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及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_13-内容摘要:
%。 开窗视野 审查材料 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施工图 审查要点 居住建筑 建筑间距符合《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试行)》(市政府令第 167 号) 相关 规定。 1 套住宅设有 2 个及 2 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 1 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一般项 :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 当 1 套住宅设有 2 个及 2 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 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评分项 :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避免视线干扰。 评分规则如下: 居住建筑两栋建筑直接间距超过 18m,或无视线干扰,得 3 分;套型至少有一个卫生间为明卫,得 3 分。 设备 / 管道便于维修 审查材料 建筑 施工图 审查要点 公共使用功能的设备、管井设置在公共部位,并预留有检修门、检修通道等, 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一般项 :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建筑材料及制品 审查材料 建筑 施工图 及设计说明 审查要点 对设计选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在国家和地方禁止范畴。 《合肥市外墙保温工程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合建 [2020]27 号 )要求设计单位必须选用经市城乡建委登记备案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不得指定生产企业和产品,不得更改系统构造和组成材料,在施工图等设计文件中明确系统构造、干密度、导热系数等主要性能 13 指标,确保建筑节能设计符合现行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和标准规定。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控制项 : 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18580~GB 18588 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6566 的要求。 控制项 :室内游离甲醛、笨、氨、氡和 TVOC 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 50325 的规定。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x) 控制项 :不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 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无障碍设计 审查材料 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施工图 审查要点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20 要求设置无障碍设施。 参考标准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评分项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乡土植物 审查材料 景观 施工 图 及 设计 说明、 植物配置 图、苗木表 审查要点 居住建筑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 3 株 /100m2;种植适应合肥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对照合肥市乡土植物名录表) ,并采用乔、灌、 草结合的复层绿化。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控制项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评分项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评分规则如下: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且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得 3 分。 居住建筑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 3 株 /100m2,得 3 分。 结构专业 混凝土、钢 筋 审查材料 结构 施工图 审查要点 对于 6 层以上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钢筋是否 合理 使用了HRB400 级或以上高强度钢; 或 对于 6 层以上建筑,竖向承重结构中是否 合理 采用了强度等级在 C50(或以上)的混凝土。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一般项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评分项 :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 评分规则如下: 混凝土 结构: 14 1) 400MPa 级及以上受力普通钢筋达到总量的 30%,得 4 分;达到总量的 50%,得 6 分;达到总量的 70%,得 8 分;达到总量的 85%,得 10 分。 2) 混凝土竖向承重结构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 C50 混凝土用量占竖向承重结构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达到 50%,得 10 分。 钢结构: 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达到 50%,得 8 分;达到 70%,得 10 分。 混合结构: 1) 对其混凝土结构部分,按本条第 1 款进行评价。 2) 对其钢结构部分,按本条第 2 款进行评价。 3) 得分取前两项得分的平均值。 预拌混凝土 审查材料 结构 施工图 设计说明 审查要点 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 应 写明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一般项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评分项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给排水专业 给排 水系统 设计 审查材料 给排水施工图 审查要点 用水定额、用水量 计 算、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节水器具与非传统水源利用等内容。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 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控制项 :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控制项 :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避免管网漏损 审查材料 给排水施工图 审查要点 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 室外埋地管道应选择适宜的管道敷设及基础处理方式。 合理设计供水系统的供水压力。 根据水平衡测试要求,设计分级计量水表。 参考标 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控制项 :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15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评分项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评分规则如下: 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得 1 分。 室外埋地管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得 1 分。 设计阶段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运行阶段,提供用水量计量情况和管网漏损检测、整改的报告,得 5 分。 节水器具 审查材料 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审查要点 设计说明中应写明: 节水器具的类型、用途,节水率 不低于 8%。 卫生器具 用水效率等级达到三级 或三级 以上。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控制项 :采用节水设备,节水率不低于 8%。 新版《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控制项 :采用节水器具。 评分项 :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 评分规则如下: 用水效率等级达到三级,得 5 分。 