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培训课件第一部分质量管理发展过程-质量检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而 不能事先预防 废品的发生 , 人们称它为‘ 死后验尸 ‛ ;  二是由于 检验人员本身的差错 , 即使全数检验也可能漏检或错检;  三是产品至关重要的 破坏性试验不可能全数进行。 如炮弹爆炸试验 , 汽车碰撞试验验 , 灯泡的寿命试验 , 输油管线承受极限耐压试验等。 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 因此单靠检验是不能防止产生废品的。 那么如何控制废品的产生呢 ? 统计质量控制 (SQC) ( 20世纪 4060年代)  20世纪 20年代 ,英国数学家费歇 ()结合农业试验提出了方差分析和 试验设计理论 ,为近代数理统计理论奠定了基础 .  192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的休哈特 (W. A. Shewhart)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提出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 ‚ 6σ ”方法,即后来发展的质量控制图和预防缺陷的概念。  与此同时,同属贝尔研究所的道奇 (H. E. Dodge)和罗米格 (H. G. 1omig)联合提出了在破坏性检验情况下采用的 ‚ 抽样检验表 ‛。  休哈特、道奇、罗米格都是最早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质量管理的先驱。 但是由于三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