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梁起重机修理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元件,应在测试前拆除或短接 控制电路各相同及各相对地绝缘 1 兆欧,一般不低于 兆欧,潮湿环境不小地 兆欧 对柜内元件接 触器、集电器进行检查,对触点进行检查及各元件的对地绝缘和相间绝缘检查, 各相间及对地绝缘不小于 10 兆欧 14 电器设备检修工艺 修理项目 工 艺 技 术 标 准 柜内电器检查接触器 对接触器触头、弹簧、可动铁芯、消弧线圈、消弧罩、紧固件检查 接触时无间隙,分开时彻底 吸全面无附着物,无异常声响,无明显磨损及损伤,无间隙 消弧栅紧固件应在原位,无明显烧痕 开关,接触部分与保险器 检查开关动作,外形有无破损,接触部分铰莲和夹子的压力是否合适,保险安装及熔量是否合适 动作正常 ,无破损 接触压力正常适当 安装正确,容量合适 继电器 检查弹簧有无变形,触点接触面有无损坏及磨损用手柄操作,检查动作状态,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动作,电磁接触面的检查,过流继电器动作应为灵活可靠 弹簧无变形,接触面无损坏及磨损 动作灵活可靠,无卡住、黏滞现象 联锁可靠 磁接触面平整,光滑无油污、锈蚀,动作可靠 调整到使用标准 电阻器 检查端子,紧固件及接线 无松动、无氧化发热现象 接线应牢固且有永久性标志 吹去尘土,检查电阻片有无裂纹、损伤,各片间有无接触、 有无松动,端子附近接线及绝缘是否过热烧损 无裂纹、损伤,无接触、无松动、无烧坏 绝缘子有无破裂,污损测量对地绝缘 无损裂、污损,对地绝缘电阻不小 1 兆欧 阻值的检查 三相对称电阻中每相阻值与三相平均值之差不小于 177。 5% 绝缘电阻检查及电气间隙的检查 各相元件之间,各相元件对地绝缘不小于 1 兆欧 电阻元件相邻导体距离不小于 2mm,其余不小于 14mm 电气安全保护 检查主隔离开关及短路保护 应有明显断开点 动作迅速,切断故障电源 检查失压保护零位保护 失压后不 能自动复位 不在零位时不能起动回路 过载保护和紧急断电装置 过载保护灵活可靠,动作明确 紧急断电装置应不能自动复位 检查通道口联锁保护 通道口打开时,应能自动断开总电源 检查各行程限位开关动作状态,触点动作,接线固定连接螺钉 无异常,动作灵敏可靠 触点接触,打开要灵敏,不得有粘连,不得松动、脱落 检查起载限制器 达到报警设置时,应能发现警报及断开上 升回路 15 电器设备检修工艺 修理项目 工 艺 技 术 标 准 照明及信号 检查照明亮度是否 合适,接头部分有无松动,紧固件是否松动,灯泡和防护装置有无破损 确保操作部分有充足的亮度,无松动、无破损 电源合闸、分闸信号灯 应正常指示 电源滑线 检查有无变形,磨损、损伤,滑线与滑块的接 触情况,绝缘支架有无松脱 无明显变形,磨损、损伤,接触良好,无松脱 集电器 检查机械结合有无磨损,润滑是否良好,张紧弹簧是否良好,检查有无断线,绝缘子是破损污秽,紧固部分是否有无松动脱落 无明显磨损,损伤润滑良好,无变形、腐蚀及疲劳损伤,无断线及损伤,对地绝缘不小于 兆欧,无松动脱落 电缆滑线 检查绝缘层、 连接处、电缆牵引装置,导向装置 无损伤,连接处无松动脱落,无弯曲、扭曲损伤,动作时牵引绳用力,运行应平稳。 端子箱 检查端子及压线,线路布局是否合理,有无永 久性标记 应无松动、发热、氧化现象,布局合理,有永久性标记 通电试验 断开主回路,逐一试验操作回路 动作灵活、可靠、准确 整体试验操作回路 同上 做完以上两项,接入主回路调整试车 各部位无异常,动作灵活,准确可靠 五 ) 电动葫芦故障修理及排除方法 序号 项目 常见故障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 电 动 机 空载时电动机不 能启动 电源未接通 按钮失灵,接触不良 电磁开关箱中的熔断器接触器等元件失效 限位器未复位 按钮接线折断 接通电源 整修有关的电器元件 调整或重新接按钮线 空载时旋转,有载时不转 转子断条,转子铸铝铝条粗细不均匀 电动机单相运转 更换电动机 重新接线 16 电动机启动勉强,噪声大或有异常声响 超载过多 电源电压过低 制动器未完全脱开 接线、电磁线圈等有断裂等 按规定吊载 调整电源电压 调整制动器间隙 重新接线 烧包 (定子绕组烧毁) 绝缘等级低 多为漆包线有外伤 扎间、相间或极间绝缘差 更换电动机 加强扎间、相差或极间绝缘措施 过热 超载过多 电压波动(降压)太大 起制动过于频繁 制动器间隙太小 按规定吊载 调整电源电压 应适当减少起制动次数 重新调整制动器间隙 2 减 速 器 齿轮传动噪声太大 缺油、润滑不良 齿轮齿面有磕碰伤痕,齿轮加工精度低,齿轮副装配精度低 齿轮、轴承等磨损严重 齿轮箱内清洁度差 加足润滑油 修整齿面磕碰伤痕,提高齿轮精度 更换齿轮、轴承 清洗、换油 起升减速器箱体碎裂 多因起升限位器失灵,吊钩滑轮外壳直径撞击卷筒外壳,造成吊钩偏摆打裂箱体( CD 型葫芦尤为突出) 及时更换减速器箱体,更换或修理起升限位器,尽量使限位器少动作 3 制 动 器 制动失灵 电动机轴断裂 锥形制动环装配不当,出现磨损台阶制动失效 更换电动机轴 更换制动环,并正确装配 重物下滑或运行时明显刹不住车 制动间隙太大 制动环磨损严重,并超过了规定值而未更换 电动机轴或齿轮轴轴端紧固螺钉松动( CD 型葫芦常见) 调整制动间隙 更换制动环 将电动机卸下,拧紧松动的紧固螺钉 制动时发出尖叫声 制动轮与制动环间有相对摩擦,接触不良 重新调整制动器或车削一下制动环,使锥度相符(指锥形制动器而言) 序号 项目 常见故障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4 卷筒装置 导绳器破裂 斜吊 按操作规程操作 外壳带电 轨道未接地或地线失效 加装或接通接地线 5 钢 丝 切断 因起升限位器失灵被拉断; 超载过大; 已达到报废标准仍继续使用。 