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选择题库内容摘要:

)。 A. 低于钢尺 B. 高于钢尺 C. 1/2020 D. 1/4000 86. 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 米 ,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是( C )。 米 米 米 米 87. 方位角的角值范围为 ( A )。 ~ 360176。 ~ 90176。 C. 0~ 180176。 ~ 90176。 ,往测为 米,返测为 米,则相对误差为 ( C )。 A. 1/4300 B. 1/4200 C. D. 89. 钢尺量距时,量得倾 斜距离为 米,直线两端高差为 米,则高差改正为 ( A )m。 A. B. C. D. 90. 真误差为观测值与 ( A )之差。 A.平均 B.中误差 C.真值 D.改正数 91. 由于水准尺的倾斜对水准测量读数所造成的误差是 ( B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 是系统误差 92. 估读误差对水准尺读数所造成的误差是 ( A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93. 观测值与 ______之差为闭合差。 ( A )。 ( B )。 A.偶然误差 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95. 丈量一正方形的 4个边长,其观测中误差 均为177。 2cm,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中误差为177。 ( B )cm。 96. .对某边观测 4 测回,观测中误差为177。 2cm,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B )。 A.177。 B.177。 1cm C.177。 4cm D.177。 2cm 97. 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 177。 3″ ,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 177。 ″ ,则需观测( D )个测回。 98. 由于水准尺底部的磨损对水准测量读数所造 成的误差是 ( B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99. 单位权是指 ( D )等于 1。 A. 观测值 B. 权 C. 单位误差 D. 中误差 100. 导线测量的外业不包括 ( C )。 A. 测量角度 B. 选择点位 C. 坐标计算 D. 量边 101. 设 AB距离为 ,方位角为 121176。 23′ 36″ ,则 AB的 y坐标增量为 ( C )m。 A. B. C. D. 102. 设 AB距离为 ,方位角为 121176。 23′ 36″ ,则 AB的 x坐标增量为 ( D )m。 B. C. D. 103. 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A )。 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104. 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方法为 ( B )。 A. 反符号按角度大小分配 B. 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C. 反符号按角度数量分配 D. 反符号按边数分配 105. 导线全长 620m,算得 x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y 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6m,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B )。 106. 已知 AB两点边长为 ,方位角为 146176。 07′ 00″ ,则 AB之间的 x坐标增量为( A )。 107. 平坦地区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D )。 反符号按测站个数平均分配 AB距离为 ,方位角为 121176。 23′36″ ,则 AB的 x坐标增量为( A ) m. 109. 某导线全长 米,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为 米、 米,则导线相对闭合差为 ( A )。 A. 1/2800 B. 米 C. 1/2020 D. 110. 导线的布设形式中,支导线缺乏检核条件,其边数一般不得超过( B )条。 A、 5 B、 2 C、 4 D、 6 111.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C )。 A. 1: 1000 B. 1: 2020 C. 1: 500 D. 1: 5000 112. 1: 202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 A )米。 A. B. C. D. 113. 在地形图上,长度和宽度都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是 ( D )。 A.不依比例符号 B.半依比例符号 C.依比例符号 D.地物注记 114. 地形图上有 2 2 2 3 3 3 3 35m 等相邻等高线 ,则计曲线为 ( C )米。 A. 2 34 B. 2 33 C. 35 D. 2 32 115. 在地形图上 ,量得 AB两点高差为 ,AB距离为 ,则直线 AB的坡度为( B )。 A. % B. % C. % D. % 116. 比例尺为 1∶ 10000 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B )。 117. ( D )注记不是地形图注记。 A. 说明 B. 名称 C. 比例尺 D. 数字 118.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分幅方法。 ( C )。 119. 在地形图上,量得 A点高程为 , B点高程为 , AB距离为 279.50m,则直线 AB的坡度为 ( B )。 % % % % 120. 在地形图上,量得 A点高程为 米, B点高程为 米, AB距离为 米,则直线 BA的坡度为 ( B )。 A. % B. % C. 608% D. % 121. 等高线表现为越是中心部位的等高线高程越低于外圈的等高线高程时,它的地貌为( A )。 A、山地 B、盆地 C、山脊 D、洼地 122. 坐标反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坐标,计算直线的 ( B )。 A.斜距、水平角 B.水平距离、方位角 C.斜距、方位角 D.水平距离、水平角 123. 在地形图上,量得 A、 B的坐标分别为 xA=, yA=, xB=300.23m, yB=,则 AB 的方位角为 ( C )。 A. 315176。 B. 225176。 C. 135176。 D. 45176。 124. 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B )。 125. 在 1∶ 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 1米,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两点A、 B 之间的图上距离为 米,则 A、 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C )。 % % % % 126. 山脊线也叫 ( A )。 A.分水线 B.集水线 C.山谷线 D.示坡线 127. ( D )也叫集水线。 A. 等高线 B. 分水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