用水效率等级达到二级,得 10 分。 用水安全保障 审查材料 给排 水 施工图 (非传统水源专项设计 及说明 ) 审查要点 是否写明了 非传统水源的消毒杀菌、安全防护和检测措施、供水系统切换设施;水量平衡。 是否采取了 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控制项 :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控制项 :给排水系统设置合理、完善、安全。 雨水利用 审查材料 给排水 施工 图、景观 施工 图 审查要 点 是否合理收集利用屋面、道路或绿地雨水。 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雨水入渗措施。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一般项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 一般项 :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 积蓄 及利用方案。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评分项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评分规则如下: 场地年径流总量控 制率不低于 55%但低于 70%,得 3 分。 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 70%但低于 85%,得 6 分。 16 太阳能热水 审查材料 给排水 施工 图 (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图纸及说明 ) 审查要点 民用建筑的采暖制冷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和照明设备应当优先采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工业余热,并与工程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情形外,新建十八层以下居住建筑以及十八层以上居住建筑的逆向十二层,应当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具备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条件的,应当经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并予以公示。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当与建筑物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一般项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用水点供水压力 审查材料 给排水 施工 图 设计说明 审查要点 用水点 供水 压力不超过 MPa,如超过,是否有减压措施。 参考标准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评分项 :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 评分规则如下: 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 但大于 ,得 3 分。 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 ,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得 8 分。 分户分类计量 审查材料 给排水施工 图 审查要点 住宅 内 水 表设置是否实现了分户 计量。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控制项 :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暖通专业 冷 热源 审查材料 暖通 施工 图 ,冷热 负荷计算书 审查要点 冷、热源机组选型是否与计算相符。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比 、冷热源机组性能参数、户式燃气采暖热水炉的热效率 应符合《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20 相关 规定。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控制项 :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中的有关规定值。 17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x) 评分项 :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高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20 的规定。 评分规则如下: 冷、热源机组的能源效率等级高 1 级,得 3 分。 冷、热源机组的能源效率等级高 2 级,得 6 分。 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 审查材料 暖通 施工 图 及设计说明 审查要点 采用集中供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 是否有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控制项 :采用集中供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 高效用能设 备和系统 审查材料 暖通施工图 及 设计说明 、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计算书 审查要点 集中采暖系统的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通风与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 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 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20 的规定。 参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20 一般项 :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 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的规定。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x 评分项 :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20 的规定,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低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20规定值的 20%。 设备 /管道便于维修 审查材料 暖通施工图 及设计说明 审查要点 公共使用功能的设备、管井设置在公共部位,包括采暖(空调)供回水总立管,以及公共的管道阀门和用于 总体调节和检修的部件等,同时,应确定风管水管是否采取保温保冷绝热措施。 并预留。合肥市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及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_13-
相关推荐
员工每人一册,将数据大集中后所有的制度汇编成册,为 “合规守法大家谈 ”活动创造条件。 三 )重塑制度流程,为流程银行建设打基础 梳理制度,保证制度有效性。 从今年 5 月下旬开始,各社、部要用 23个月时间由合规部牵头,组织人员对已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评估,确保 内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及时对各项政策、管理办法和操作程序等进行后评价,不断完善自身制度体系
稳破坏,这是非常危险的。 ( 6) 双吊点吊篮的两组悬挂机构之间的安装距离应与悬吊平台两吊点间距相等 ,其误差≦ 5cm。 在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安装前应逐渐段仔细检查是否存在损伤或缺陷,并且对绳上附着的涂料、水泥、玻璃胶等污物彻底清理,对不符合要求的钢丝绳必须更换。 如果安装独立的保险绳,安装前应逐段严格检查有无损伤。 将确定合格的独立保险绳固定在屋顶可靠的固定点上,绳头固定必须牢固、可靠
满; ③、高压设备调试运行时间宜为 2 小时,运行时按说明书进行检查,电流、电压及运行状态应做好记录。 : 1)、高压柜上的信号装置显示必须与开关动作要求相对应, 2)、设备主回路、控制回路接线必须牢固可靠,设备接地导体必须接在设备的专用接地柱上。 导体截面积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高压电缆送电前必须由动力测试合格后方可送电调试。 4)、调试时应对设备运行电流、电压、噪音等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00mm 裁剪。 将卷材中对中铺贴于阴阳角位,作为附加增强层卷材。 6)试铺 1将卷材拆去包装纸后开卷铺在基层上并对准粉线。 2高低跨连体屋面,应先铺高跨后铺低跨,铺贴应从最低标高处开始往高标高的方向滚铺。 3宜先铺离上料点远处,后铺近处。 7)铺贴卷材 1将试铺好的卷材在 1/3 幅宽沿长边对折,用油刷扫沿长向分别往卷材、基层表面均匀涂刷胶粘剂,呈长条形,宽度 为 150mm。 2涂刷胶粘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