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道桥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加 载。 每级加载 从预压砂袋布置完成后, 到 开始预压的稳定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 中间每级加载完成后,对支架进行一次观测 ; 最后一级加载完成后要进行 24 小跟踪观测, 连续观测 至 7 天以上且 最 后 3 天沉降量累计小于3mm 为止。 每次观测都要根据观测记录计算支架在两次观测时间之间的沉降情况。 预压持载时间 可 根据支架 形变 观测情况确定,若沉降量或支架形变没有趋于平缓,则适当延长预压时间。 卸载顺序及时间:支架形变及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 (连续 三 天沉降量小于 3mm)即可卸载。 将加载的 荷载 按 梁体自重的 110%→ 75%→ 50%→ 10%→ 0 逐级 卸载 , 卸载 应 遵循 分层、 对称 、均衡、同步 的原则。 每级卸载的顺序应按照先中跨后两侧边跨 , 每 跨内 从墩顶处向 中间 进行, 同时 横桥向也应左右对称卸载。 每级卸载完成都要对支架进行观测,计算支架的弹性变形情况。 观测成果的整理: 对 预压完成后的支架变形观测成果进行整理,计算出支架 系统 在每级加卸载后的弹性形变及非弹性形变,作为设置施工预拱度的依据。 8 施工预拱度 (一 ) 预拱度计算值 支架预压前, 初步拟订箱梁的施工预拱度 ,具体构成如下: δ=δ1+ δ2+ δ3+ δ4+ δ5. δ1为 箱梁结构自重及 1/2 汽车荷载产生的 竖向 挠度,取 20mm; 10 δ2为 支架 体系 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 ; δ3支架 体系 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 ; δ4为 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 非 弹性沉陷 ; δ5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综合以上因素, 初步 拟订 每跨 施工预拱度值 , 预压前可根据计算值设置预拱度,预压后再根据预压结果重新调整底模板标高。 (二 ) 预压后预拱度 值 在支架按 梁体自重的 110%预压后,因 为 各种非弹性变形 δ非弹性沉陷 δ4 已经消除,因此仅考虑 δ δ δ5三种变形。 即, 预拱度: δ=δ1+δ2+δ5 其中: δ1+δ5 取 20mm; 弹性 压缩 变形 δ2=沉降量 — 塑性变形 , 沉降量 =预压前高程H1— 预压后高程 H2, 塑性变形 =预压前高程 H1— 卸载后高程 H3. (二 ) 预拱度设置 在设计标高的基础上,每个墩顶位置箱梁的预提高度为 δ2,每跨跨中的预提高度为δ;其余位置的预提高度均以每跨墩顶的预提高值为最小值,跨中预提高 值 为最大值 ,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 二次 抛物线方程为: 其中: y— 目标点预拱值; δ— 跨中预拱度最高值 ; L— 跨径 ; x— 目标点到左支点 距离 ( 以左 支点为坐标原点 )。 如下图 81: 图 81 预拱度设置 根据支架预压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最终确定各点预拱度并计算出 箱梁 模 板 各 顶面高程。 然后 对箱梁 模标高进行修正、调整,检查无误后,开始进行 下一步作业。 oyχδ2LδL/2 11 9 组织机构、材料设备、劳动力的安排 组织机构 在 互通匝道桥 现浇 箱梁施工阶段, 现场 施工总负责人由 李安彬 ( 生产 副经理)担任 ,设一名技术主管(由工区主管担任),施工技术(质检)员一名,安全员一名。 作业队分四个作业班组:吊装施工班组、现浇支架施工班组、钢筋模板施工班组、混凝土施工班组。 吊装施工班组负责箱梁支架、模板等的转运、安装、拆除,以及现场施工所需物资的转运工作;现浇支架施工班组负责现浇箱梁支架的安装、拆除及支架预压等工作;钢筋模板支架模板施工班组负 责钢筋的下料、加工和绑扎,模板安装、调模等工作;混凝土施工班组负责 混凝土的浇筑, 泵管的安装、拆卸和清洗等工作。 施工组织结构设置如图 91。 劳动力安排 箱梁施工劳动力安排如下表 91: 表 91 劳动力安排 序号 工种 人数(人) 作业内容 备注 1 吊装工 15 施工物资的 转运、吊装 含运输车司机 2 钢筋工 30 钢筋的加工与绑扎 表 91 序号 工种 人数(人) 作业内容 备注 3 模板工 10 模板安装、拆除,调模 4 电焊工 10 支架、钢筋的焊接 5 木工 10 木模制作、辅助模板工 6 机械操作工 8 施工机械的操作 含机械维修工 7 混凝土工 15 混凝土浇筑养护 8 普工 20 辅助其他工种人员施工 9 电工 2 电路系统安装、拆卸、检查等 12 合计 120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我项目部安排了优良的施工设备,见下表 92。 表 92 主要机具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全站仪 TCR1201+ 台 1 2 水准仪 NA2 台 1 3 切断机 — 台 2 技 术 部 安全部 生产部 物机部 实验室 测量组 质检部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生产副经理 吊装施工班组 现浇支架施工班组 钢筋模板施工班组 混 凝土施工班组 1A 工区工区长 图 91 施工组织机构 13 10 质量保证计划 建立质量管理机构 现浇 箱梁施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和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工程技术、质检、试验、测量监控四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 系 (见图101) ,严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同时为质检、试验、测量体系配备职业道德良好、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和技术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工程质量。