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中级知识统计过程控制spc(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常见的异常情况与模式有如下八种: A区以外; 9点落在中心线的同侧; 6点递增或递减; 14点中相邻点上下交替; 3点中有 2点落在中心线同侧的 B区以外; 5点中有 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 C区以外; 15点在 C区中心线上下; 8点在中心线两侧而无一点在C区。 四、局部问题对策与系统改进 ( 1)局部问题 —— 处理由异常原因造成的质量波动通常由过程人员负责处理 ( 2)系统改进 —— 解决由偶然原因造成的质量波动需由高一级管理人员决策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第四节 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 一、过程能力(工序能力) 是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 , 用于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 过程能力决定于质量因素:人 、 机 、 料 、法 、 环 , 而与公差无关。 通常用 6σ表示过程能力。 二、过程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 ( 一 ) 双侧公差的过程能力指数 6TT6TCp Lu(二)单侧公差的过程能力指数 上单侧: 3TCp UU  UT3TCp LL  LT(三)有偏移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  Cpk=min(Cpu, Cpl) T22/TK( 0K1)      6 TK1CpK1Cp K其中: ε—— μ与公差中心 M偏移量 T—— 公差带宽 T=TU— TL 则: K: μ 对 M的偏移度, ε=|M μ|  (四) Cp和 Cpk的比较与说明 Cp—— 反映过程加工的一致性,即“质量能力” Cpk—— 反映过程中心 μ与公差中心的偏移情况,是“质量能力”与“管理能力”综合的结果 将 Cp与 Cpk两数值联合使用,可对产品质量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 、 过程改进策略 国家标准 GB/T 409120xx《 常规控制图 》 给出过程改进策略图 包括: 1. 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2. 评价过程能力 四 、 过程性能指数 PP与 PPK PP—— 无偏移过程性能指数 PPU—— 无偏移上单侧过程性能指数 PPL—— 无偏移下单侧过程性能指数 PPK—— 有偏移过程性能指数 PPK=min( PPU, PPL)或 PPK=( 1K) PP 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