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手册第四章综合性事项内容摘要:
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但仍然具有部分使用价值; 无形资产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情况时,应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① 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并且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② 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并且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四) 鉴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事项的责任部门 公司本部单位负责鉴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事项的责任部门: 公司 信息总部:负责 鉴定 计算机软件 计提减值准备的有关事项。 公司 制造总部:负责 鉴定 专利权及非专利技术 计提减值准备的有关事项。 第四章 综合性事项 191 公司 财务会计总部资产管理部:负责 鉴定 土地使用权 计提减值准备 的有关事项。 其他 公司 负责鉴定有关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事项的责任部门由各单位自已确定。 (五) 无形资产可回收金额的确定 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指以下两项金额中的较大者: 无形资产的销售净价,即该无形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因出售该无形资产所发生的律师费和其他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预期从无形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年限结束时的处置中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六)减值损失的确认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 益。 (七)会计处理规定 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只有在处置时才能转回。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出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时 按实际取得的收入, 借: “银行存款 ”等 按 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借: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按 无形资产的帐面余额 , 贷:无形资产 —XX 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银行存款、应交税费 按差额,贷:营业外收入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或 借: 营业外支出 —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九、 商誉 减值 年末,对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一) 确认减值损失的原则 首先将商誉分摊到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后,对相应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若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第四章 综合性事项 192 (二) 减值测试的步骤 首先对不包括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再对包括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损失再进行分摊处理。 资产组,是指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 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资产组减值 = 资产组可收回金额 - 资产组账面价值 资产组账面价值,包括: ① 直接归属于资产组的资产账面价值。 ② 分摊至资产组的资产账面价值。 ( 1) 比较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包括分摊的总部资产和商誉)与可收回金额。 ( 2) 资产组减值损失的处理。 首先 , 抵减商誉的账面价值 ; 其次, 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 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最高者: ① 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可 确定的) ② 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可确定的) ③ 零 因上述原因而未能分摊的减值损失金额,按照相关资产组中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进行分摊。 (三) 会计处理规定 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记 “资产减值损失 ”科目,贷记 “商誉减值准备 ”科目。 十 、会计处理范例 [例 1] 甲公司 2020 年 6 月用现金 1, 000 元购买乙公司五年期公司债券 1,000 份,面值1 元,年息 5%, 年末付息。 甲公司以面值购买乙公司债劵,实际利率 =票面利率为 5%。 2020年 12 月乙公司产生严重经济困难。 预计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将于债券到期 后一次性偿还本息。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 P 为 元。 %)51()1 0 0 0550( P 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第四章 综合性事项 193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例 2] 某单位 2020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下表: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金额 估计损失 (%) 估计损失金额 过期 3 个月 50,000 0 0 过期 3 个月到 1 年 15,000 5 750 过期 1 年到 2 年 10,000 30 3,000 过期 2 年到 3 年 5,000 75 3,750 合计 80,000 7,500 如上表所示,该单位 2020 年 12 月 31 日 “ 坏账准备 ” 科目的账面金额为 7,500 元,需要根据前期 “ 坏账准备 ” 科目的账 面余额,计算本期应入账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予以入账。 假设调整前 “ 坏账准备 ” 科目的账面余额为贷方 6,500 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为7,5006,500=1,000 元。 