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制度内容摘要:
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要在午睡室或者相关的教室里,以免孩子感冒。 (十)保育员要及时清洗好幼儿换下的衣物,如果方便,及时晒干。 ( 十一)教师应提醒幼儿及时洗手,教给孩子洗手的方法,提醒或者帮助幼儿挽起衣袖,以免弄湿衣物。 四、进餐时的指导 (一)进餐前,指导并帮助幼儿用肥皂洗手。 (二)保育员和教师一起帮助婴幼儿戴好围嘴,并用消毒过的毛巾擦脸。 (三)教师简单介绍当天吃的食物,用不同的方法引起幼儿的食欲。 (四)教师和保育员互相配合,鼓励幼儿能自己用勺子,往嘴里送。 (五)指导和帮助个别幼儿进餐。 无特殊情况,每个幼儿都应该吃完自己相应的一份饭菜。 根据孩子的情况为他们添食物。 (六)如幼儿不小心倒翻了饭菜,应耐心帮助,提醒其小心,但不能 大声训诉。 (七)幼儿吃完饭菜后,用鼓励的语气表扬孩子,让孩子形成愉快进餐的良好气氛。 并给孩子相应的水果。 (八)在幼儿吃完饭菜后,教师用热毛巾为孩子擦好脸和手,拿下自己的围嘴。 (九)保育员及时整理清洁桌面和地面。 (十)生病的孩子和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应该提供相应的照顾餐。 (十一)如果孩子有吐的现象,教师和保育员都不应该表现出讨厌的情绪,应该及时清理好孩子的衣物,和桌面。 并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为孩子重新添好饭菜。 五、 午睡时的指导 (一)午睡前,教师应该提醒并帮助每一个孩子入厕。 (二)午睡前,教师应该 提醒并帮助每一个孩子脱好自己的衣物,并放在相应固定的位置上。 (三)保持室内安静和通风,在午睡室内不大声说话,或者通电话。 (四)在一点左右提醒或者帮助个别幼儿入厕。 (五)教师可以以多种方法,如讲故事,听音乐等方式,让孩子尽快入睡。 (六)对于个别难以入睡的幼儿,教师应给予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可以轻轻拍打和抚摸背部,轻轻和他说说话,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而不能吓唬幼儿。 (七)教师应该巡回观察入睡后的幼儿情况,观察孩子的冷暖,发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六、 离园前指导 (一)离园前,提醒并帮助幼儿入厕,并 整理好衣物。 (二)用一次性消毒毛巾为孩子擦脸和手。 (三)引导并且帮助孩子整理好自己的玩具物品。 (四)引导幼儿进行适合小组性的游戏。 (五)家长来接时,应引导幼儿和同伴及老师再见。 (六)教师应该简要说明幼儿在园表现好的地方,如有不足,可以和家长单独交流。 幼儿园 教师维护幼儿心理健康言行细则 教师在言语中传递知识与做人的道理,但一些小小的动作会让孩子更能感受到老师的爱。 我们的孩子处于心理品质高速发展的敏感时期,而这种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教师要重视幼儿的个性化教育,细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为此我们制定了教师维护幼儿心理健康言行细则。 一、 日常生活和个别教育 孩子有时候在日常生活中的小错误,我们需要宽容地对待,同时我们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 (一)来园 1.对来园哭闹的孩子适当地给予拥抱和抚触; 2.关注不声不响、参加活动积极性低下的孩子,耐心询问,以调侃、幽默的语气放松师生间交谈的气氛 (二)便溺、呕吐 1.孩子偶尔将小便解在裤子上、或将秽物吐在衣服上,我们可以带孩子到人较少的地方进行换洗,不让其他孩子有嘲笑的机会; 2.教师将裤子轻放在孩子身边,蹲(坐)下来帮助孩子; 3.对一些害怕父母责骂而焦虑的孩子甚至可以答应他将此事成为 “师生 ”的小秘密。 (三)进餐 1.对于不爱吃饭的孩子,先给孩子少量的饭菜,让他吃完,使其感到很有成就感,再鼓励孩子多添几碗; 2.对于经常 倒 翻饭菜的孩子,教师可以先让他感觉此事所带来的不适,然后再与孩子一起打扫干净; 3.在清理孩子呕吐的秽物时,先关心孩子身体有何不适,再告诉孩子这没有什么、同伴和老师都不介意。 (四) 午睡 1.午睡睡不着的孩子,教师可以在陪伴的同时,轻抚孩子的背部,并适当的制止孩子不停的翻身; 2.在午睡时有偏异行为(手淫、吮手指、 咬被角等)的孩子,将其换到通道的旁边,以便于教师经常关注;及时提醒孩子 “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动作 ”,或让孩子将手放在棉被外面,并盖上衣服。 (五) 其他: 1. 每天抽 10~20 分钟让孩子自由聊天或活动,教师观察、了解,保证安全,对孩子的行为、语言不做干涉; 2. 孩子感到委屈、难过、想父母时,适当允许孩子哭一会,以发泄消极的情绪; 3.经常和孩子聊天,不当众表现对某孩子的偏爱 4.关注默默无闻的孩子,时常对他笑一笑; 5.想和孩子聊天,教师可主动走到孩子身边,而不是让孩子走到老师身边; 6.与孩子交流时可坐下或蹲下。 二、教育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时刻鼓励或制约着孩子活动的积极性、表现欲、创造力以及情绪的稳定性等,因此我们需要开放式的言行来保护孩子的积极状态。 (一)孩子往往会在户外活动时进行一些自发地观察与游戏,教师可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来引导、鼓励孩子; (二)与孩子交流时,双手尽量呈开放式或双手交握,身体向前倾,表示对孩子的关注。 