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沙填筑路基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每 20m 插一根杆,杆顶作上显眼的标记,插红色角旗标示,施工过程中对照轴线标示可以内插竹杆找出具体每点轴线位置,轴线标志杆上用红油漆标示处每层砂袋高程,作为施工过程中每层充砂袋冲填厚度的控制标准。 、围堰制作和铺设 围堰的几何尺寸 : 围堰几何尺寸在第二节中已经说明,这里 不做说明。 、软体排的制作 ⑴ . 软体排的作用 ① .减少棱体堤基差异沉降及侧向位移,提高堤基的稳定。 ② .防止顺堰水流、绕堰水流对滩地冲刷,对铺设范围内的滩地起到防冲刷保护作用。 ③ .可以作为堰身与滩地之间的横向排水通道,加速软基固结,并能有效防止其间形成管涌。 ④ .隔离护底抛石与滩地基土,减少抛石 损失量,提高稳定性。 ⑵ . 软体排的制作 排体采用针刺无纺土工布与编织布缝制拼接而成,排体四边采用加筋带加筋。 在围堰横断面方向,软体排整块制作,不准搭接或缝接,单块软体排尺度依制作条件和施工条件而定。 1. 单块软体排的制作长度为垂直于堤轴线软体排铺设的宽度 ,宽度为围堰底部宽度的三分之二 加 1m。 2. 加工时,砂肋加工成圆筒状,直径为 30cm,每根的长度为单块软体排的宽度,一次加工成型。 在砂肋的两头分别设置充砂口、出水口。 3. 加筋带沿单块软体排的长度方向(即垂直于堤轴线方向)直接缝接在编织布一侧,带与带之间的间距为 1m。 缝制时,每间隔 1m 利用加筋带 缝制一个φ 280的砂肋套,用来穿扦并固定砂肋于软体排布上。 4. 锦纶线(土工织物缝制线)采用 35 支 3 股规格,强度不 小于 150N。 5. 单块排体土工布沿围 堰轴线方向的拼接及砂肋套拼接和缝制采用包缝法拼接 吹砂填筑路基施工方案 11 (二道锦纶线,针脚间距≤ 7mm),缝制后强度不小于原织物设计强度的 70%,加 筋带采用三道锦纶线(针脚间距≤ 10mm)可靠地缝制在软体排上。 6. 软体排加工后,沿单块软体排的长度方向,在每块软体排尾缝接多根连结绳,连接绳采用φ 8 的尼龙绳,用于固定软体排。 7. 软体排铺设时力求平整,不得有折叠现象,在围堰横断面应有适度的松弛,张力不可过紧,确保定位精度和搭接长度。 8. 软体排展开铺设就位后,利用定位钢管在软体排四周定位,并及时充填砂肋袋压载,阻止软体排 被水流、风浪掀开移位。 9. 软体排在制作、运输、堆放和铺设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不得出现破损和老化现象。 ⑶. 软体排的铺设 为了防止袋装砂滑移,袋装砂底部铺设软体排,先按测量放样定好位置,可采用插杆定位,软体排在低潮时铺设,软体排沿路线两侧围堰堤布设, 软体排采取人工乘低潮施工 ,泥浆泵充灌,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 铺设 工艺 ①. 施工准备 将软体 排体在加工厂加工后运至现场。 土工布软体排铺设块的拼幅宜采用 “ 丁缝 ” 或 “ 包缝 ” 连接,但在长度方向( 主要受力方向)不得有接头缝。 浮箱 1或多只 , 泵 多台(根据 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数量)。 ② . 测量放样 根据施工图纸所给坐标和高程,组织 项目部测量部,配合监理将软体排所在的位置测量、 放样到实际工程现场,报监理和业主审批。 ③ . 清扫铺设位置砂滩 在软体排铺设前,将软体排铺设范围内滩地表面的杂草、垃圾、块石、大面积的贝类壳堆积物、杂物及障碍物清除干净。 测量放样 清扫铺设位置砂滩 人工铺排 充灌砂肋 施工准备 吹砂填筑路基施工方案 12 ④ . 人工铺排 人工乘低潮位时直接上滩 地铺排,铺设前先将软体排对好轴线及边线标志,然后在软体排两侧插上钢管固定。 ⑤ . 充灌砂肋 采用泥浆泵就地取砂充灌,软体排砂 肋工程量较小,可就地取土充灌。 先将泥浆泵就位,然后 开动高压水枪,当泥浆泵周围的砂水混合后再开动泥浆泵进行砂肋充灌,充灌过程中注意控制砂浆浓度,停充前注意充清水,防止堵管。 充灌时用 14铅丝将砂肋袋袖口拧在输砂管分流口上,打开分流口阀门进行充灌。 充灌时辅助以人力踩踏砂肋,使砂流畅通。 充灌砂肋从一头充灌,交错充灌,严禁双向对充,将砂肋充盈率控制 85%。 2. 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 根据该水域水文地质情况,在进行软体排铺设施工中,可能发生以下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问题: a. 