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检验通用工艺规程内容摘要:

(4)雨、雪环境。 当焊件温度低于 0℃ 时,应在始焊处 100 m m 范围内预热到 15℃ 左右。 坡口表面清理检查。 焊接过程检验 检查员应依据焊接工艺文件,对焊工执行工艺情况进行检查,其施焊工艺参数与焊接工艺卡是否相符。 对于有预热要求的焊件,应检查预热温度,测 量范围一般在坡口两侧 100mm 范围内,采用测温笔或半导体测温计进行。 要求控制层间温度的焊件,应按要求检查其层间温度,层间温度一般应不小于预热温度。 对于重要焊缝的多层焊层间及双面焊清根后的焊缝应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6 XXXXXXX 有限公司 检验通用工艺规程 文件号: QJG/JL 092020 修改单: 0 第 7 页 共 14 页 焊后检验 焊工钢印检查 每条焊缝施焊完毕,首先检查施焊者是否在规定的位置打上了焊工钢印。 焊缝表面质量检查 检查焊缝及其两侧的飞溅物,熔渣是否全部清除。 检查焊缝表面缺陷,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夹渣等缺陷存在,必要时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检查焊缝咬边情况。 对允许咬边的焊缝表面,咬边深度不得大于 ,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 100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 10%。 不允许咬边的压力容器焊缝有: (1)母材标准抗拉强度> 540MPa; (2)CrMo低合金钢制容器; (3)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 (4)低温容器; (5)球形容器; (6)焊接接头系数 φ = 的容器。 对于检查出的超标缺陷,应督促有关人员打磨、修复直至合格。 焊缝外观几何尺寸检查。 (1)焊缝余高:焊缝余高按表 2执行。 焊缝余高 表 2 mm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 σ b> 540MPa 的钢材 及 CrMo 低合金钢材 其他钢材 单面坡口 双面坡口 单面坡口 双面坡口 e1 e2 e1 e2 e1 e2 e1 e2 0~ 10% δ 5 且 ≤3 ≤ 0~ 10% δ 5 且 ≤3 0~ 10% δ 5 且 ≤3 0~ 15% δ 5 且 ≤4 ≤ 0~ 15% δ 5 且 ≤4 0~ 15% δ 5 且 ≤4 ( 2) 对口错边量: A、 B 类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按表 3 执行,见图 1。 A、 B 类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 表 3 mm 7 XXXXXXX 有限公司 检验通用工艺规程 文件号: QJG/JL 092020 修改单: 0 第 8 页 共 14 页 接口处的名义厚度δn 按焊接接头类别划分的对口错边量 b 复合钢板的对口错边量 b 锻焊容器 B 类焊缝的对口错边量 b A 类焊缝 B 类焊缝 ≤12 ≤1/4δn ≤1/4δn 小于等于钢板复合层厚度的50%,且不大于 2 不大于对口处钢材厚度 δn的 1/8,且不大于 5 12< δn≤20 ≤3 20< δn≤40 ≤5 40< δn≤50 ≤1/8δn > 50 ≤1/16δn 且 ≯ 10 ≤1/8δn 且 ≯20 注: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以及嵌入式接管与圆筒或封头对接连接的 A 类接头,按 B 类焊接接头的对口错过量要求。 ( 3)棱角 E:按表 4 执行。 棱角 E的控制要求 表 4 项目 检验方法 标准要求 因焊接在环向形成的棱角 E 用弦长为 1/6设计内直径 Di,且不小于 300mm的内或外样板检查 ≤ ( +2 ) mm,且 ≯5mm 因焊接在轴向形成的棱角 E 用长度小于 300mm 的检查 尺检查 、焊缝返修检验 经无损检测发现的超标缺陷,若属一次返修,可通知车间焊接负责人审批后进行返 修;若属二次返修,还要通知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批;超过两次以上的返修,除通知焊接责任工程师外,还须通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审批。 每次返修后必须由检验员进行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由技术员出具“无损检测委托书”方可再进行无损检测。 返修应作好各项记录,返修记录随产品资料存档备查。 对两板厚度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