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业主需提供的材料,由我单位提供材料清单; 施工所需的消耗材料 (如焊条、焊丝等 )须经正规厂家采购,所有材料均须具备产品质量保证书; 材料运到施工现场后,与业主及监理一同对其进行检验,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业主报验; 管道组成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 ,其质量不得低于规范标准、设计文件要求; 管子、管件的材质、规格、型号等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钢管及管件表面不得有裂纹、扎折、结疤、折叠离层等缺陷,锈蚀、凹坑及机械损伤深度不应超过壁厚负偏差;塑料管和管件颜色应一致,无色泽不均及分解变色线,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气泡、裂口和明显的痕纹;混凝土管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纹、疏松、空洞等缺陷; 承插式柔性接口使用的橡胶圈宜由厂家配套供应,橡胶圈内径与管子插口外径之比宜为 ~,橡胶圈断面直径压缩率宜为 40%~50%;刚性接口填料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宜为 425,砂宜为 ~2mm 的清洁中砂,油麻应采用洁净、松软、长纤维的无皮质麻; 阀门检验: A、首先复查阀门的材质、规格、型号及公称压力等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对阀门外表面进行检查,其外表面不得有裂纹、砂眼、划痕等缺陷,其零部件应齐全完好,填料压盖螺栓应留有压缩裕量;传动装置和操作机构应动作灵活、可靠、无卡涩; B、到货阀门应从每批(同制造厂、同规格、同型号)中抽查 10%且不得少于 1个,进行壳体压力和密封试验 , 对于主管 起切断作用的阀门应逐个试验; C、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不得小于公称压力的 ,试验时间不得少于 5min,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密封试验宜以公称压力进行,以阀瓣密封面不漏为合格;试验合格的阀门,应及时排尽内部积水并吹干,关闭阀门,封闭出入口,做出明显标记,并及时填写“阀门试验记录”; D、公称压力不大于 ,且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600mm 的闸阀或蝶阀,当制造厂有压力和密封试验证明文件时,可不单独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阀板密封试验,宜采用色印等方法对阀板密封副进行检查,接合面上的色印应连续。 材料保管: 材料到达现场后 ,应分类合理堆放,码放整齐,且应有明显材料标识、检验标识的标示牌;并做好防雨雪措施; 在材料堆放时 ,所有的 合金材料 严禁直接和碳钢管或其它构件相接触 ,必须用或木板加以垫撑或隔离; 四、地管施工 施工用人、材、机已准备齐全,材料、机具检验、试验合格,人员经安全技术教育符合施工要求; 施工方案经监理批准,准予实施; 需开挖的部位开挖时应办理动土证,并经监理确认后方可开挖;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放线与测量前完成定位和高程的测量布点工作,并对基准点采用保护措施,应作出明显标记;施工测量应沿管道线路设置于观测的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应采取保护措施,在管道线路与原有地下管道、电缆及其他构筑物交叉处的地面上设置明显标记; 管沟开挖深度按设计图管线标高的要求,塑料管深度应超出管底 200mm,其他管挖至管底标高; 沟槽深度的控制:当挖土深度接近沟槽底标高时,应在沟槽壁上距设计底标高 300~ 500mm 处,用水准仪布设水平标桩,间距不大于 10m,最后挖土时,操作人员可椐其拉水平线,用 300~ 500mm 样棒作为清底找平,铲除脚泥的标准。 管道沟底开挖宽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BH= Dh+2( b1+ b2) 式中: BH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 mm Dh管道结构的外缘宽试, mm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可按下表选用, mm b2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取 150~200mm 本工程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按以下方法开挖:对成排管(间距 1米内)根据各自的深度可以整体开挖,单根管可参照上述公式开挖,本工程的管底深度均在 