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经典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究。 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投资前时期、投资时期和生产时期。 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和每一阶段的任务:可行性研究主要在投资前时期进行。 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包括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及评价报告和决策。 (1) 机会研究 (投资机会论证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工程项目投资方向的建议。 机会研究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是否需要;二是有没有可以基本条件。 (2) 初步可行性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 ):是在对机会研究的结论仍有怀疑时才进行,一般可以越过这个阶段而进入详细可行性研究。 (3) 详细可行性研究 (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是可行性研究的主要阶段。 它为投资开发的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技术、经济、生产等各方案的依据,作出详细的技术经济评价,提出最后的结论。 (4) 评价报告和决策:评价报告是可行性研究的最后结论。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市场调查 (2) 企业生产规模 (3) 技术选择 (4) 厂址选择 (5) 投资估算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6) 经济评价 二、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的作用与内容 作用:就是要掌握可靠的市场信息,有利于工程项目设想的产生,克服盲目性,加强自觉性,使产品适销对路。 了解市场的大小和性质,决定产品的销售量。 内容: (1)调查国内需求量; (2)调查国内供应量; (3)调查国外需求量; (4)调查国外供应量。 市场调查的方式:普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三种。 市场调查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市场需求的内涵:一个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和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营销环境和一定的营销方案下,由特定 的顾客群愿意购买的总数量。 此中有 8个要素,界定了这 8个要素,才能确定一个市场需求。 三、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的作用 (概括为发展依据、计划依据和决策基础 ) (1) 为企业生产规模及其发展任务、新的工程项目的设立提供依据。 (2) 为企业制定经营计划提供依据。 (3)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基础。 市场预测的程序 (明目标、搜资料、先方法、建模型、评结果 ) (1) 明确预测目标 (2) 搜集分析资料 (3) 选择预测方法 (4) 建立预测模型 (5) 评价修正结果 市场预 测的方法:一类是定性的方法包括专家座谈法、销售人员综合意见、特尔菲法,主观概率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一类是定量的方法包括时间序列法和回归分析法。 其中特尔菲法有三大特征:匿名性、反馈性和统一性。 在应用上要掌握时间序列法和回归分析法 : (1)时间序列法:就是用自身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来预测未来。 有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 移动平均法是用前 n期的平均值作为下期的预测值。 而指数平均法则用一种特殊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取上一期的预测值和本期的实际观察值来计算下期的预测值。 (2)回归分析法: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寻 求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相关关系规律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四、财务评价 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财务评价的含义: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常用的基本报表:有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及外汇平衡表。 基本报表的用途: (1) 现金流量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收支,用以计算各项动态和 静态评价指标,进行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2) 损益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利润总额、所得税及税后的分配情况,用以计算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等指标。 (3)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资金盈余或短缺情况,用于选择资金筹措方案,制定适宜的借款及偿还计划,并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提供依据。 (4) 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末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及关系,以考察项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是否合理、用以计算资产负债第、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进行清偿能力分析。 (5) 财务外汇平衡表。 它适用于有外汇收支的项目,用以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外汇余缺程度,进行外汇平衡分析。 