指点孩子时,摊开手掌,手心向上。 (三)在集体活动中,邀请孩子时需征求孩子的意见:“可以吗。 ” (四)当孩子对我们的邀请表现出胆怯时,我们可以鼓励:“你可以”、“你会成功”,并给 予一定时间让他自己斟酌。 (五)当孩子将个人的情绪、经历、体验进行表述时,要和其他孩子一起对他的分享表示感谢。 三、教师调节 教师要丰富自身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常识,才能及时关心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 (一)教师学习、了解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资料等; (二)及时掌握孩子心理问题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的异常现象。 四、家长交流 父母是对孩子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教师 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一)教师在与家长交谈前,最好能 作一次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考虑,想想家长的感受后再开口; (二)许多心理问题是无对错可言的,教师与家长时尽可能亲切自然,可以营造宽松的气氛 ,适时的向家长表示你欣赏孩子的优点; (三)如果要与家长做长时间的交谈,最好能回避孩子。 以免孩子误解,产生焦虑; (四)在一些教育问题的交流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并 避免使用专用术语 ; (五)教师与家长交流,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教师能够 多倾听家长的 见解,有利于 教师 进行更为细致的教育; (六)多肯定家长的成绩,提醒家长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的成长,使家长体会到成 就感。 幼儿园 教师工作积分规定 一、教育教学积分 ◆每 学期开始,能及时搞好环境布置加 5 分; ◆ 每周根据主题内容、孩子家长的需要及时调整、更换班级环境和区域活动加分 3 分。 ◆ 每周完成周计划和备课及时上传加 1 分。 ◆ 根据各班课程表和主题活动安排进行走廊及家园栏布置加 4 分。 ◆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有序组织 1 分。 教研活动准时参加,完成相应的任务加 1 分。 ◆认真合理组织一日活动,加强生活护理等工作 4 分。 ◆认真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开学有计划,中期有小结,期末有总结的各加 5 分。 二、班级管理积分 ◆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参照《幼儿园一日工作细则》扎实开展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一日活动安排科学合理,生活环节组织井然有序,班中幼儿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班级常规好。 幼儿园每次抽查成绩优秀加 5 分,良好加 3 分, ◆ 根据幼儿园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做好配合工作,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的加 2 分。 三、家长工作积分 ◆ 组织“家长送教”活动,有教学活动方案、照片记录的每次加 2 分,每学期加分不超过 5 分。 ◆ 能较好得承担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教师每次加 2 分。 ◆开展 “友好小组活动 ”,认真参与并组织活动的,要求有活动方案,照片记录,并且活动成 效明显的,每次加 2 分,每学期加分不超过 5 分。 ◆ 在幼儿园“我最满意的教师”的评比活动中,要求收票率在 85%以上,满意率达 100%加 10 分, 90%以上加 8 分, 80%加 6 分, 70%以上加 4 分, 70%以下不加分。 四、园本教研活动积分 ◆ 能够认真参加读书活动的,每人加 1 分。 ◆ 每月参加专课题研讨活动的每人加 1 分。 ◆ 能主动参加工作时间外的各类培训,每次加 1 分(不包括听课、参观)。 ◆ 能承担园本培训的教师个人积分加 3 分。 ◆ 凡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如以比赛、亮相、评优形式开展的,第一名加 5 分,第二名加 4 分,第三名加 3 分;凡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如以比赛、亮相、评优形式开展的,第一名 8 加分,第二名加 6 分,第三名加 5 分。 ◆积极主动参加园内其他业务活动, 能积极参与并及时上交材料的,每次加2 分。 ◆能主动承担幼儿园各类兴趣班教学工作的(自愿报名或指定),每项教学加 5 分。 ◆能主动承担幼儿园公开课活动,听课人数 5 人以上,每次加 2 分。 五、教师工作笔记抽查积分 ◆ 会议记录:要求课题组、专题组、教研组负责人及时写好会议记录、随机抽查时,有记录的,负责人加 2 分,成员 1 分。 ◆ 笔记抽查:教科室随时对教 师工作笔记进行抽查,每学期每本笔记抽查得分为 10 分,按规定,少一篇扣 1 分,结果记入总积分。 (笔记包括:教师发展手册,成长档案,专题笔记) ◆教研组长、指导老师按要求做好听课记录,每次抽查,完成听课量的加 1分。 其他幼儿园活动视具体情况,决定积分办法。 附: 1.以上五项积分和年终奖挂钩。 年终 “优秀级 ”评选在本年度的个人积分在前面 50%的人员中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 2.年终幼儿园将对教师个人积分进行排名,排名除以上积分外,加教科研成绩积分(根据《奖励条例》, 20 元 =1 分)和幼儿园全勤、安全奖、考核奖( 20元 =1 分)。 积分排名以一线进班教师、行政人员、职工三块分别进行。 每年积分最后的教师,上报幼儿园请示处理意见。 幼儿园 教师一周工作考核细则 标准 项目 细化标准 分值 一 主题 制定 周计划下周一早晨张贴 备课本周五前上传 1 二 区域活动材料更新 与主题结合程度: 自制材料的可操作性:孩子能多次操作的,有创意的 能看到孩子玩过遗留的痕迹:各类作品(不一定是很精致的) 3 三 走廊环境创设 美观:总体设计比较有序和童趣。 实效:确实能反映孩子情况的,是家长需要的,家长关注度较高的。 墙饰 幼儿作品 家园联系栏 丰富:有多个具体栏目安排,不单一。 家园栏:有具体栏目规划,能持续性地用信息表达我们的理念。 忌随意性的想贴就贴,或是大块留白。 特色教学栏 四 教学 活动 根据教学计划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教具学备准备充分 2 五 教研 活动 准时参加。 完成相应的研讨工作。 完成相应的教学准备工作 1 六 一日活动 户外活动 天气好的情况下,教师尽可能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具体要求: 1)晨间活动:,每天在 7: 40 左右带孩子出来活动。 2)上午户外活动:指定时间(该时间无殊要出来,其他时间教师自行安排) 3)中午散步:下午班教师与早班教师简单交接后,给孩子吃好水果,带孩子出来散步。 11: 45 开始睡前准备:请安排听故事环节。 4)下午游戏结束后,为亲子户外活动时间。 5)和孩子 在一起。 1 早操 两位老师都在。 避免老师聊天,放任孩子。 和孩子一起做。 生活护理 做好幼儿午餐管理,不在午餐时间大声训诉孩子。 指导幼儿安静进餐。 创设安静的午睡环境,做好午睡管理,等幼儿都安静后另一位教师方可离开教室。 注意幼儿衣物增减,及包好衣裤。 1. 5 晨晚 接待 当班教师,特别是在家长“送”和“接”孩子的时段,不要坐在电脑前做事。 这个时段亲切接待家长,和家长做简单沟通。 和孩子在一起。 1 幼儿园 保育员工 作积分及考核的规定 1.开学工作积分:每学期初根据园领导统一安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卫生工作,以百分制记录检查结果,检查满分加 10 分,检查中每扣除五分积分减1 分。 (开学第一周公布) 2.日常工作积分:配合教师组织好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及一日。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制度
相关推荐
9:50~10:00 各班陆续组织幼儿如厕、喝水 各主班老师根据自己班幼儿上课时间规定,组织完教学活动后带领幼儿如厕、喝水;主班教师在前面带领幼儿排队,分男女进入厕所,上完后协助幼儿扎好裤子,并有序的组织幼儿排队洗手、擦手,老师检查后再组织幼 儿进教室排队拿杯子接水喝,喝水时提醒幼儿不要将水泼到地上及衣服上,喝完后排队放杯子 10:00~10:30 课间操。 ,消除隐患。 、适宜
卫生。 同时要对门前、院内、楼梯和厕所的卫生分包负责打扫 注意幼儿的精神状态,生病要立即送医院或通知家长。 家长带药要求写清儿童姓名、药品名称、剂量、服药时间,教师应按时给幼儿服药。 篇二:幼儿园 教师规章制度 幼儿园教师规章制度 1 、 幼 儿 园 教 师 管 理 制 度 中 全 体 ( 转 载 于 : 小 龙文 档 网 :幼儿园教职工规章制度 )教职工必须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制度,不迟到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教师总结凝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优秀案例和创新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三、培训对象 本园 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网上培训的教师。 四、活动实施 以 年级组 为单位(一个学校为一培训单位),在本 年级 组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校本研修计划的基础上,每位参训学员需参与完成以下三项校本实践研修活动: 活动一 : 完成一次“信息化教学设计”研讨活动
,等等。 在各次教育活动交流,质量自查,及“一二 *九”青年比武活动中 ,我都能积极准备认真参与。 每次实践后我总对我自己说:“这并不是过了,就结束了。 而是仔细想想,认真听听,好好学学。 哪儿还不够,该怎样做会妥当。 ”通过这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与实践,我觉得我自己只要坚持认真学、认真做,我会做的更上一层楼的。 在空余时间,我会阅读一些自己订的幼教杂志,去图书馆翻阅有关幼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