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方案内容摘要:

- 2020) ; 第 5 页 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 1231- 2020); 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 GB/T 3632- 2020);  《 钢 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 ( GB/T169391997);  《冷弯薄壁型钢 结构技术规范》 ( GB 500182020);  《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 GB/T 7092020) ; 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 GB/T 81102020) ; 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 GB/T52931999) ;  《钢焊缝手工 声波透射法 探伤方法与探伤结果分级》 ( GB 1134589);  《 钢结构 声波透射法 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 ( JG/T 2032020) ; 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 GB 33232020);  《焊缝磁粉检测》 ( JB/T60612020) ; 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法》 ( GB/T49562020);  《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2020);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 503252020); 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 ); 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 ); 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 (GB/T 161461995); 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B/T 145821993);  《建筑幕墙》 (GB/T 210862020); 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2020); 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20);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20); 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20);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20);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20); 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 500812020);  《钻芯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3:2020); 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JTG/T F81012020)。 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012020); 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 (GB503032020)。 第 6 页 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72020) ; 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 502042020) ;  其它相关规范; (三) 检测总体计划 针对我公司需进行的检测工作 ,分别 成立 了地基基础检测组、土建结构检测组、钢结构检测组、水电检测组、幕墙节能 环境 检测组、报告编写组 与 数据处理组 6 个检测组。 针对工程的进度情况,特制订总体计划如下: 单个标段 检测组 开展工作 顺序 如下 :地基基础检测组→土建结构检测组→钢结构检测组→幕墙节能 环境 检测组→水电安装检测组。 考虑到各个标段工程进度不同,进场顺序适当调整,同时,为保质、保量、保时完成检测任务,必要时安排检测人员常驻工地。 ( 1) 由于 地基基础 必须成 桩 或具备工作面,即 具备检测条件后才能进行试验检测,工程总工期主要由施工方控制。 详见下表: 地基基础检测程序与进度控制 检测项目 现场准备工作 检测开始时间 试验检测 进度 数据分析时间 正式报告时间 超前钻 探孔 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孔开挖至设计岩层并清理完桩底浮浆后 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孔开挖至设计岩层 ,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 达到检测条件要求,日均检测 8 点 现场检测完成 3天内出临时结果或阶段性的结果 所有项目完成后15 天出具正式报告 岩基载 荷试验 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孔开挖至设计岩层并清理完桩底浮浆后 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孔开挖至设计岩层 ,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 达到检测条件要求,日均检测 3 点 现场检测 完成 3天内出临时结果或阶段性的结果 所有项目完成后15 天出具正式报告 轻型动力触探 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孔开挖至设计岩土层、设计标高 待施工单位完成基坑、基础开挖至设计岩土层 ,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 达到检测条件要求,日均检测 15 点 现场检测完成 3天内出临时结果或阶段性的结果 所有项目完成后15 天出具正式报告 低应变法 待施工单位完成灌注桩后,清理桩头浮浆至设计标高 待施工单位完成灌注桩后,受检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小于 15MPa,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 达到检测条件要求,单机日检测量 100根 现场检 测完成 3天内出临时结果或阶段性的结果 所有项目完成后15 天出具正式报告 声波透射法 待施工单位预埋声测管,完成灌注桩后,清理桩头浮浆至设计标高,声测管灌满清水 待施工单位完成灌注桩后,受检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小于 15MPa,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 达到检测条件要求,单机日检测量 50根 现场检测完成 3天内出临时结果或阶段性的结果 所有项目完成后15 天出具正式报告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基施工后,并达到规范要求休止期,桩头处理至设计标高清理桩头浮浆至设计标高,现场道路及用电准备。 待施工单位完成灌注桩后,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 28 天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设计强度。 待施工单位完成管桩施工后,管桩填芯处理并达到 100%设计达到检测条件要求,单机日检测量 1根 现场检测完成 3天后出 中间检测报告 所有项目完成后15 个工作日出具正式报告。 第 7 页 强度,并达到规范要求休止期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 高应变法 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基施工后,并达到规范要求休止期,桩头处理至设计标高清理桩头浮浆至设计标高,现场道路及用电准备。 待施工单位完成灌注桩后,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 28 天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设计强 度。 待施工单位完成管桩施工后,管桩填芯处理并达到 100%设计强度,并达到规范要求休止期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 达到检测条件要求,单机日检测量 5根 现场检测完成 3天后出 中间检测报告 所有项目完成后15 个工作日出具正式报告。 ( 2) 待桩基承台及基础梁浇筑完成后, 土建 结构检测组进场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并初步检测现龄期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待到龄期 28 天后,进行混凝土强度的复检。 报告编写组进行报告的编写,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并在 15 个工作日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汇报至委托方,对问 题及时处理。 ( 3) 待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完工后,混凝土表面粉刷前,土建结构检测组进场,进行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楼层净高、垂直度的检测。 如检测时部分混凝土未到 28 天龄期,则待到 28 天龄期后,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复检。 报告编写组进行报告的编写,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并在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汇报至委托方,对问题及时处理。 ( 4) 待网架工程完工后,钢结构检测组进行外观质量、杆件变形及网架挠度的检测。 报告编写组进行报告的编写,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处 理工作,并在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汇报至委托方,对问题及时处理。 ( 5) 节能工程检测进度 门窗检测:门窗进场时,委托单位需第一时间送检窗户样品至湖南 XX 建设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进行窗户三性、保温性能检测。 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测:待墙体节能工程完工,外墙砖施工之前需进场检测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测。 窗户现场气密性检测:窗户安装完毕后,验收之前进行窗户现场气密性检测。 检测工作完成后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 外墙砖拉拔试验:在外墙砖施工后龄期达到 28d,验收 之前进行外墙砖拉拔试验,但不应超过 60d 的龄期。 第 8 页 ( 6)室内环境工程检测进度 等主体工程完工、门窗安装完毕工程验收之前进行室内环境检测。 检测工作完成后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 ( 7)幕墙工程检测进度 在幕墙后置预埋件安装完毕,安装幕墙龙骨之前需进行现场锚栓拉拔试验,并在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 ( 8) 待水电安装工程完工后,水电检测组进场进行屋面防水层淋水蓄水试验、建筑电气线路绝缘检测、建筑排水通球试验、管道水压试验、照明全负荷通电试验、大型灯具牢固性、接线相位(线路、插座 、开关)检测等八个项目。 报告编写组进行报告的编写,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并在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汇报至委托方,对问题及时处理。 ( 9)报告编写组与数据处理组根据现场检测进度及时进行报告编写及数据处理,并出具相关检测报告。 (四) 检测工作流程图 为 保障试验检测试验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进度, 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检测任务 ,特制定以下试验检测 工作流程。 简化检测流程如下: 分部工程完完成→施工方自检→监理验收(符合检测条件后通知业主)→业主通知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单位接到甲方通知 后进场检测→检测单位完成分部工程检测项目→检测单位完成后24小时内出具检测临时结论给业主 如检测过程中出现不符合项,检测单位通知业主,之后业主通知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完成后,业主通知检测单位复检。 整体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单位出具正式检测报告。 详 细流程图 见下图: 第 9 页 收集相关资料 (包括施工组织计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