修理或更换限位器; 按规定吊载; 更换钢丝 绳 17 绳 变形 无导绳器,缠绕乱绳时,钢丝绳进入卷筒端部缝隙中被挤压变形; 斜吊造成乱绳而变形; 应安装导绳器; 按操作规程操作 磨损 斜吊造成钢丝绳与卷筒外壳之间的磨损; 钢丝绳选用不当,直径太大与绳槽不符。 不要斜吊; 合理选择钢丝绳 空中打花 在地面缠绕钢丝绳时,未能将钢丝绳放松伸直。 让钢丝绳在放松状态下重新缠绕在卷筒上 6 手电门(按钮开关) 按钮动作失灵,按下时不能复位 按钮弹簧疲劳破坏 灰尘污物过多 悬挂电缆断线或接线松落 更换弹簧 保持清洁 更换电缆或重接线 动作与按钮标志不符 电源相序接错 把三根导线中未接地的二根对调 触电 采用铁壳手电门 非低压手电门 采用硬塑外壳手电门 采用低压 (36V 或 42V)手电门 7 交流接触器 线圈断裂 疲劳破坏 更换接触器 触点粘连 未能清除磁铁接触面上的防锈油或凡士林,特别在冬天低温下更易造成触点粘连 清除磁铁接触面上的防锈油或凡士林 触点烧毁 触点接触面质量太差 选择接触面质量好的接触器 8 起升限位器 负荷升至极限位置时不能限位 电源相序 接错,接线不牢; 限位杆的停止挡块松动 重新接线,修整 紧固停止挡块于需要的位置上 9 葫 芦 运 行 小 车 车轮打滑 工字钢等轨道面或车轮踏面上有油、水等污物 清除轨道面或车轮踏面上的污物 车轮悬空 工字钢等支承车轮的翼缘面不规整; 运行小车制造装配精度差,三条腿现象严重 进行火焰修整 按制造装配精度要求进行检查并修整 轮缘爬轨 轨道端部止挡(阻进器)或缓冲器不对称; 运行小车主被动侧重量不平衡,造成被动侧车轮翘起而爬轨 重新调整(或修整)止挡或缓冲 器为对称结构; 在被动侧加配重 18 六 ) 起重机修理后试运转 起重机修理后的检查 根据 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在起重机修理后,对起重机修理情况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 ①起重机金属结构增加部位的拼装焊接及组装。 ②现场组装部件的安装质量。 ③现场组装的小车运行机构和大车运行机构的修理安装质量。 ④安全装置的安装质量及动作情况。 起重机的试验 、在确认起重机修理安装无误且符合要求,进行上述修理安装后的检查都合格后,进行起重机的试验(试运转)。 、起重机的 试运转,应符合 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十一章“起重机的试运转”的规定和国家现行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起重机的试运转应包括试运转前的检查、空负荷试运转、静负荷试验和动负荷试运转。 在上一步骤未合格之前,不得进行下一步骤的试运转。 、起重机试运转前,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①电气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和信号系统等安装应符合要求,其动作应灵敏和准确; ②钢丝绳端的固定及其在吊钩、取物装置、滑轮组和卷筒上的缠绕应正确、可靠; ③各润滑点和减速器所加的油、脂的性能、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④转动各运动机构的制动轮,均应使转动系统中最后一根轴(车轮轴、卷筒轴、立柱方轴、加料杆等)旋转一周不应有阻滞现象。 、起重机的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9 ①操纵机构的操作方向应与起重机的各机构运转方向相符; ②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其运转应正常,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应卡轨;各制动器能准确及时的动作,各限位开关及安全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 ③当吊钩下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圈数不应少于 2 圈(固定圈除外); ④用电缆导电 时,放缆和收缆的速度应与相应的机构速度相协调,并应能满足工作极限位置的要求; ⑤上述各项试验均应不少于 5 次,且动作应准确无误; 、起重机的静负荷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起重机应停在厂房柱子处; ②有多个起升机构的起重机,应先对各起升机构分别进行静负荷试验;对有要求的,再作起升机构联合起吊的静负荷试验;其起升重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③静负荷试验应按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 a、先开动起升机构,进行空负荷升降操作,并使小车在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此项空载试运转不应少于 3 次,应无异常现象; b、将小车停在桥 式起重机的跨中,逐渐的加负荷作起升试运转,直到加到额定负荷后,使小车在桥架行程上往返运行数次,各部分应无异常现象,卸去负荷后桥架结构应无异常现象; c、将小车停在桥式起重机的跨中,无冲击地起升额定起重量的 倍的负荷,在离地面高度为 100200mm 处,悬吊停留时间应不少于 10min,并应无失稳现象。 