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试题内容摘要:

( A) 抗剪强度小于 60Kpa; ( B)孔隙水压力达到 20Kpa; ( C)土样破裂; ( D)孔隙水压力上升,达到初始固结压力时;或轴向动应变达到 5%; 答案: D 室内测得岩石的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 30 Mpa,干燥岩块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 50 Mpa。 则岩石的软化系数为( )。 ( A) ; ( B) ; ( C) ; ( D) ; 答案: A 1 岩石的声波纵波速为 5000m/s,岩体的声波纵波速为 4000m/s,岩体的体积节理数目为6 条 /米 3,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 45 MPa。 则岩体的完整性系数为( )。 ( A) ; ( B) ; ( C) ; ( D) ; 答案: B 1 确定塑性指数时,液限以 76 克圆锥仪入土深度( )毫米为准;塑限以搓条法为准。 ( A) 10mm 或 17 mm; ( B) 8mm; ( C) 2mm; ( D) 5mm; 答案: A 五、 原位测试 平板载荷实验的承压板尺寸为( )。 ( A) ; ( B) ; ( C) ~; ( D)视土体的强度大小而变化; 答案: C 深部土体承载力测试应选用( )。 ( A) 平板载荷实验; ( B)螺旋板载荷实验; C)两者均可; ( D)无法进行载荷实验; 答案: B 螺旋板载荷实验的板头尺寸为( )。 ( A) 200cm2~500cm2; ( B) 600cm2; ( C) 700cm2; ( D) 100cm2; 答案: A 载荷实验的终止条件应为( )。 ( A)承压板周围的土体有明显的侧向挤出; ( B)沉降量超过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 1/12; ( C) 24 小时内沉降随时间近似等速或加速发展; ( D) A、 B、 C三者之中的任何一种; 答案: D 载荷实验可以获得( )。 ( A) B+C+D; ( B)变形模量; ( C)临塑荷载; ( D) 极限荷载; 答案: A 静力触探适用于( )。 ( A) 淤泥、粘性土; ( B)粉土、密实粉砂、粘性土、淤泥; ( C)粘性土、填土、密实粉砂; ( D)粘性土、粉土、密实粉砂及含碎石的土层; 答案: D 静力触探探头的截面积为( )。 ( A) 20cm2; ( B) 10cm2 或 15cm2; ( C) 25cm2; ( D) 30cm2; 答案: B 静力触探成果可利用地区经验进行( )。 ( A) 土的强度、压缩性、承载力; ( B)压缩性、承载力、单桩承载力; ( C)土的强度、压缩性、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沉 桩可能性、判别液化; ( D)单桩承载力、承载力、判别液化势; 答案: C 轻型动力触探的锤重为 10 Kg,落距为( )。 ( A) 50cm; ( B) 76cm; ( C) 100cm; ( D) 30cm; 答案: A 素填土勘察最适宜采用( )。 ( A)重型动探; ( B)轻型动探; ( C)超重型动探; ( D) A、 B均可; 答案: B 1 标准贯入的锤重为( )。 ( A) 40 Kg; ( B) 10 Kg; ( C) 120 Kg; ( D) Kg; 答案: D 1 标准贯入实验不但可以测试土的承 载力,还可以测试( )。 ( A) 软土的灵敏度、砂土液化; ( B)单桩承载力、土的状态、液化势; ( C)膨胀土的膨胀势; ( D)土的先期固结压力; 答案: B 1 十字板剪切实验可以获得土的( )。 ( A)抗剪强度峰值; ( B)抗剪强度残余值; ( C)灵敏度; ( D) A+B+C; 答案: D 1 十字板剪切测试淤泥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时,应将板头顺剪切扭转方向转动( )。 ( A) 6 圈; ( B) 1 圈; ( C) 6~10 圈; ( D) 2~3 圈; 答案: A 1 十字板强度相当于三轴实验的( )实验结果。 ( A) 固结不排水; ( B)固结排水; ( C)不固结不排水; ( D)固结不排水测孔隙水压力 答案: C 1 十字板剪切实验时,剪切速率宜为( )。 ( A) 2 度 /10 秒; ( B) 1 度 /10 秒; ( C) 3 度 /10 秒; ( D) 1 度 /1 秒; 答案: B 1 旁压实验按钻进方式分为( )。 ( A)预钻式; ( B)自钻式; ( C)挖孔式; ( D) A+B; 答案: D 1 自钻式旁压实验可以获得的成果为( )。 ( A)只有承载力; ( B)只有旁压模量; ( C)承载力、旁压模量,还可能获得静止侧压力系数、孔隙水压力原位水平应力等; ( D)只有判别液化的指标; 答案: C 1 剪切波波速测试 ,跨孔法的孔距在土层中宜为( )。 ( A) 4 米; ( B) 5 米 ~10 米; ( C) 15 米; ( D) 2 米; 答案: A 工程勘察中,土层的剪切波速可用于评价( )。 ( A)场地类型; ( B)砂土液化; ( C)地基的加固效果; ( D) A+B+C; 答案: D 六、 地下水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 )。 ( A)潜水; ( B)承压水; ( C)包气带水; ( D) A+B+C; 答案: D 地下水在均质土层中的渗流规律符合( )。 ( A) 裘布衣定律; ( B)达西定律; ( C)库仑定律; ( D)无规律,视粘粒含量而定; 答案: B 地下水对基础工程有( )。 ( A) 水压力、腐蚀性; ( B)腐蚀性、浮力; ( C)腐蚀性、浮力; ( D)水压力、浮力、腐蚀性、动水压力; 答案: D 地下水的流向应依据( )来判定。 ( A)两个钻孔的水位连线方向; ( B)利用压水实验; ( C)采用几何法,用 3 个以上钻孔的地下水位形成的等水位线的垂线方向为流向; ( D)利用抽水实 验; 答案: C 确定粘性土渗透系数的注水实验宜采用( )。 ( A)试坑双环法; ( B)试坑法; ( C)试坑单环法; ( D)压力管法; 答案: A 现场测试砂砾石、砂土的渗透系数宜采用( )。 ( A) 多孔压水实验; ( B)试坑注水实验; ( C)单孔压水实验; ( D)孔压静力触探实验; 答案: B 压水实验一般适用于( )。 ( A)粘性土; ( B)砂砾石; ( C)砂砾石和破碎岩体; ( D)较为的完整岩体; 答案: D 反映渗透性大小的单位 吕荣( Lugeon)由( )所得。 ( A) 压水实验; ( B)抽水实验; ( C)注水实验; ( D)室内变水头渗透实验; 答案: A 压水实验的实验段长度一般为( )。 ( A) 3m; ( B) 1m; ( C) 5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