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行为期半年的教育顶岗实习,全面践 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技巧,为入职做全面的准备。 这种人 才培养模式符合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强调实践实训的全程贯通,保 障学生毕业即能上手就用,使学生既具有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 又具有实践操作的技能技巧,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学以致用。 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建设 ( 1)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素质结构要求, 构建与之相符合的课程体系。 ① 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构建通识教 育课程模块。 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信息技术、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 ② 以专业大类为方向,以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构建专业学科课程模块,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幼儿园教玩具制作、亲子活动与实践、声乐、钢琴、乐理 /视唱、美术、舞蹈等课程。 ③ 从职业技能培养出发,以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为主导与相关技能课程相结合,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如心理健康与辅导、现代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教师口语、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 、幼儿游戏、幼儿园环境设计及创作、蒙台梭利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课程。 ④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构建了实践课程模块,如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学实习等。 ( 2)课程建设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管理、中外学前教育史、亲子活动与实践、声乐、钢琴、乐理、视唱、 13 美术、舞蹈、儿童文学、现代教育技术等。 逐级建设并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四个层别的精品课程,同时完成教 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使之成为在学前教育领 域三年制专科层次上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教材。 ( 3)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立校内外共享的专业学习网络平台。 其中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网络课程、幼儿艺体精品欣赏、幼儿园教学实录、精品课程教学实录、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 (二)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 “教育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专业理论与专 业技能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教师队伍的要求, 以“立足培养,积极引进”为方针, 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 , 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年龄、学科结构更为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具体目标是:引进 2— 4 名 学前教育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培养 2 名专业带头人、 4~ 6 名骨干教师;聘请在学前教育专业具有影响力的兼职教授 4 名,聘请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又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 6— 10 名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 1)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在校内进行教学实训较多,因此,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主要以扩建原有实训室、新增相关课程实训室、完善现有设备实施等为主,校外实训主要以进一步加强幼教集团实训基地建设为主。 ( 2)实训条件的建设首先要满足学前教育人才培 养模式的要求,能满足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的需要。 实训室的设计和建设要源于教学、服务教学,实训项目要按照教育教学实际过程进行建设,所有的实训项目一律按照课程的要求进行训练。 ( 3)实验实训室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同时适当考虑与幼教机构 14 联合承担科研课题及对外培训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与服务,兼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师资培训等多重训练基地的功能。 ( 1)实验实训软件建设 ①健全校内实验实训管理制度:改革校内实验实训室的管理机制,所有实验实训室实行开放式管理,让学生利 用课外时间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完善校外实践管理体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全过程监控与管理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 ③制定校外实习实训的考核方法。 ( 2)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①把原来的婴幼儿保健实训室改建成:婴幼儿体格检查与保健实训室、婴幼儿营养配餐与制作实训室、育婴师技能实训室、儿保器材陈列室。 婴幼儿体格检查实训室:一要满足学前卫生学课程中体格检查、意外伤害处理、常用护理技术等项目需求;二要满足同时容纳 50 人实训的规模。 婴幼儿营养配餐实训室:一要满足营养配餐员技能培训项目需求;二要满 足容纳 50 人同时实训的规模。 育婴师技能实训室:一要满足营养配餐员技能培训项目需求;二要满足容纳 50 人同时实训的规模。 儿保器材陈列室:主要用于放置各种模型、器材等,面积不小于 80 平方米。 ②把原来的心理实验室改建为:心理实验室、婴幼儿心理辅导室。 心理实验室: 一要满足学前心理学课程实验项目需求;二要满足容纳50 人同时实训的规模。 婴幼儿心理辅导室:一要满足对婴幼儿开展个人、集体心理辅导的需求;二要满足同时容纳 50人实训的规模。 ③新建幼儿教玩具制作实训室:一要满足幼儿手工制作培训项目需求; 15 二要满足同时容纳 50 人实训的规模。 ⑤新建亲子活动实训室:一要满足亲子活动模拟实训的教学要求;二要满足同时容纳 50人实训的规模。 ⑥新建特殊儿童训练中心:一要满足特殊儿童辅导、训练的教学要求;二要满足同时容纳 50 人实训的规模。 ⑦把原来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训室改建为: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训室、奥尔夫乐器陈列室。 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训室:一要满足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项目的要求;而要同时满足能容纳 50 人实训的规模。 奥尔夫乐器陈列室:主要用于陈列奥尔夫成套打击乐器。 ⑧把原来的蒙氏教育实训室改建为:蒙氏教育实训室、蒙氏教具陈列室。 蒙 氏教育实训室:一要满足蒙氏教育、培训项目的要求;而要同时满足能容纳 50人实训的规模。 蒙氏教具陈列室:主要用于陈列蒙氏教具。 ⑨进一步完善幼儿行为观察室、幼儿科学活动观察室的实训条件,添置新器材,购置配套软件等。 (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①深化校企合作,继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在原有的幼教集团 13 家幼儿园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二年内新增定点实习幼儿园 17 家以上,使校外实习基地达到 30 家,满足学生学前教育见习、 实习 需要。 ②在附属幼儿园、幼教集团基础上,二年内新建 6 所亲子园,使亲子课程实习基地达到 10 家以上,满足学生亲子教学见习、实习的需要。 四、改革举措 (一) 科学 定位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进一步完善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徐州,服务淮海经 16 济区,面向全国,培养一专多能的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师资。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进,培养道德品质高尚、文化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精湛、幼教理念先进、具有创新能力的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门人才。 培养热爱幼教事业、教育理念先进、具有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过硬的专业技能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管理、教育、教 学工作的专科层次幼儿教师。 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重点要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能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较强的表达能力。 能够胜任整合课程的教学,并具有较强的教学反思能力。 尊重、理解、信任幼儿,善于发挥幼儿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热情活泼,有亲和力,对孩子和教育充满热情。 能够以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感受、准确的判断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灵活地运用教育的方法、技巧进行新颖、独特、有效的教育。 (二) 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完善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培养方式 在 人才培养模式上,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 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实际教学能力。 充分利用学校所辖的幼教集团以及在江苏省内宿迁、盐城、连云港、淮安等地广泛的科研、见习、实习、就业基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密切结合,实现招生、就业、创业一条龙。 同时,依托艺术教育的专业优势,凭借科学规范的训练方法,铸就学生的艺术专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三) 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时代发展和学前教育改革对幼儿教师素质与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学前 教育改革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就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把握社会需求,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需求紧密结合,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17 “以就业为导向”具体指向教育的社会功能,要求学校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结合,培养的学生有“可雇佣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使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挂钩,与市场挂钩,根据就业市场的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优化,探索出一套适应市场需求,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既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又 有应用型技能的人才,使学生具备广泛就业的能力。 (四) 进一步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 在课程建设方面,广泛 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构建与专业培养规格要求相符合的理论体系。 以专业大类为方向,首先,以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构建专业学科课程模块,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课程。 其次,从职业技能培养出发,以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为主导与相关技能课程相结合,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如心理健康与辅导、现代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教师口语、幼儿园管理等课程。 再次,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出发, 构建了实践课程模块,如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学实习等。 此外,把育婴师、营养配餐员的职业资格考试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有效实施职业技能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双证书”教育。 教材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从学前教育专业教材情况看,适合于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的高质量教材并不多,许多教材过于强调理论,成了本科教材的翻版。 鉴于此,现有的理论教材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发展的新的变化进行调整,实验实训课程的教材也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以现有的理论教材为基础,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本 专业最新发展的信息,开发出适合于大专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校本教材体系。 (五) 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 ,努力造就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