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学人员初级复习题内容摘要:

创造型 9英国 ICT 总体战略将学生、教师、学 校以及社会力量调动起来,体现了 D 的思想。 A、全体教育 B、全面教育 C、素质教育 D、全纳性教育 9信息技术对阅读能力的新要求是 A A、电子化的阅读能力和快速阅读的能力 B、超文本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的能力 C、电子化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理解的能力 D、非线性的阅读能力和有感情阅读的能力 9以下哪种学习模式不属于接受学习。 C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直接教学 C、真实性任务学习 D、模仿学习 9操练与练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B A、自由 练习,集体练习,作业练习 B、有指导的练习,集体练习,独立练习 C、有指导的练习,合作练习,独立练习 D、自由练习,集体练习,测试练习 100、工业教育中微米的操作之类的内容包括在 B 模拟之中。 A、实物 B、物理 C、情境 D、程序 10形成价值观念247。 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个性化等层次的目标属于 A 领域。 A、情感 B、认知 C、生理 D、动作技能 10格罗斯曼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 C。 A、本体性只是;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B、内容知识 ;教学法知识;实践的知识 C、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情景知识;自我的知识 D、广泛的普通教育;所要任教的学科内容;教育文献;反省的实践经验 10 D 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 A、校长 B、学生 C、后勤人员 D、教师 10 10程序教学适合 D。 A、问题解决 B、创造性思维 C、批判性思维 D、简单知识和技能 10 D 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历史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 用以及社会互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A、华生 B、布鲁诺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10 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观论坛将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正和方式成为 C A、 信息化学习 B多媒体化学习 C数字化学习 D 素质教育 10 A 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学习者通过核查,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 自我调控 B自我监察 C自我管理 D 自我评价 10 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过去经验和现在学习的整合;学科与学科知识间的整合; B ;个人和社会的整合。 A. 内容和知识的整合 B. 内容和技巧的整合 C. 知识和技巧的整合 D. 价值和内容的整合 10 A 是阅读理解的前提,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使学生可轻松地扫除阅读中地生词障碍。 A. 字面理解 B. 评断理解 C. 表面理解 D. 深层理解 1 在美国地“社区”案例中,“使用绘图软件制作家庭成员图片”的活动是 NETS 绩效的 指标。 D A. 使用各种媒体和技术资源进行指导下的学习 活动 B. 使用与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准确而恰当的术语进行关于技术的交流 C. 使用与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多媒体资源支持学习 D. 使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熟练使用计算机、录像机、录音机和其他技术设备 11 下面的 A 不属于科学课程 A. 历史 B. 化学 C. 物理 D. 生物 11 火山的形成全过程甚至是上万年的地质事件,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来实现教学目的,这种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 C 方法。 A. 模拟人眼不可感知的地理事物 B. 模拟对占据空间广的地理事物 C. 模拟发生过程时间跨度大的地理事物 D. 模拟微观地理 事物 11 幻灯片制作时, A 是错误的做法。 A. 动画要多,声音要多,文字要多 B. 色彩搭配适宜 C. 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 11 D. 注意画面的美观,各帧风格统一 11 自我调节学习的内在过程可以被简化成 D 四个环节 A. 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 B. 自我评价、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 C. 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D. 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 11 在英国高级数学阶段的教学大纲中,信息技术可以通过 C 方法开展数和代 数的教学 A. 学生能使用软件来考察图形性质的转化和它们的效果 B. 直接将信息技术与所学内容结合 C. 学生使用电子表格构建公式,对情境模型化 D. 学生能使用数据库或者电子表格提交他们的发现和展示数据 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多个层面,下面的 A 不是国家层面所需做的工作 A. 组织教师培训,延请专业研究队伍进行教学实践与科研工作指导 B. 规划信息技术与国家课程内容标准的可能的整合点 C. 建立全国性的教育信息数据中心 D. 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标准 11 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 C 等步骤 A. 设 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B.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学者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多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C.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学者教学形式、学习活动、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D.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学者教学形式、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11 fogarty 提出三类十种课程整合的分类模式,其中第一类为单一学科整合,包括 D A. 次序并列式、共有式、张网式 B. 张网式、串联式、整合式 C. 沉浸、网络式、分立式 D. 分立式、联立式,窝巢 式 11 PowerPoint 用于书写本帧幻灯片的说明内容的是 D A. 