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系统工艺操作手册内容摘要:
尽量少的 CO 及在烧成带产生尽量多热量的情况下,燃料燃烧需要最少的空气。 燃烧器火焰要短、集中且稳定。 窑尾主排风机处的废气温度不能超过 4500C,当温度达到 4300C 时出现报警信号, 4500C 时窑系统将跳停。 通过一次风机来调整所需要的燃烧空气量。 当点火 2 小时后开始第一次转窑 1800,接下来的 35小时内,每半个小时转窑 1200。 当窑内温度继续 升高时,转窑的频率将会加大,当正常操作的温度达到以后连续转窑。 在窑系统第一次升温的过程中必须特别小心,并经常检查耐火材料的情况。 在窑的初次升温阶段一定要转窑,以避免窑胴体变形。 为了避免影响窑内耐火材料,窑以最低的速度慢转窑。 注意 : 在窑的转动过程中,要确保窑托轮轴承内有足够的润滑油,如果托轮循环泵有故障,须人工向其中注油。 如果停窑时间较长,也有必要人工向托轮轴上淋油。 窑辅传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能够保证,即使是在窑主电机有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慢转窑。 17 窑升温曲线: 以下曲线是用轻质油和煤粉进行 升温的一个实例。 18 窑升温期间,在窑系统开始启动之前,向预热器喂入两次大约 10t的生料,这将有利于烧成带窑皮的形成。 增加窑头燃烧器的燃料量以确保温度连续升高。 在喂生料之前调整系统压力以确保满足以下的要求: □尽可能使燃烧空气的用量最低; □废气中不产生 CO; □大部分的热量集中在烧成带; □火焰短、集中且稳定。 窑系统升温所用的时间取决于窑胴体的温度。 如果在冷态下对窑系统进行升温,时间大约需要 44到 48 小时。 注意 :对窑系统进行升温时,需参考以下的曲线进行,时,一定 要与窑系统耐火材料厂家所提供的手册及规范一致。 窑升温期间转窑的要求 窑升温期间转窑的要求请参考下表: 时间 转窑要求 升温大约 2 小时 1800 升温 12小时 每半个小时转 1200 1326小时 每 20分钟转 1200 2740小时 每 15分钟转 1200 4146小时 每 10分钟转 1200 4748小时 连续慢转 注意: 在清堵预热器时非常危险,必须设有相应的安全通道,工厂的经理直接对安全负责。 19 窑系统启动时的主要要求 预热器、窑、窑喂料系统及收尘器要形成一个启动顺序。 冷却机已经启 动,篦床以最低的速度运动。 为了在窑系统启动及正常运行时因出现故障而造成损失,应该进行相应的连锁,也就是说各组设备要按照以下顺序启动。 在窑升温结束、投料之前,应满足以下条件: 1 篦冷机 以最小速度运动(查阅 CP 公司操作手册 2 主传动系统 窑转速约在 3 冷却风机 增加风机的风量 4 窑头主排风机 保持窑头负压在 ~ 之间 5 窑头燃烧器 喷油量约 1500L/h 喂煤量约 7t/h 6 启动喂料系统 三次风管挡板 20%开度,喂料量为正常的 30%40% 在开始喂料到生料进入预热器的气管大约要 30秒。 直到预热器温度开始下降,才开始 调整系统的压力。 如果预热器温度升高过快(喂料还不充分),那么系统可能因为窑尾废气温度过高而跳停。 7 出预热器的气体压力 压力设定在约 15mbar; □打开阀门 K10810; □关闭新鲜空气挡板 K10812; □提高风机 K10901的转速。 88 增加燃料量 系统的热耗约为 13001700kcal/kg熟料 系统的设计热耗为 13001700kcal/kg熟料之间,随着二次风、三次风及系统产 能的提高,热耗将降低到正常 值(约 700kcal/kg熟料) 燃料的分布 窑头燃烧器约 65%,分解炉燃烧器 35% 窑入口温度 约 10500C 5 级筒后温度 约 8600C 五级筒下料管温度 8400C 燃料的分布 窑头燃烧器约 65%,分解炉燃烧器 35% 一旦启动生料喂料系统, 5 级筒下料管温度约为 8600C,这时可以最小的喂煤量启动 分解炉喂煤,在分解炉喂煤之前,要确保 4 级筒下流气体中 O2的含量至少要达到 %。 9 开启分解炉燃烧器 增加喂煤量,以尽快将 5级筒下料管温度提升到 8000C 以上 10 冷却风量 设定冷却风量以适应生料的喂入量(正常约为 ) 20 在烧成带熟料形成之前 ,通过以上设定来进行窑系统的操作 ,熟料形成的更深入的标志是窑主传动系统功率的增加。 如果该数值不增加,则需增加窑头燃烧器的喂煤量。 由于在升温结束以后投入少量的生料,所以要特别注意预热器出口温度不能超过最大的允许值,该温度决定着燃料的喂入量。 如果温度升高的速度过快,要尽快提高生料的喂入量,以避免因温度过高而造成停窑。 预热器最大允许的温度值 5 级筒下料溜子温度 约 8800C 出 1 级筒废气温度 约 4500C 高 温风机入口温度 约 4500C 提高系统的喂料量 一旦熟料形成以后 ,就可以按以下的程序提高喂料量。 1 提高窑头、窑尾主排风机的转速,参考预热器系统数据,如 4 级筒出口气体中 O2的含量。 在增加燃料量之前, 02含量至少为 23%,窑头、窑尾排风机转速通过风机出口压力(约5mbar)进行调整。 