。 5 1 6 管道封堵及拆除 在管道施工中,为排除原有管道漏水的干扰,保持沟槽干燥,或因分段施工、改道、连 通氰 以及质量检查、闭水试验的需要必须对原管道实行临时封堵。 其施工的通病有如下 情 m: 5 1 6 1 管道封堵渗漏水 l现象 封堵后,有渗水、漏水、倒塌 (跑关子 ),使封堵失败。 以及封堵后,使原管道积水, 影响原管道排水的畅通。 原因分析 (1)堵时,没有对管头的遗留杂物进行清理。 (2)没有对水买压力进行计算 ,从而选择合适的封堵结构。 (3)封堵材料选择不当,材料本身抗渗、抗漏性差。 (4)封堵工艺不尽合理。 (5)对原管道情况不明,对临时排水措施考虑不周。 预防措施 (1)封堵前,应全面了解原管道情况、结构、水流方向、水头压力等的调查。 (2)封堵前,应确定封堵方案,经技术部门审批,并向养护管理单位办理封堵申请,审 定后才予实施。 必要时采取旁流措施或设临时管措施。 (3)封堵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才可使用。 (4)操作时严格按操作规程实施,严禁自行改变封堵工艺。 4治理方法 (1)为防止渗漏的产生,首次封堵时,可以伸向管头两个封堵厚度内实施封堵。 遇渗、 漏水时,管买可再作增加一次封堵。 或加一个定型橡胶塞。 (2)发现封堵倒蹋 (跑共子 ),采用上游抽水降低管内水位的办法,再次进行封堵,同 时采用快硬早强材料,保证封堵成功。 (3)因封堵造成原管道积水,影响原管道排水畅通时,应立即补上临时溢流措施。 严 重时,先拆除封堵,落实临时溢流措施后,再实施封堵。 (4)根据不同管径及水头压力确定砖墙封砌厚度 (可参考下表 )。 5 1 6 2封堵末全部拆除 1现象 只拆除局部封堵,有的甚至没有拆除,造 成排水受阻。 2原因分析 (1)封堵时,未作任何记录,有些小型 管道封堵被遗忘。 (2)不是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封堵时,没有为拆除创造方便。 (4)违反技术规程,造成无法拆除。 3预防措施 (1)对封堵的头子,要作好详细的原始 记录,记好地点、曹井编号、封塞方法、上 游或下游的部位,附平面图说明,以及封堵日期等。 (2)封堵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3)严格按技术规程进行封堵拆除的操作。 (4)拆除后,应由建设单位和接管单位检查管道是否畅通及封堵拆尽情况。 (5)尽可能采 取更先进的封堵方法 (如充气管塞或机械管塞 ),为拆除提供方便。 4治理方法 (1)拆除后发现流水不畅,应派潜水员继续进行水下敲拆,待拆清为止。 (2)对遗漏未拆的关子,确定方案继续拆除。 (3)确属需要长朔封堵不能拆除的,应在竣工图上注明,并向接管单位办理交接手续。 5 3 管 道 顶 进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