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现金量表及其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现金流量能否满足资本支出 、 存货投资支出和支付现金股利的需要 , 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自给率 ( 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 (资本支出+存货增量+股利 ) 为了克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应该取 3~ 5年的数据加和或平均,再代入公式来计算该指标。 该指标较低,则表明企业的资本支出、追加存货投资和支付现金股利所需的现金主要依靠外部融资。 当然,靠牺牲好的投资机会来维持现金自给率也是不足取的。 现金自给率可进一步分解为下面两个比率 : (1)支付现金股利比率 支付现金股利比率是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对现金股利的比率 , 其计算公式为 支付现金股利比率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现金股利 (2)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对资本性支出的比率 该指标的名称本身就是其计算公式。 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满足其资本性支出的能力越强。 如果该指标大于 1,说明企业的资本性支出完全可以由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来满足。 现金充分性比率 现金充分性比率是衡量企业是否有足够现金偿还债务 、 进行投资以及支付股利和利息的指标 , 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充分性比率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 债务偿还额+资本性支出额+支付股利 、 利息额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现金充分性比率必须保持1以上,才能保障公式分母中各项支付的现金需要,如果小于 1,则会出现现金短缺局面。 (三 ) 现金投资能力分析指标 一个企业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资产,为了取得资产,必须有足够的现金。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盈利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是再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可以将投资于新增资产的现金与来自于经营活动的净现金进行比较分析。 现金再投资率 现金再投资率反映了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净流量用于资产更新或扩大资产规模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再投资率=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股利 )/(长期资产+营运资本 ) 式中 ,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长期资产系指其原值。 现金再投资比率反映企业通过自身的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来更新长期资产 、 扩充营运资本的能力 , 可以与长期资产折旧率 (摊销率 )比较分析 ,通常认为 , 该比率介于7% 到 11%是令人满意的。 若将公式中的长期资产取其净值,则现金再投资率的直观经济含义是,企业的有关资产中有多比例是由当期经营活动创造的净现金流量购置的。 资本获取率 资本获取率是指支付融资成本后的经营活动家净现金流量与投资净额的比值 , 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获取率=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利息 、 股息支出 )/投资净额 式中 , 利息 、 股息支出可以从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项目查到 , 投资净额即指购买固定资产 、 金融资产而产生现金净流出额。 一般说来 , 企业扩大规模不宜加大财务风险 , 因此该指标可以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比较。 现金投资能力分析指标也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 (四 )经营活动收益质量分析指标 一般说来 ,将企业通过营业活动获取的净现金流量与营业活动本身的规模 、 收益相比较 ,可以反映经营活动的收益质量。 反映经营活动收益质量的最常用的指标是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此外还有销售收入现金比率、主营业务现金比率 等等。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同净利润的比值 , 其计算公式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