调整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例 3] 甲公司期末库存车情况如下: 品种 数量 6 月以内 6 月 — 1 年 1— 2 年 单位实际成本(万元) A 120 100 20 20 B 450 300 100 50 15 甲公司已签定销售合同:销售 A 车 120 台,售价 30 万 元 ;销售 B 车 80 台,售价 20万 元。 每台车的销售费用为 1 万元。 甲公司的营销人员有足够材料证明 B 车的未来售价是20 万元。 计算期末库存车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A 车:由于销售价( 30 万 元 )大于存货成本( 20+1) 万元 ,并且库存数量在已签定的销售合同以内,故无需计提 减值 准备。 B 车:由于销售价( 20 万 元 )大于存货成本( 15+1) 万元 ,无需计提个别准备; 但要对销售合同以外的 370 台车计提一般准 备: 300150%+70155%=(万元) (先进先出) 所以本期末库存车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万元。 [例 4] G 公司 1999 年年末对其固定资产进行了逐项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第四章 综合性事项 19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算表 金额单位 :元 固定资产名称 原值 已提折旧 账面净值 可收回金额 差额 甲 100,000 20,000 80,000 90,000 10,000 乙 300,000 50,000 250,000 180,000 70,000 丙 500,000 100,000 400,000 300,000 100,000 合计 900,000 170,000 730,000 570,000 160,000 根据上述结果, G 公司年末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17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70,000 [例 5] 甲企业在 207 年 1 月 1 日以 1,600 万元的价格收购了乙企业 80%股权。 在购买日,乙企业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1,500 万元,没有负债和或有负债。 因此,甲企业在其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 ( 1)商誉 400 万元( 1600- 150080%); ( 2)乙企业可辨认净资产 1500 万元。 ( 3)少数股东权益 300 万元( 150020%)。 假定乙企业所有资产被认定为一个资产组,且该资产组包括商誉。 需要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乙企业 207 年末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350 万元。 减值测试过程: ( 1) 确定资产组(乙企业)在 207 年末的账面价值: ( 2)合并报表反映的账面价值= 1350+ 400= 1750 万元 ( 3)计算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价值=( 1600/80%1500) 20%= 100 万元 ( 4)资产组账面价值(包括完全 商誉)= 1750+ 100= 1850 万元 计算确定资产组(乙企业)在 207 年末的可收回金额为 1,000 万元。 比较资产组(乙企业)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确认减值损失 第四章 综合性事项 195 金额单位:万元 207 年末 商誉 可辨认净资产 合计 账面价值 400 1,350 1,750 末确认归属于少数 股东权益的商誉价值 100 —— 100 调整后账面价值 500 1,350 1,850 可收回金额 1,000 减值损失 850 公司应当首先将 850 万元减值损失,分摊到商誉减值损失,其中分摊到少数股东权益的为 100 万元,剩余的 750 万元应当在归属于母公司的商誉和乙企业可辨认资产之间进行分摊。 金额单位:万元 207 年末 商誉 可辨 认净资产 合计 账面价值 400 1,350 1,750 确认减值损失 ( 400) ( 350) ( 750) 确认减值损失后 的账面价值 —— 1,000 1,000 商誉减值的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 商誉减值损失 4,000,000 贷:商誉减值准备 4,000,000 归属于乙企业可辨认资产的 350 万元减值 损失还需要作进一步分摊 : 假定乙企业207 年末可辨认资产包括两项:一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1000 万元;一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 350 万元。 350 万元减值损失应当在上述两项资产之间进行分摊: 固定资产应分摊的减值损失: 3501000/1350= 259 万元 无形资产应分摊的减值损失: 350350/1350= 91 万元 会计 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2,590,000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910,000 第四章 综合性事项 196 贷:固定资产 减值准备 2,59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910,000 [例 6] 2020 年末 A 公司在对外购专利权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时,发现市场上已存在类似专利技术所生产的产品,从而对甲企业产品的销售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当时,该专利权的摊余价值为 2500 万元,剩余摊销年限为 5 年。 按 2020 年末的技术市场的行情,如果甲企业将该专利权予以出售,则在扣除发生的律师费和其他相关税费后,可以获得 2020 万元。 但是,如果甲企业打算持续 利用该专利权进行产品生产,则在未来 5 年内预计可以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 1800 万元(假定使用年限结束时处置收益为零)。 在此例中,该专利权的可收回金额应是 2020 万元。 2020 年该专利权的减值准备为 500 万元( 25002020)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0,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无形资产 — 专利权 5,000,000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 六十 四 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资产,是指各单位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这里的现 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非货币性资产。会计核算手册第四章综合性事项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会计出纳实习工作总结
里面的应借科目或应贷科目是与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对应的科目。 记账凭证 填写完毕应进行复核与检查 , 并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进行试算平衡。 有关人员 , 均要签名盖章 , 出纳人员根据收款凭证收款 , 或根据付款凭证付款 时 , 要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 , 以免重收重付 , 防止差错。 制作完记账凭证以后还要必须把凭证一一的打印出来 , 然后把对应的相关票据贴在打印后的凭证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