三米以内,土质大部分为粘土,开挖后可在易坍塌的局部设置支撑,并在有地下水的管沟内设置排水沟,管道连接工作部分可在地面进行,在管沟适当位置设置工作坑,而不必全部设置工作面,因此管沟的开挖宽度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表 1(管道一侧工作面宽度): 单位: mm 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 Dh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非金属管道 金属管 ≤ 500 400 300 500< Dh≤ 1000 500 400 本工程地管沟槽深度在 米以 内可不设置边坡,深度超过 米可设置 1: (高:宽)的边坡; 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载荷时,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道和其他设施的安全;堆土或材料的高度不宜超过 米,距沟槽边缘宜不小于 米,堆土不得掩埋测量标志、消防栓、阀门、雨水口等设施;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应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 的土方,水压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其余土方;无压力管道敷设后,除接口外及时回填土;混凝土管的无压力管道,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再加回填沟槽; 土回填时, 沟槽内应无积水、无杂物,且回填土料含水率不得过高;槽底至管顶以上 ,回填土料不得含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 50mm 砖、石等硬块。 阀门井、仪表井、消火栓井室内装拆部件与井壁和井底的距离宜不小于300mm。 穿过井壁的管子与井壁应严密、不漏水;井室穿壁的钢套管应按照设计要求制作。 砖砌井室应符合以下要求: A.砌筑用砖宜采用机制普通砖,其强度不应低于 GB5101 的 MU10; B.砖缝砂浆应饱满,抹面应压光,不得有裂纹、空鼓等缺陷; C.井梯、踏步安装前应做好防腐,随砌随安装。 现浇混凝土井室应符合以下要求: A.管道敷设前施工井室时,应严格控制井底和预留口标高,以及预留口的方位和坡度;管道敷设后施工时,井底标高应按已安装管道控制,穿井壁套管应与管子同轴,且固定牢固; B.井底和井壁混凝土宜采取一次浇筑法,当分两次浇筑时,相接处应按施工缝处理; C.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 砖砌井室或现浇混凝土井室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A.井身长度、宽度或直径: 177。 20mm; B.井底标高:177。 10mm; C.路面井盖标高: +50 mm; D.非路面井盖标高:177。 20mm; E.轴线及管管口方位:177。 10mm; 有密封性要求的排水检查井,应进行管道、井体的联合闭水试验,土方应在隐蔽验收合格后回填;井室砌筑完成后应及时安装井圈和井盖。 管道在组装前须将内部清理干净,敷设后,在管沟内不得有应力弯曲现象;管道敷设中断时,应将管口临时封堵。 管道敷 设的顺序:先排水管后给水管,先深管后浅管,先大管后小管; 管道穿基础时,应设预留孔或预埋套管,预留孔或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接口。 排水管道敷设的深度和坡度应设计图纸要求,雨水口的深度为 1 米,与检查口连接的管坡度为 2%; 钢管: A.本工程钢管主要为碳钢螺旋管、碳钢焊管和不锈钢管,连接方式为焊接; B.焊接方法:碳钢管采用手工电弧焊,不锈钢管采用氩弧焊(焊接时管内充氩保护);焊条选用:碳钢( Q235A)选用 J422 焊条;不锈钢( 1Cr18Ni9Ti)选用H0Cr20Ni10Ti 焊丝;焊接质量须符合 GB5023698 之规定; C.管道壁厚小于等于 3mm,坡口形式采 I型;管道壁厚大于 3mm、小于等于 9mm,坡口 形式采 V型,管道壁厚大于 9mm、小于等于 26mm,坡口形式采 V型,如下图: I型坡口 V型坡口 V型 坡口 D.设计压力大于 1MPa,且不大于 的管道,同一焊工焊接的同一管线编号的焊 接接头无损探伤检测比例不得低于 5%,且不少于一个接头,设计压力不大于 1MPa的管道可不进行无损探伤检测。 E.钢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 2(钢管道安装允许偏差) 单位: mm 项目 允许偏差值 轴线位置 架空及管沟 室外 25 室内 15 埋地 60 标高 架空及管沟 室外 177。 20 室内 177。 15 埋地 177。 20 水平管平直度 公称直径 DN≤ 100 % 且≤ 50 公称直径 DN> 100 % 且≤ 80 立管垂直度 % 且≤ 30 成排管道间距 15 交叉管外壁或隔热后间距 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