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内外墙抹灰工程监理细则内容摘要:

前,用 C20 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并应在抹灰前一周内进行,以免在抹灰时由于新补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抹灰面空鼓开裂。 ( 3) 砌块与混凝土结构接触处,严格按 照设计要求 钉挂钢丝网。 ( 4) 对结构表面的灰尘、油污等进行严格清理,并用素水泥浆进行 毛化处理。 ( 5) 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砂浆拌制时,严格按配 合比进行称量。 ( 6) 严格按照抹灰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抹灰,严禁脱离施工程序一次成活。 ( 7) 基层垂直度、平整度较差,抹灰厚度局部应分层衬平(每遍厚度宜为 7—9mm); ( 8) 注意巡视成活后的质量,及时发现不合格的部位联系处理,必要时书面提出修改意见; ( 9)注意成品保护和湿润养护; (10)冬期施工时,不能在冻结的基层上施工(最好不做抹灰工程,)室外作业时砂浆温度亦不宜低于 5℃,防止冻害发生。 (为了防止受冻,砂浆内不宜掺入白灰膏)。 ( 11) 大面积抹灰前,必须先作样板,样板验收合格后,严格以样板带头,以 样板为准。 7 五、 一般抹灰工程质量通病 空裂、脱裂 ( 1) 基层浮物或油污清理不净; ( 2) 基层不浇水湿泣; ( 3) 未分层抹灰,一次抹灰层过厚,出现坠裂,前后抹灰层衔接过紧,底层砂浆产生松动; ( 4) 各层抹灰配合比掌握不当,或灰浆品种不符合设计要求; ( 5) 抹压工艺和方法不当产生坠裂; ( 6) 变形缝处断开,开裂; ( 7) 不同材质的基层抹灰未采取相应的防裂措施; ( 8) 大面积水泥砂浆灰不作分格或分格过大; ( 9) 抹灰后无养护措施,早期脱水,开裂脱落; ( 10) 先抹白灰砂浆后做水泥踢脚,墙裙、门窗护角,白灰清理不净,水泥砂浆面层压在白灰上; ( 11) 门窗框与墙体间不填塞水泥砂浆(或 填塞过稀,干缩脱落,或填塞不实)造成门窗框松动,影响框边抹灰粘结质量; ( 12) 墙体预埋木砖数量少或木砖松动造成门窗启闭震动使抹灰层脱落; ( 13) 消火栓,配电箱盒后抹灰无措施,造成抹灰开裂脱落; ( 14) 120mm 墙或加气块墙采用普通木砖(不用混凝土木砖)造成松动,抹灰空裂,脱落; ( 15) 木砖处未采取有效措施,一次成活,抹灰空裂。 起泡、爆灰 ( 1) 淋灰时间短,生石灰闷不透,不足 15d,用于罩面时,不应少于 30d。 (灰浆内有未熟化颗粒); ( 2) 磨细石灰粉未充分熟化(不足 7d)。 抹纹、接槎明显 ( 1) 压活遍数不够,交活软; ( 2) 抹灰操作面过大,未能及时抹 压,面层、底子灰槎未错开; 8 ( 3) 面层不在分格处断槎。 抹灰表面不平,角不直不方 ( 1) 贴饼冲筋不认真; ( 2) 未用托线板找规矩; ( 3) 抹门窗口未用方尺,做成喇叭口,扭斜口; ( 4) 不用阳角器、阴角器等工具捋压; ( 5) 底灰不平,造成面层厚薄软硬不一。 墙柱门洞口棱角损坏 ( 1) 白灰墙面不做水泥护角; ( 2) 水泥护角做法不对,未能做到宽≥ 50mm 高≥ 2m; ( 3) 先抹白灰砂浆底灰,后做水泥护角,或只做素灰小角,不牢固或水泥护角未做成暗角明线。 踢脚板、墙厚薄不一致,上口不平不顺,质量不好 ( 1) 墙面抹灰不平,厚度偏差大,影响踢脚、墙裙; ( 2) 不拉线找直,上口不压实捋光 ; ( 3) 离墙脱层; ( 4) 上口不交圈,阳阴角不垂直; ( 5) 上口衩浆、油堆积污染,不清理。 内抹灰不规矩、不利索 ( 1) 内窗台高度不一致,出墙尺寸不一致; ( 2) 洞口抹灰不平,不光滑,空裂; ( 3) 电线盒、排烟口、孔洞不方正(或不圆不规矩); ( 4) 管子后抹灰不平顺,甚至不抹灰,管子根堆灰不清理。 滴水线常见质量弊病 ( 1) 女儿墙压顶下、窗过梁下、窗台下漏做滴水线,也不做鹰嘴; ( 2) 滴水线水平顺直,滴水槽深度、宽度均不足 10mm; ( 3) 挑梁板底坡度太大,滴水线深度浅不能起作用; ( 4) 雨罩滴水线做到顶墙面,造成顺墙流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