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质量检查工作。 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作业班组实行上、下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并对主要项目、关键工序实行跟踪检查,做到预防为主,把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 弯曲机 — 台 2 5 电焊 机 BX3— 500— 2 台 5 6 插入式振动器 ZN— 50 台 10 7 插入式振动器 ZN— 30 台 10 8 平板车 10t 辆 1 9 混凝土拌合站 50 型 座 1 10 混凝土输送泵 HB60D 台 1 11 混凝土 输送灌车 8m3 辆 4 12 汽车吊 25t 辆 1 14 各作业队班组技术员施工技术员试验工程师质检工程师技术组测量组质检员试验室质检部技术部物机部生产部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理 图 101 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 机构的运行 : (1) 实行技术交底制度 , 对施工中的各个技术要点、施工程序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由总工程师和部门各专业工程师负责传达贯彻,并在工地例会时对工程各方面的要求进行阐述,做到开工前人人心中有数。 (2) 加强检测、试验工作,配备齐全完整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试验设备。 (3) 对整个工程全过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检测,严格控制质量。 作业队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道工序进行自控自检,并在质检工程师的指导下,再进行全检,自始自终作出完整的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直至验收合格。 (4) 原材料进场前除必须有产品质量保证书 , 还 需进行抽样试验,各种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施工规范要求和质量检验标准。 (5) 实行质量检验否决办法,各道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必须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不合格的坚决“推倒重来”。 15 (6) 制定技术资料管理办法,严格按项目部的要求进行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质量保证措施 支架作业 (一 ) 支架安装 (1) 所有构件都 应按设计及 支架 有关规定设置。 (2) 基础施工应满足要求,消除支 架范围内的杂物,平整场地,做好排水处理。 (3) 所有构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4) 可调构件、螺纹部分完好,无滑丝现象,无严重锈蚀,焊缝无脱开现象。 (5) 不允许立杆有浮地松动现象。 (6) 整架垂直度应小于 L/500,但最大不超过 100mm。 (7) 对于直线布置的 支架 ,其纵向直线度应小于 L/200。 (8) 横杆的水平度,即横杆两端的高度偏差应小于 L/400。 (9) 所有碗扣接头必须锁紧。 (二 ) 支架拆除 (1) 拆除前应对 支架 作一次全面检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设立拆除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 拆除顺序 自上而下 逐层拆除,不容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 (三 ) 支架预压 (1) 预压前要仔细检查底模下的 支垫情况,保证底模的均匀受力。 (2) 加载时 砂袋的称量要准确,设专人控制、指挥加载的数量和部位 ,保证预压荷载与实际相吻合,避免 出现局部超载预压。 (3) 卸载时要注意分层 、对称 卸载 , 不得出现局部集中卸载情况,以免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4) 加载 、卸载 过程中设专人对支架、地基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 (如:较明显沉降,支架明显变形 )时要立即停止 作业 并及时通知相关技术人员,调查原因并采取相应 16 的措施后可方继续 作业。 (5) 加载前测量员要 向 参加施工人员指明各测量标志的位置,加载过程中注意保护不得碰动, 若 碰动要及时通知测量员。 (6) 测量资料要及时和准确,保证观测记录的可靠性,为设置预拱度提供可靠数据。 模板 作业 (一 ) 模板加工制作 模板 全部采用 厚的竹胶板 ,现场加工 制作。 加工制作应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加工的模板 应 板面平整,板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光洁,线条流畅,轮廓分明 ,模板 在使用期间的变形 应 不影响混凝土外型尽寸及平整度。 (二 ) 模板安装 (1) 应仔细检查模板表面是 否干净 ,以保证箱梁脱模和混凝土外观质量。 (2) 模板的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对安装到位的模板 应 固定牢靠,避免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模板移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