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系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内容摘要:
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并行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 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倍, 最大不超过 500mm。 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 200mm。 4.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倍(一般为 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 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5.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 般超过 2 小 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6. 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六 . 柱混凝土浇筑 1. 柱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 50mm 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2. 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500mm左右。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 模板。 3. 柱高在 3 米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 3 米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 每段高度不得超过 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密,并用箍箍劳。 4.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 在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 1~1。 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5. 浇筑完毕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6. 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 300mm。 七 . 梁、板混凝土浇筑 1. 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段形,当达到楼板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段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进行。 2.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 3. 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 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 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4. 施工缝设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 1/3 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 线或板面垂直。 单向板的施工颖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a、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b、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 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八 . 混凝土的养护 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 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 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 14 天。 在砼强度达到 之前,不得在其上踩或施工振动。 柱、墙带模养护 2 天以上, 拆模后,用棉布包住,浇水在棉布上养护,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 九 . 混凝土试件: 混凝土浇筑起点,按照规范要求随机取样留置抗压和抗渗试验试件。 十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混凝土验收分初步验收和现浇结构验收。 即混凝土拆模后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进行初步验收,待混凝土强度报告完成后再做混凝土的检验批验收。 : 混凝土验收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检验批,验收前与监理单位一起划分检验批,确定检验批数量。 混凝土供应单位提供资料。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合格证;混凝土氯化物、碱总量计算书; 现场标养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及强度统计、评定记录,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施工记录、施工缝隐(预)检记录、预拌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养护责任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结构外观不得有严重缺陷并及时做好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如下: 1. 蜂窝 (1)产生原因 :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2)预防措施 :按规 定使用和移动振捣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 应采取措施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 麻面 (1)产生原因 :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2)预防措施 : 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黏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3. 露筋 (1)产生原因 :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2)预防措施 :钢筋垫块厚度及马凳铁高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 h 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4. 孔洞 (1)产生原因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2)预防措施 :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捣器。 5. 缝隙及夹渣 (1)产生原因 :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2)预防措施 :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 6. 缺棱掉角 (1)产生原因 :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2)预防措施 :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7. 墙柱底部烂根 (1)产生原因 :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 50mm 厚以上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 (2)预防措施 :模板缝隙宽度超过 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要防止侧板吊脚;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 50 厚的同强度 等级水泥砂浆。 8. 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1)产生原因 :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2)预防措施 :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9. 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1)产生原因 :未设现浇板厚度控制点,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2)预防措施 :浇灌混凝土前做好板厚控制点,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 ,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 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10. 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1)产生原因 :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2)预防措施 :基础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筑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1. 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1)产生原因 :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 行有关规定。 (2)预防措施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12. 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1)产生原因 :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放置钢筋骨架时冲力过大。 (2)预防措施 :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钢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最后来谈谈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 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 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 近年来,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 当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 ;在湿气及土中为;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 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已经稳定,若仍处于发展过程,要估计该裂缝发展的最终状 态。 裂缝的现状调查(裂缝类型和宽度);有无病害(漏水、钢筋锈蚀);产生裂缝的经过(发生时间和过程);施工记录的检查;根据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有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和结构补强法等。 :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 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 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 宽度小于 ,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用此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 结构补强法。 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的检查包括修补。土木工程系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
相关推荐
开间,进深,高度有所了解,在大脑里形成立体图。 但在看结构图时就遇到了困难,结构平法图是个陌生的概念,剪力墙、柱、梁、板的钢筋标注完全看不懂,师父介绍我去买了几本图集后,慢慢的琢磨起来,不明白的地方就问。 有时自己拿着图纸去现场对钢筋。 现在可以说平法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 二看资料,要说资料工地上实在是太多了,工作联系单:里面有变更、具体做法、通知等;会议记要:监理月报、工地例会、专题会议
用自卸汽车运送填料,横断面全断面纵向水平填筑压实,填料的虚铺厚度由试验段确定,根据车容重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每层厚度均匀。 (2)摊铺平整: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平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 表 土方路基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零填及路堑( m) 0~ ≥ 95 压实度 ( %) 路堤 ( m) 上路床 0~ ≥ 95 下路床 ~ ≥ 95 上路堤 ~ ≥ 93 下路堤 >
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教堂的室内大堂为龟甲形平面,坐落在垂拱上的穹顶为椭圆形,顶部正中有采光窗,穹顶内面上有六角形、八角形和十字形格子,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 室内的其他空间也同样,在形状和装饰上有很强的流动感和立体感。 与内部空间的诡谲相对应 ,教堂外立面也极尽曲折变换,宛如起伏的波浪。
、山脊的等高线应向 下坡 方向凸出,山谷的等高线应向 上坡 方向凸出。 91地形图比例尺的定义是 图上一段直线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 之比,分 数字比例尺 与 图示比例尺 两种。 91首曲线是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在图上应用 宽的细实线绘制。 91计曲线是从 0m 起算,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的一条等高线,在图上应用 宽的粗实线绘制。 91间曲线是按 1/2 基本等高距加绘的等高线,应用
冬腿棍盘伞雹般窿讶维颊伯辣烁评告术胯激囱盈去井颠汕形揩池藏唉 有 3mm 的高差误差 这是不允 许的。 因此 高程的起算面不能用切平面代替 最好使用大 土木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土木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1 《土木工程测量》习题答案 一、测量基本知识 [题 11] 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科学。
土木施工的课上又学习了 如何保证达到规范,而实际施工中总会遇到种种因素干扰,致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其实这些都是人的问题,这些都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关,既然无法从根源上避免,那么就只能通过自查、监理检查来避免这些问题,及时改正错误。 九 上午 9: 30召集了各方代表,再次通报了昨天发现的质量问题,希望能够重视并尽快改善,今天的安全检查也完全不能松懈。 今天安全检查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