软体排排体之间水下搭接宽度不足 对策: 增加设计搭接量; 预留排体横向收缩量; 动态修正预铺排位; 合理选择下排时间; 加强潜摸检查和采取补救措施。 b. 软体排的水下位移 对策: 加密加固钢管的布置,并在四个角点钢筋处支上斜撑,防止其位移。 、塑料编织袋的 制作和铺设 ⑴ . 塑料编织袋的制作 ① . 袋体加工 充砂袋的制作材料按照设计要求选用防老化编织布,克重和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充砂袋缝制拼接要求:每块土工布的拼幅采用丁缝或包缝连接(二道尼龙线, 吹砂填筑路基施工方案 13 针脚间距≤ 7mm),尼龙线采用 35 支 3 股规格,强度不小于 150N,但在长度方向(沿轴线 方向)主要受力方向不得有连接缝(除两侧边连接处),在袋体两侧缝制土工拉环,每个长 150mm,宽 50mm,纵向间距 3000mm,用编织布加工,叠双层并将侧边包合好,不得出现毛边。 充砂袋加工时用工业缝纫机缝合两道,做到接缝牢固,接缝强度不低于原材料的 70%。 缝制好后,在场地上展开,用皮尺量好袋子各侧边长,用红油漆标示出轴线或中线位置,然后折叠成形,堆放于阴凉干燥处,在表面醒目位置标识所用于部位和袋体型号 ② . 充填袖口布置 管袋充填袖口应布置在袋体表面,袖口数量每 15~ 20m2 设一只,呈梅花形布置,袖口的长度为 60cm,袖口直径为 30cm。 (每块土工布的拼幅采用包缝法或丁缝法,如软体排加工工艺所示)。 ⑵ . 塑料编织袋的铺设 测量放样定好位置,袋与袋之间要贴紧或用铅丝固定,不得留缝,层与层之间要交错垒放,不要造成垂直通缝。 铺设 每层管袋时,都必须测量其高度,根据堤轴线和堤顶高度进行推算放样 用油漆划线标注,禁止在砂袋上乱插样标,造成破损管袋现象。 在管袋铺设时,同层相邻袋体搭接处,应预留收缩量,确保冲填时两袋之 间相互挤紧,上下层交错排列,并有搭接余量,冲填后两袋之间不得有贯 通缝隙,否则作相应的处理。 ⑶ . 编织 袋的 充 灌 ⑴. 施工准备 ① 充砂袋制作: 在土工织物加工厂内加工, 由专门缝制小组制作,质量员验收,试验员对原材料出厂资料收集并抽样送检,袋装砂缝制拼接强度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执行。 ② 施工设备 :泵 30 台 ; 定位船 10 艘; 150kw 发电机 4 台。 ⑵. 测量放线:由测量队放出施工段边线、轴线; ⑶. 袋装砂棱体施工 对于砂源较好段,由泵就地取砂直接充灌, 水力冲挖取土必须做到远离围堰脚外 200m 以外 ,以保证围堰底脚稳定。 吹砂填筑路基施工方案 14 对于砂源不好的地段,由泵从本工程围堰填筑砂内取砂直接充灌,施工原理相同,均为水力充灌。 编织袋按 要求定位铺设后,即将泥浆泵输浆管套入预先做好的冲灌口,用铅丝扎紧,然后开机送浆。 水力冲挖取土必须做到远离围堰脚外 200m,以保证围堰底脚稳定。 底层尽可能选择砂性较高,颗粒较大的砂料,这样容易排水固结。 在冲灌过程中,要经常用棍棒敲打或人工踩踏,使袋内水排出,使袋中泥浆均匀分布。 底层施工完毕后,停23 天,使其充分排水固结,然后收坡依次施工上层。 冲填首先应交替冲灌稳定袋位,以使袋内泥浆均匀分布,泄水畅通。 冲灌时控制好泥浆浓度,冲填粉细砂或土一般以20%~ 45%控制为宜,边冲灌边迸浆排水,根据袋内土层和压力,应采 取二次或多次冲填,袋体饱满度以 85%控制为宜,在迸浆排水基本完成后,人工踩踏砂包和填心砂,将泥浆水溢出,以保证砂的密实度和围堰的稳固性,冲填过程中应由专人现场监管,掌握袋内压力,防止压力太大时造成管袋爆裂,若出现袋体爆裂和损伤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缝接方法可采用外覆式。 充填时先充砂袋四角,将砂袋基本固定下来后,再沿潮流部位逆流进行充灌,在充 填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出泥管口的泥砂堆积情况,及时调整出泥管口位置,不断调整充泥袖口,充填时在袋体顶面人工来回踩踏(水深较浅时),使土颗粒重新排列趋于紧密,使袋内砂 充填均匀、饱满,确保充填平整,加快袋体排水固结速度,待整个砂袋达到屏浆阶段,适当减少充填砂袋机械或停止充填,以防袋布爆裂,留有一定固结脱水时间。 充填过程中,测量人员根据充砂袋堤心断面图纸控制好每层砂袋顶高程和坡度,在充填过程中如一次达不到理想高度,待砂袋稍有固结后,再进行二次或多次充填,直到理想的充盈度,砂袋厚度控制在 50~60cm 范围内。 