2 逐步打开三次风挡板,在调节过程中,窑入口及 4 级筒出口气体中 02含量将相应发生改变, 23%含量需保持在 23%之间。 3 增加冷却风机的风量,使用窑头负压保持在。 4 增加窑头 燃烧器及分解炉燃烧器的燃料量(按额定能力进行燃料的分配:窑头为 45%,分解炉为 55%) 5 随着燃料量的增加,相应的提高生料喂入量。 6 提高回转窑的转速,以喂料量的打下来作为调节窑转速的依据,保持窑内的填充率尽可能少。 21 随着喂料量的逐步增加,熟料的产能也将增加,同时,二次风及三次风温度也要相应的提高,所以,必须提高冷却机的速度,同时,还需要调节冷却机冷却风量(约 熟料)。 注意: 随着二次风、三次风温度的升高,窑内的热量需求量将逐步下降,此时,为了避免出现事故,可以减少燃料的喂入量 或增加喂料量,到窑入口、预热器出口及 5 级筒下料溜子温度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短时间停窑后重新启动 如果窑系统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因故障出现短时间的停窑,也就是说,胴体的温度依然很高,此时可以以正常喂料量的 2/3 重新启动窑系统。 即使用较少的喂料量重新启动,也最好启动分解的喂煤系统。 这种情况比从冷态启动要快的多。 即使很谨慎的操作,但如果出现跑生料的现象,仍需保持原参数进行操作,直到熟料重新形成、窑系统恢复正常的运行,采取降低窑速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在窑刚启动时,转速本来就很低。 如果胴体的温度过低,则必须重 新进行启动。 一旦系统操作恢复正常、稳定,应当尝试提高窑速。 22 窑系统的启动顺序 系统的启动通过相关各组设备的启动而自动完成,下表列出单机设备启动顺序的大致情况,详细的启动要求及顺序请参考技术资料《窑系统功能表》。 名称 组号 启动报警 1 窑尾高温风机 10 窑头燃烧器一次风机 11 分解炉燃烧器风机 12 窑辅传 13 窑传动系统 14 三次风管挡板 15 预热器清堵系统 16 预热器系统空气炮 17 窑头燃烧器 18 喂料系统 19 分解炉燃烧器 20 窑尾烟室燃烧器 21 23 六、操作 操作中的检查 危险: 在清预热器时非常危险,预热器上需设有通往回转窑及冷却机的安全通道,工厂的经理直接对安全负责。 □要特别注意预热器器翻板阀是否正常工作 ,下料是否顺畅,相应的调整其配重,当喂料达到额定喂料时,重新调整并固定; □温度、压力及废气的成分分析直接反映运行状态是。回转窑系统工艺操作手册
相关推荐
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 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 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 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按照“ 1+ 4+ N”模式
楚明了,由主席团授权办公 室审查,并定期向学生会全体成员 公布收支情况。 第五章 考核制度 (一)为了加强学生会内部,提高学生会干部、干事素质,真正做到奖罚分明,特制定本考核制度。 (二)考核办法 ,每人每学期的基础分为 10 分,按本制度规定,根据各人工作情况进行扣分或加分; :学生会所有成员; 、奖罚的重要依据。 一学期考核成绩在 8 分以上的为优秀学生会干部干事, 6 分以上的为合格, 4
费不作业绩考核。 d. 原则上营销员须将餐饮预订单提前通知文员下单到餐厅收银台,特殊情况可以电话先告知,事后半天内补单,收银员根据该单做好营销员的业务链接,实际业务发生后在预订单上列明食品、酒水等实际消费金额情况,以便财务后台统计和汇总。 六、销售员费用 a. 每月通讯费销售员补贴 200 元 /人。 b. 市内交通费销售员补贴 200 元每人,市区 5 公里内不派车,在销售费用中列支; c.
36。 xīn mǎn y236。 z w kě n224。 i h233。 r236。 y232。 cāo l225。 o huǎng r225。 n d224。 w249。 chū chū m225。 o l c225。 i hu225。 h233。 ng y236。 li224。 o sh236。 r sh233。 n dǎn d224。 xīn x236。 jū gōng j236。 n
内容更新,重点编写特色教材,反映工程特点,形成系列应用型教材 ”的原则,严把教材选用关,确保教材建设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全部采用选择 21世纪规划教材和行业推荐教材,针对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组织教师编写 一套 能够反映应用型特色和课程整合的特色教材, 把行业发展的年份 15 新动向、新技术及时纳入教材内容,拟定进程如下: 教材类型 2020 年 202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