常用指标 财务评价指标主要有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和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 盈利能力分析的静态指标有:全部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 动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 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有: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以上指标的计算在前面章节已经学过,这些指标大部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并到得到其计算公式。 五、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 评价的含义: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据以判断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常用的基本报表: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报表一般包括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全部投资 )、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国内投资 )和经济外汇流量表。 常用评价指标:国民经济盈利能力指标和外汇效果指标两类。 前者包括经济指标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其指标和一般建设项目基本相同。 财务评价指标: (1)财务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1)经济内部收益率 (增量全部投资、增量国内投资 ); (2)经济净现值 (增量全部投资、增量国内投资 ); (3)经济外汇净现值 (增量净外汇 ); (4)经济换汇 (节汇 )成本。 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前后比较法 和 有无比较法。 前后比较法是对比技术改造 前 与 后 的收益和费用等有关数据,计算其差值,从而评价技改项目的经济效益。 有无比较法是对比 有 和 无 技术改造情况下的收 益和费用等有关数据,计算其差值,用来评价技改项目的经济效益。 前后比较法本身是 改造前 与 改造后 两个方案比较,改造后方案的计算值是对未来若干时期的预测,改造前方案是过去或者现在某一特定时点的静止状态。 二者在时间上是不可比的。 (动态结果比静态结果 ) 有无比较法则是将两方案 (改造、不改造 )建立在同一时间比较的基础上,也就是同时对改造、不改造的未来状况进行预测,然后加以比较。 这是符合工程经济的比较原理的。 (动态结果比动态结果 ) 因此只有假设不改造维持现状不变, 两种方法的结论才是一致的。 七、技术引进项目的经济评价 技术引进项目财务评价的一些常用指标有: (1)技术引进项目的投资总额 (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引进项目投产前期费用、流动资金、技术引进费 ); (2)资金筹措;(3)产品总成本费用和利润计算; (4)卖方利润分享率; (5)提成率; (6)外资偿还期。 第五章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一、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 需要; (3)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4)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的需要。 新产品的概念与分类:新产品是指具有新的原理、构思和设计,采用新的材料和元件,具有新的性能特点,肯有新的用途或市场的产品。 新产品的分类见上图。 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 (1)自行研制; (2)技术引进; (3)自行研制和技术引进相结合。 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及每一阶段任务: (1) 调查研究和前期开发阶段 寻找产品构思; (2) 样品设计与试制阶段 编制任务书、试制、鉴定。 (3) 小批试生产阶段 验证考核新产品,为正式生产作准备。 (4) 正式生产和销售阶段 完善和稳定产销新产品的各方面工作。 产品市场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特点及营销战略。 (领会 ) 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完成试制定型以后,从投入市场开始直到被市场淘汰停止生产为止所经过的时间。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都可以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4个阶段。 (1)投入期或引入期,这是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初始阶段。 营销战略有四种: 1) 快速撇取战略。 即高价格高促销。 注意它的假定条件:大部分 人没有意识到本产品;知道的人渴望得到该产品并有能力照价付款;公司没有竞争对手。 简言之:不知者众,知者急需,没有竞争。 2) 缓慢撇取战略。 即高价格低促销。 假定条件是:市场有限,已知者众,高价愿买,竞争来缓。 3) 快速渗透战略。 即低价格高促销。 假定条件是:市场较大,不知新品,价格敏感,竞争强烈,成本下降。 4) 缓慢渗透战略。 即低价格低促销。 假定条件是:市场较大,产品出名,价格敏感,潜在竞争。 这四种战略各有侧重,一般高促销 (或低价格 )是争取快速渗透市场,获得更多的份额,而高价格 (低促销 )是为了获得 更多的盈利。 (2)成长期或称发展期,这是产品销量迅速增长的时期。 营销战略是:改进质量,增加特色,广告引购,开辟新市场,降低价格吸引需求等。 (3)成熟期或称饱和期,产品销售成长率到达某点后放慢或停止,进入成熟阶段。 营销战略不外乎增加功能,改进特点,美化新产品等。 中国目前的彩电产品就是处于这种状态。 (5) 衰退期或称滞销期,此期间要根据退出市场或坚持生产的不同情况来确定营销战略。 退出则应考虑善后问题,坚持则应考虑投资走向问题。 二、新产品的评价方法 新产品的评价方法有:技术经济评价法、产品市场寿 命周期评价法、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产品系列平衡法和临界收益平衡法五种。 技术经济评价法 (1) 技术价值是指新产品的功能评价相对于理想产品能达到的程度。 一般以理想产品的评价为 1,而相对评价获得的比例数值就是新产品的技术价值 ,一般小于1。 (2) 经济价值就是指理想生产成本与实际生产成本之比,一般在 0~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