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诊制度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症、术前准备、手术方案、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必要的药品器械和设备的准备、伤病员家属及单位工作、知情 同意等,制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麻醉方案、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抗菌药物应用方案、术后观察注意事项及护理要求等,确定手术者和助手。 经治医师在术前讨论会上,应首先就上述内容简明扼要地提出初步意见,然后逐一讨论研究,参加术前讨论人员,应认真检查伤病员,详细分析病情及辅诊资料,提出对手术方案的看法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对策。 主持者应根据讨论结果,积极做好思想、组织技术、物资等准备工作,决定手术人选,如重大手术,按照规定填写重大手术申请单报医务科审察批准。 非急诊的大、中级手术的术前讨论应在手术 前一天完成,会议经过由主治医师记录并整理,经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审签后列入病案和记录本内。 术后小结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对重大手术应根据手术的情况,尽早地完成术后小结,小结应较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技术水平,必要时,术后小结可邀请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九、查对制度 (一)临床科室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 13 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执行医嘱时要认真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 、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二)手术室 接病人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 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器械数目,手术后再作清点、查对,如数目不符合,要彻底找清原因。 (三)药房 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过期失效;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四)血库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名”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在报告单上注明“已重做”字样)。 发 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五)检验科 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发报告时,查对目的、结果。 (六)放射科、 CT 室 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诊断时,查对科别、 病房、姓名、性别、年龄、片号。 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查对检查内容。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 14 (七)理疗及针炙科 各科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高频治疗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 针刺治疗前,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查针数量和有无断针。 (八)供应室 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九)特殊检查室(心电图、 B超、内窥镜、 胎监等) 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部位。 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其他特殊检查科室根据上述要求精神,作对查对工作。 十、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医师值班与交接班 各科每天均须设有一线和二线值班医师。 未取得执业注册(包括变更)的医师不得独立值班,须由上级医师带班。 一线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本科室,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 二线值班医师一般要求由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的主治医师担任,值班时间不得离开医院。 值班医师在交接班 时间,当面与各级医师交接各项医疗工作,并应巡视病室,了解各病员情况,危重病员应做好床前交接。 各科室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簿,并做好交班工作。 一线值班医师对危重病员应作好病情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并扼要记入值班日志。 一线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临时情况的处理,对急诊入院病员及时检查填写病因,给予必要的医疗处置。 并应将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情况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一线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或抢救时,必须立即请二线值班医师指导处理。 一线值班医师应留于本科室内值 班,如遇他科请会诊等特殊情况须离开时,应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 护理人员报告病人病情变化时,应立即前往视诊。 值班医师一般不脱离日常工作,如因抢救病员未得休息时,应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补休。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 15 每日晨会,一线值班医师必须向经治医师交清危重病员情况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二)护士值班与交接班 凡值班护士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并注册,凡未取得护士执业注册证的不得单独值班,须由注册护士带班。 病房护士实行一周倒班一次轮流值班。 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护士长安排,对病员进行护理工作。 交班前,护士长应检查医 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员记录,重点巡视危重病员和新病员,并安排护理工作。 病房应建立日夜交班簿和医院用品损坏、遗失簿。 交班人必须将病员总数、出入院、死亡、转科、手术和病危人数;新病员的诊断、病情、治疗、护理、主要医嘱和执行情况;送留各种检验标本数目;常用毒剧药品、急救药品和其他医疗器械与用品是否损坏或遗失等情况,记入交班簿,向接班人交待清楚后再下班。 晨间交接班时,由夜班护士重点报告危重病员和新病员病情诊断以及与护理有关的事项。 早晚交班时,日夜班护士应详细阅读交班簿,了解病员动态,然后由护士长或主 管护士陪同日夜班重点巡视病员作床前交班,交班者应给下一班作好必需用品的准备,以减少接班人的忙乱。 (三)非临床科室的交接班 非临床科室(包括: B 超、检验、影像、药房)每天均须设有值班人员,负责非办公时间及假日的业务工作。 值班人员须由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担任,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应由具有资格的人员带班。 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本科室,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 值班人员应在交接班时间,与科内人员当面交接各项工作,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如遇疑难病例或不能及时发出检查报告的,应向病人或开单医师说明情况, 妥善处理,并于交接班时向科室负责人汇报。 如遇有须紧急处理的情况,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或医院总值汇报情况,紧急处理。 十一、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做好输血前检查 受血者必须作输血前十项检查:血型、 Hb、 HCT、血小板、 ALT、 HBsAg、 AntiHBs、 AntiHCV、AntiHIV、梅毒。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 16 提倡成份输血 根据病人的病情选用适当的血液成份制品和血浆蛋白制品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 ,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成份输血率必须≥ 85%。 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 8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 800 毫升至 16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 核准后签发。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 16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执行用血超量审批程序 ( 1) Hb100g/L、 HCT30%,不予输血,低于这些标准,可考虑成份输血,以红细胞悬液+晶体液或血浆代用品。 ( 2)急性失血量 600 毫升以内不予输血;申请输血量 600 毫升 1200 毫升,由科副主任签字;输血量 1200 毫升 2020 毫升,由科主任签字; 2020 毫升,经科主任批准,需经血库医 师会诊,上报医务科(急诊用血除外)。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或总值班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危重抢救患者紧急情况下需要用血 ,上班时间内报医部处审批,上班时间外报总值班,必须由当班医生及医务科或总值班签名,医务科及总值班备案。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 取血与 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 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 17 1严格输血管理 ( 1)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立即通知血库,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血库保存。 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备案。 ( 2)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将血袋送回血库,保存 24 小时,以备需要时查对。 1如果输血出现反应 ,应由临床主管医师填报输血反应报告表向血库说明情况,并与血库(检验科)一并查明原因。 14.血库工作人员必须保证入库、出库血量、库存血量帐目清楚,认真保管,非经院领导、财务科批准,不得私自销毁。 1建立科主任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 科主任应将这项工作纳入医师业务考核内容。 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科的用血质量进行检查,并将这项工作纳入科主任管理工作的考核内容。 十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业务的概念: 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 (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 成果 ),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业务。 (二)新技术、新业务的分级: 对开展的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院级。 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新业务。 (三)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的必备条件: 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拟开展的新技术、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