幻灯片视图 B. 工作区 C. 大纲视图区 D. 备注页区 1 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1999)建议教师将 A 知识点与英语学科的教学知识点整合 A、 “从大量来源中收集信息” B、 几何画板 C、 图形制作 D、 图形修改 12 按网上调查采用的技术,网上调查可以分为 C . A. 电子邮件法, push 法,随机 IP 法和 BBS 法 12 B、 站点法,聊天室法,随机 IP 法和视频会议法 C、 站点法,电子邮件法,随机 IP 法和视 频会议法 D、 站点法,电子邮件法, BBS 法和视频会议法 12 1996 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推广 D 软件,以此软件为教学平台,开始组织“ CAI 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从而开始了课程整合的试验。 A. FrontPage B. AuthorWare C. 公共编辑 D. 几何画板 12 PowerPoint 用于书写本帧幻灯片的说明内容的是 D A. 幻灯片视图 B. 工作区 C. 大纲试图区 D. 备注页区 12 下面的 D 不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方法。 A. 创设历史情境 B. 提供 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C. 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D. 模拟占据空间广的事物 12 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传感器觉察和比较各种声音,来讲授 C A. 热现象 B. 光的传播 C.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D. 简单电路 12 在英语语言知识与信息技术链接表中,可以通过 B 整合的方式来学习词汇。 A. 学生跟随录音带学习 B. 学生在多媒体阅读材料中学习新单词 C. 学生在信息技术创设的具体情境中运用相应的句型 D. 学生借助相应的光盘资料学习 12 学生的思维是否严密而有序,是否具有创造性,都体现在 B 的过程中。 A. 学习知识 B. 问题解决 C. 解答试题 D. 抽象思维 12 在研究性学习教学流程的第一个环节确定主体中,信息技术的可能的整合方式是 B。 A. 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处理信息 B.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C.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交流 D. 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结果 12 A 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A. 显形课程 13 B. 隐形课程 C. 分科课程 D. 拓展型课程 1 D 设置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对游戏中的问题解决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能力。 A. 操练型游戏 B. 练习型游戏 C. 交互式模 拟游戏 D. 问题解决游戏 13 __ A_模式最早是在二十世纪 50 年代中期由国外医学教育模式发展出来的。 A、 基于问题学习 B、 接受学习 C、 资源型学习 D、 个别化学习 13“清华之家”是一个 A 型的网站。 A、 试题资讯 B、 综合类 C、 特色类 D、 写作教学及写作阅读素材类 13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 _B构成。 A、 标题和导航文字图 B、 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C、 题头图和备注 D、 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13软件的“有线性的横向导航”与信息组织结构 __ C__相对应。 A、 知识点之间兼有并列、递进 B、 知识点之间逐层递进深入 C、 知识点之间相互平行并列 D、 知识点之间 相互关联 13 __ D__是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A、 内容分析 B、 先前经验分析 C、 态度分析 D、 任务分析 13 在观摩教学行为时,一般分为以下环节:创设情景,联系旧知识,引出新主题;实验探索,意义建构; ___ A___和效果评价。 A. 应用与迁移 B. 应用与分析 C. 分析与迁移 D. 应用与反思 13 2020 年 10 月 25 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陈至立同志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 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 C信息技术 14 教育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A、 ”全国学习网工程 ” B、 ”2020 战略 ” C、 ”校校通工程 ” D、 ”人-机-路-网 ”工程 13 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 A。 A. 人本主义理论 B. 建构主义理论 C. 行为主义理论 D. 认知主义理论 13 保罗 .泽考斯基认为提出信息素养是由 ”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和 _ A”四个方面组成的。 A. 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B. 计算机编程 C. 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 D. 信息意识 1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___ A __和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A. 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B. 封闭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C. 封闭式的、以课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D. 开放式的、以软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14 __ D__受这样一种建构主义观点指导,即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受社会性相互作用影响的。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A. 资源型学习 B. 探究型学习 C. 研究型学习 D. 合作学习 14 为了充分发挥观 摩的效能,我们需要 B。 A. 制定观摩计划,创设情景,实验探索,意义建构 B. 制定观摩计划,预测教学行为,观摩教学行为,评价教学行为 C. 预测教学行为,实验探索,应用与迁移,评价教学行为 D. 制定观摩计划,创设情景,观摩教学行为,效果评价 14 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 __ A__三大领域。 A.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B. 了解、理解和应用 C. 生理、心理和情感 D. 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 14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