袋与袋接头位置是防渗薄弱环节,施工时应将袋与袋错开,同时结合层与层错开,不平凹槽处应用楔形小砂袋装土填满压实。 整个砂袋的充填,采用阶梯式的办法向前推进,相邻袋体的搭接符 合规范要求。 施工时,上层砂袋铺放在已充好的砂袋上,然后先进行搭接部位的充填(袋装砂每 16 平方米有一充灌口,充灌时,先往搭接部位的充灌口进行充填),确保土体回填后袋体不再移动和搭接部位的充填质量及搭接长度。 上下层之间的砂土袋应错缝堆叠,其搭接缝错位在 以上,以免形成通天缝。 根据每个砂袋的容量,确定最佳机械配备,满足每个砂袋在一个潮水中充填结束,并达到理想的充填高度。 充完后袖口用土工带或绳子(不得用铅丝)绑扎好,充砂袋一 吹砂填筑路基施工方案 15 旦出现破损处必须马上缝补好。 ⑷ . 围堰防渗措施 路基 两侧围堰完成后,边部采用天然沙 砾整平,再 铺设防渗土工布,土工布 部用块石压住,边部采用模袋混凝土,压住防渗土工布作防围堰防渗措施。 为 了便于围堰施工并保证质量,施工 时应对注意选择施工时间,充分利 用 退潮时滩涂裸露或浅水的时段。 在围 堰外侧防渗土工布铺设完成后,防渗土工布上施工模袋混凝土,混凝土 号为 C15,厚度 15cm作为围堰临时防护。 在围堰内侧不设防渗土工布和 临时防护工程。 、模袋混凝土围堰防护 本工程采用模袋混凝土作为围堰临时防护,模袋采用设计要求土工布制作而成,袋体尺寸根据实际坡面长度而定。 混凝土标号为 C15,厚度 15cm。 模 袋混凝土护坡法:模袋混凝土是用具有一定强度和透水性的土工织物做成模袋 ,然后在模袋里充灌具有一定流动性能的混凝土。 在灌注压力的作用下 ,混凝土 中多余的水分被挤出模袋 ,凝结后即形成高密度的固结体模袋混凝土。 、吹砂填筑试验段 根据该工程特点,依据吹砂填筑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做吹砂填筑的试验段, 施工段的长度由施工队的情况结合项目部商量决定,施工试验段暂定 为 200m。 对实验段所出现的问题,包括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施工难点,重点加以综合分析 ,整理处相应的数计 ,科学处理,对具体工程的施工做好前期的技术质量保 障,安全防范意识。 、排水除於 根据施工图设计,沿围堰体纵向 500m,做一道垂直围堰体纵向轴线的围堰,上口宽 的横隔围堰,因此围堰将路基围成 长方形,将围堰 内的海水和淤泥清理干净,在做吹砂填筑。 需投入机械,是具体工程情况,满足施工进度要求而定。 吹砂填筑路基施工方案 16 、 吹砂填筑 砂的开采:采用吸砂船进行吸砂,直接将砂吸 到运砂船上。 砂的运送 :采用运砂船将 砂运送到吹砂 段最近的位置。 吹 砂填筑:将泥浆泵置于船上,从停留其旁的运砂船上吸砂并吹填至路基 围 堰内,一级泥浆泵不能输送到指定的位置,考虑采用二级 接力或多级接力泵送,现场根据情况确定,吹填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一段吹完以后, 移管吹填下一段,边接管边前移,吹填高度到上路床底,要求压实到下路床底。 吹填在一端向另一端采用分段推进,一段吹完以后,移管道吹填下一段,边接管边前移。 对于填土高度小于 路基一次性吹填高度达到上路床底,要求压实后达到下路床底。 对于填土高度大于 路基,考虑路基填土厚,难以压实,路基吹填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吹填高度在 ,压实后达到 ,压实后进行碎石桩处理,然后进行第二次吹填,吹填高度达到上路床底,要求压实后达到下路 床底。 、 压实 对吹填的砂压实有三个方案,根据砂含泥量、颗粒大小和吹填砂内的水是否沥干而定。 方案一是吹填砂含泥量少,颗粒粗,吹填砂内的水是能沥干,覆带式压路机进场,施工步骤是先进行排水,在吹填的路基上两侧挖排水沟(沟深要求为吹填的厚度,沟底宽 10cm,边坡比例 1:1),进行排水,水排干后,用覆带式压路机进行初步压实,压实度要求达到冲 式击压路机可进场即可,然后采取冲击式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碾压 4~ 5遍后,进行平整 ,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 方案二是吹填砂含泥量较少,颗粒较粗,吹填砂内的水不能完全沥干, 覆带式压路机不能进场,施工步骤是进行排水,在吹填的路基上两侧挖排水沟( 沟深要求为吹填的厚度,沟底宽 10cm,边坡比例 1:1),进行排水,水排基本排干后,采用强夯,用低能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