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工艺流程内容摘要:

熟知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标准,以做到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 ( 3) 门窗框安装 门窗框在外墙保温及室内抹灰施工前进行。 按照施工计划将即将安装的门窗 框运到指定位置,同时注意其表面的保护。 将固定片镶入组装好的门窗框,固定片的位置应距门窗角、中竖框、中横框 150~2OOmm,固定片之间的间距应不大于 60O ㎜。 不得将固定片直接装在中横框、中竖框的挡头上。 根据设计图纸及门窗扇的开启方向,确定门窗框的安装位置,并把门窗框装入洞口,并使其上下框中线与洞口中线对齐。 安装时应采取防止门窗变形的措施。 无下框平开门应使两边框的下脚低于地面标高线 3Omm。 带下框的平开门或推拉门应使下框低于地面标高线 lOmm。 然后将上框的一个固定片固定在墙体上,并应调整门框的水平度、垂直 度和直角度,用木楔临时固定。 当下框长度大于 时,其中间也用木楔塞紧。 然后调整垂直度、水平度及直角度。 ( 4)门窗扇、五金件安装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 → 检查验收 → 将门窗扇按层次摆放 → 初安装 → 调整 → 固定 →自检 → 报验。 门窗扇在外保温施工完闭、外墙涂料施工前进行安装。 门窗扇可以先在地面组装好,也可以在门窗框安装完毕验收后再行安装。 用垂直升降设备将门窗扇、玻璃先后运输到需安装的各楼层,由工人运到安装部位。 上墙前对组装的门窗进行复查, 如发现有组装不合格者,或有严重碰、划伤者,缺少附件等应及时加以处理。 根据 图纸要求安装门窗扇;框与门窗扇配合紧密、间隙均匀;门窗扇与框的搭接宽度允许偏差 177。 1mm。 门窗附件必须安装齐全、位置准确、安装牢固,开启或旋转方向正确、启闭灵活、无噪声,承受反复运动的附件在结构上应便于更换。 ( 5) 玻璃安装及打胶 固定门窗玻璃,需门窗框抹灰养生后,严格按照《塑钢门窗工艺标准》用调整垫块将玻璃调整垫好。 安装前将合页调整好,控制玻璃两侧预留间隙基本一致,然后安装扣条。 安装玻璃时在玻璃上下用塑料垫块塞紧,防止门窗扇变形;装配后应保证玻璃与镶嵌槽间隙,并 在主要部位装有减振垫块,使其能缓冲启闭力的冲击。 清理和修型。 注发泡剂、塞海绵棒、打胶等密封工作在保温面层及主框施工完毕外墙涂料施工前进行。 首先用压缩空气清理门窗框周边预留槽内的所有垃圾,然后向槽内打发泡剂,并使发泡剂自然溢出槽口;清理溢出的发泡剂并使其沿主框周圈成宽 深为10mm10mm(53 系列门窗 )、 20mm10mm(64 系列门窗 )的凹槽。 将海绵棒塞入槽内准确位置,然后将基层表面尘土、杂物等清理干净,放好保护胶带后进行打胶。 注胶完成后将保护胶带撕掉、擦净门窗主框、窗台表面(必要时可以用溶剂 擦拭)。 注胶后注意保养,胶在完全固化前不要粘灰和碰伤胶缝。 最后做好清理工作。 门窗加工、安装质量标准 ( 1) 门窗装配各项允许偏差见下表 门窗装配各项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 mm) 检验方法 1 门窗槽口宽度、高度 ≤1500mm 2 用钢尺检查 > 1500mm 3 2 门窗槽口对角线长度差 ≤2020mm 3 用钢尺检查 > 2020mm 5 3 门窗框的正、侧面垂直度 3 用 1m 垂直检测尺检查 4 门窗横框的水平度 3 用 1m 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5 门窗框标高 5 用钢尺检查 6 门窗竖向偏离中心 5 用钢直尺检查 7 双层门窗内外框间距 4 用钢尺检查 8 同樘平开门窗相邻扇高度差 2 用钢直尺检查 9 平开门窗扇铰链部位配合间隙 + 2; 1 用塞尺检查 10 推拉门窗扇与搭接量 + ; 用钢直尺检查 11 推拉门窗扇与竖框平行度 2 用 1m 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成品保护措施 ( 1) 加工阶段的防护 型材加工、存放所需台架等均垫胶垫等软质物。 型材周转车、工具等凡与型材接触部位均以胶垫防护,不允许型材与钢质件或其他硬质物品直接接触。 加工完的门窗框立放,下部垫 木方。 玻璃运输用玻璃架上采取垫胶皮等防护措施。 玻璃加工平台需平整,并垫毛毡等软质物。 ( 2)包装阶段的防护 型材包装采用先贴保护胶带,然后外包编织带的方法实施保护。 包装前将其表面及腔内碎屑清净,防止划伤型材;当包装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