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到每个 精品课程建设,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 明确观念,统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构建体系,通过构建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资源体系、方法体系、管理评价体系,形成相对清晰的设计思路。 : 以我校行政领导、科组长、备课组长 为骨干队伍, 组建 我组 精品课程研究队伍。 以领衔研究的骨干教师所在 备课组 为 重点 , 实行全员参与。 : 对于 课题主持人和行政管理人员, 重点在开拓视 野,把握学科课程与教学的前沿动态,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以及 科组的 组织与管理能力。 对 于 骨干教师 和子课题 负责人,重点在学科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能力的深化,教育科研水平的 6 提高和校本教研的组织与管理的研讨。 对 于 全体教师,重点在学科课程教学与研究以及教育科研的普及,同时发现好苗子,推广好经验。 特别要加强前两个层面的培训,提高培训的档次,因为没有精品的培训,就没有精品的课程。 : 依托信息网络的技术平台和教研网络的工作平台,具体开发和建设两大项目:课程资源库,教学方法群。 要建立 “ 中山华附 初中数学网页 ” ,设立精品课程的链接;要将教学评价、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学竞赛等常规教研工作有机地整合进来,建立新的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研机制。 : 为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必须一边开发建设,一边运用反思,在运用中反思培训和设计的缺失和偏差,及时补救、调整,从而保证操作的成效。 成果呈现形式 ; 论文 、研究报告、案例及其他。 七 . 预期成果 阶 段 性 成 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 9——20 12 精品课程资源库 课件、学案、试卷 陈春 涛 2 20 9——20 12 精品课程方法群 论文 周斌 2 20 1 ——20 10 精品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专著。 包括理论观念、管理制度与典型个案等 论文、 专著 邓江玲 3 20 8——20 10 中山华附初中数学网页 网站 吴光凯 7 八 .附 试点期 ( — )各 备课组、子课题组 设计实施方案 1.《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精品课程建设 负责人:邓江玲 ( 一 )课程内容 5. 1 相交线 5. 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 3 平行线的性质 5. 4 平移 (二)课程资源 (包括 文字资料、图片、课件、练习题等 ) 1.案例设计 2.学案 (分两个层次) 3.课件 4.单元检测题 (三)教学设计 ( 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步骤、资源运用、教学策略等 ) 教学理念: 1. 着眼 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着眼 于学生的思维 发展, 着眼 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2. 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教师获得成功。 3.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让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 (分 平行班和奥数 实验班 两个 层次) 1. 结合具体情景,理 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掌握“过一点有且仅 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 的基本事实,会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掌握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2. 理解平行 线的概念,平行公理及其推论,会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按照要求做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利用平移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 8 生活中的应用。 4. 了解命题的 概念,能初步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能根据语句画出图形,能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说理和简单推理,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5. 能应用本章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 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几何书写能力作为主要的能力目标,力争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形成比较规范的几何书写。 教学重点 : 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和 性质。 教学难点 : 让学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