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型医院巡查应知应会手册内容摘要:

输血沟通要求: 输血前,经治医师必须与患者或其授权人沟通,告知: 患者需要输血治疗 输血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存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异体输血需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后方能输血。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要求: 术中快速冰冻要求:术前主管医师须填写快速冰冻病理申请单,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风险知情告知、签字,于手术当日带入手术室。 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 和措施 职业暴露报告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承担职业暴露报告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职业暴露相关部门职责 主管院长:负责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的审查、决策。 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召开。 副组长:负责召开各科室联席会议,协调相关科室,确保职业暴露报告及应急处理预案的顺利实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职业暴露情况的登记、指导、培训。 感染性疾病科:负责对职业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给出处理意见。 检验科:根据控感科开具的 “职业暴露 ”化验项目进行检验。 预防保健科:根据控感科的职业暴露登记表格,针对职工的职业暴露处理意见,审批处理方案、实施预防性用药等。 药品管理科:负责药品的采购、供应。 医务科:负责在职医生的职业暴露的审批、登记,负责检验、疫苗注射、药品、治疗等产生费用的处理。 教学办:负责实习、进修医生的职业暴露的审批、登记,负责检验、疫苗注射、药品、治疗等产生费用的处理。 护理部:负责实习、进修护士及在职护士的职业暴露的审批、登记,以及疫苗注射、药品、治疗等产生费用的处理。 研究生管理科:负责研究生的职业暴露的审批、登记,以及疫苗注射、药品、治疗等产生费用的处理。 后勤服务部 : 负责医疗废物回收人员及院容中心保洁人员的职业暴露的审批、登记,以及疫苗注射、药品、治疗等产生费用的处理。 设备科:负责配置符合国家医用级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 人力资源部:负责因职业暴露造成的医院感染的工伤审批等工作。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制度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建筑区域划分为 4个区域: 低危险区域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等。 中等危险区域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 高危险区域 包括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等 极高危区域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诊疗操作中感染风险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不包括汗液 )、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口罩的使用: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一般诊疗活 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