然后卸去负荷将小车开到跨端,检查起重机桥架金属结构,且应无裂纹、焊缝开裂、油漆脱落及其它影响安全的损坏或松动等缺陷; d、上述第 c 项试验不得超过 3 次,第三次应无永久变形。 测量主梁的实际上拱度,通用桥式起重 机上拱度应大于 ; e、检查起重机的静刚度时,应将小车开至桥架跨中处,起升额定起重机的负荷离地面 20 200mm,待起重机及负荷静止后,测出其上拱值;此值与第 4 项结果之差即为起重机的静刚度。 起重机的静刚度允许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起重机的动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各机构的动负荷试运转应分别进行。 当有联合动作试运转要求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②各机构的动负荷试运转应在全行程上进行、起重量应为额定起重量的 倍;累计起动及运行时间,对电动的起重机不应少于 1h;各机构的动 作应灵敏、平稳、可靠,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和限位开关的动作应准确、可靠; ③有安全过载保护装置的起重机,经动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安全过载保。单梁起重机修理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7.试编写 — 段程序,将累加器 A 中的负数转换为其补码。 答: MOV R0,A ANL A,80H JNZ LP MOV A,R0 LP: MOV A,R0 CPL A INC A 318.试编写 — 段程序,将 R3R2 中的双字节负数转换成补码。 答: MOV A,R3 ANL A,80H JNZ LP LP : MOV A,R3 CPL A INC A MOV R3,A MOV A
RET 2( SP) =23H,( PC) =3412H 参看书上 80 页 2( SP) =27H,( 26H) =48H,( 27H) =23H,( PC) =3456H 参看书上 79 页 2不能。 ACALL 是短转指令,可调用的地址范围是 2KB。 在看这个题的时候同时看一下 AJMP 指令。 同时考虑调用指令 ACALL 和 LCALL 指令和 RET 指令的关系。 2 编程
( D) ( A)( 20H) =00H ( B) SP=00H ( C) SBUF=00H ( D) TH0=00H 三、简答分析题( 30 分,每小题 10 分) 简述 89C51 定时器的四种工作模式的特点,如何选择和设定。 答: 89C51 定时器的四种工作模式有,模式 1,模式 2,模式 3。 模式 0 时:选择定时器的高 8 位和低 5 位组成 13 位定时器 /计数器。 TL 低
的安全进行全面控制,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前期安全教育及安全操作培训,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各项操作编制专项安全措施并遵照执行,消灭一切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确保达到工程的安全目标。 (2)在施工层下方架设防护网,防护网按规范要求搭设,在离地面 3m 以上高处,每 10 层左右挑出 6m 水平安全网。 (3)在工程主入口处,搭设防护通道,上铺密集跳板 和防护网,严禁各种杂物、碎块落下。
图 6 所示。 找平层养护 找平层抹完后应养护,待强 度上升后,方可做防水层。 基层清理 首先对地下室阴阳角等细部 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抹灰处理。 基层清理时必须将突出基层表面 图 6 的异物、砂浆疙瘩等铲除,并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最好用高压空气 进行清理。 阴阳角等处更应仔细清理,若有油污、铁锈等,应以砂纸、 钢丝刷、溶剂等予以清除干净。 若基层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用掺加 108 胶
8 模板施工方案 2020 年 3 月 30日 项目技术组 9 混凝土施工方案 2020 年 3 月 20日 项目技术组 10 脚手架施工方案 2020 年 4 月 15日 项目技术组 11 雨季施工方案 2020 年 5 月 15日 项目技术组 12 预制楼板吊装方案 2020年 10 月 15日 项目技术组 第第第 11 88 页页页 共共共 44 77 页页页 13 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