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拉结筋(植筋)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CECS25:90)。 “植筋法”施工填充墙拉结筋,拉结筋定位准确,方便墙体砌筑。 不直接预埋拉结筋,也不需事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墙)中设置埋件,而且可以按砌块模数进行位置设置,与 预埋方法比较,不需模板钻孔穿筋,而且 避免了因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振捣等原因而造成的预埋埋件位置不准确,拉结筋施工 时剔凿过深或面积过大,影响主筋保护层和削弱混凝土结构断面尺寸等问题。 “植筋法”施工拉结筋,不用为寻找焊接拉结筋的埋件而剔凿混凝土,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表面观感质量,做到文明施工。 ,“植筋法”施工填充墙拉结筋,施工操作简便,拉结质量可靠,速度快、效率高;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化施工工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还能有效地解决拉结筋与水平灰缝位置相一致的问题。 植筋新技术也称为钢筋、螺杆化学锚固,是运用高强度的化学锚固胶(植筋胶),使钢筋、螺 杆等与混凝土产生握固力,从而达到预埋效果,施工后产生高负荷承载力,不易产生移位、拔出,可用于各种钢筋需要生根之处。 在填充墙砌体砌筑前采用“植筋法”进行拉结筋的后植入(锚固)施工,在墙体拉结筋位置钻孔、注胶并植入拉结筋,利用化学锚固胶(植筋胶)作为拉结筋与柱(墙)混凝土的粘合剂,保证拉结筋与柱(墙)混凝土的可靠粘接,从而减轻对原结构构件的损伤,并保证拉结筋根据砌块模数确定的正确位置。 使设计(或构造)拉结筋与原结构柱(墙)混凝土的粘接强度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拉结筋上的拉力通过化学锚固胶(植筋胶)向混凝土柱(墙)中传递。 6 本工程拟采用“昊泰”高强型结构胶。 “昊泰”高强型结构胶 、耐低温、耐老化; ,常温下无蠕变; ,在潮湿环境中长期负荷稳定; 、阻燃性能良好; ; 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点 ,适用于小间距、小边距作业; ,有高承载力; ,使用范围广; ,可实现快速承载。 植筋胶的化学反应时间 表 1 植筋胶的化学反应时间 基材温度 初凝时间 安装时间 固化时间 5~ 00C 20min 30 min 5h 0~ 100C 15 min 20 min 3h 10~ 200C 10 min 16 min 2h ≥ 200C 5 min 12 min 1h 植筋胶的钻孔深度 钻孔深度为 15倍 D( D为钢筋直径)。 表 2 植筋胶的钻孔深度 7 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 — →钻孔 — →清孔 — →钢筋除锈 — →配胶 — →注胶 — →植筋 — →检查验收 施工操作要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填充墙砌体施工前,进行拉结筋的施工。 “植筋法”施工拉结筋主要工艺如下: 弹线定位:对照施工图,在填充墙与柱或墙相连接的结构表面,按设计或构造要求在设置拉结筋的位置,沿高度方向进行弹线,先弹竖线,再弹横线,横竖线相交部位,即为拉结筋的钻孔位置。 钻孔:根据弹出的钻孔位置,用冲击钻钻孔,孔深和孔径按设计要求确定。 如设计无要求时,孔深按≥ 15d 考虑,孔径按 d+2~ 4mm 控制。 钻孔时要使冲击钻垂直于结构表面均匀钻入,以便控制钻孔的垂直。 孔深用冲击钻上顶杆控 制(如图 1)。 图 1 结构面钻孔 如钻孔时遇到柱(墙)主筋,可把钻孔位置水平平移一个钢筋直径的位置,重新钻入,原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 1: 1 水泥砂浆填塞补平,钢筋工程施工时,绑扎钢筋前,如箍筋(墙体水平筋)位置与拉接筋钻孔位置有可能重合,则需根据砌块模数适当调整箍筋(墙体水平筋)间距,尽可能避开;钻孔时如碰上箍筋或混凝土墙体水平筋,根据灰缝大小适当调整钻孔位置,废孔仍采用前面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清孔:钻孔完成一个结构面后,可进行清孔操作。 清孔的目的是要吹清孔内粉尘,采用专用毛刷和吹风机(橡皮气囊、手推式 气筒或手动、电动吹风机)配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