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佰座食堂改造工程监理细则内容摘要:

凝土浇筑层厚度,应根据拌和能力,运输距离,气温及振捣器的性质等因素确定。 4)浇入仓内的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地分布与砂浆较多处,绝不可用水 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 因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应加强振捣大呢感措施,严禁在仓内加水,以保证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以入仓的不合格混凝土必须清除。 5)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 如因故中断且超过允许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混凝土的允许时间,应通过试验和有关规定确定。 6)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做好施工缝的处理。 13 7)混凝土浇筑振捣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振捣器应按一定顺序振捣,防止漏振、重振。 ② 振捣器头宜垂直插入,并深入下层混凝土中 5cm 左右,振捣至混凝土无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并不产 生离析后,徐徐提出,不留空洞。 ③ 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应约等于其有效半径的 1/2,并不得触动钢筋,止水片及预埋件等。 ④ 在无法使用振捣器或浇筑困难的部位,应辅助以人工捣固,使其密实。 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排除,但不得带走灰浆。 9)结构物设计顶面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抹磁,排除泌水,待定浆后,在抹一遍,使其平整。 ( 6)养护 应在浇筑完毕 12 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洒水,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洒水次数应能经常保持混凝土和模板处于温润状态。 ( 7)监理方式 1)施工单位应按照报 经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按章作业,文明施工。 同时加强质量和技术管理,做好作业资料的检测记录、收集与整理,并定期向监理部报送。 2)混凝土开仓浇筑前,施工单位应对各工序质量进行自检,并在“三检”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单,并附各个工序质量检查表。 自检合格后,在开仓前312 小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到场对上述内容进行检查确认。 重要部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有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等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 3)用于检查混凝土质量的试块,应在机口或浇筑地点按有关随机取样制作试件的留置。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驻地监理加 强检查和巡视,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称量、混凝土的拌和时间,混凝土的振捣等每道工序如发生违规作业行为,监理工程师可发出违规警告返工指令,直到停工整顿;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监理有权拒绝入仓,已入仓的应予以立即清除。 14 (六)砌体工程质量控制细则 砖砌体施工过程中主要进行的质量控制: ( 1)基础验收,基础开挖处理结束后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合格后上报,经驻地监理工程师签证确认后方可施工。 ( 2)砌筑前应将砖表面的污物和水锈清除,并洒水。 同时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放出墙身中心线及边线。 ( 3)在砖墙的转角处及交接处 立起皮数杆,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准线逐皮砌筑。 ( 4)地基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到低处搭砌。 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 5)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 砖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 ( 6)不得在规定的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砖填塞。 ( 7)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 宽度 超过 300mm 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 8)在墙上留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 500mm,洞口净宽不应超过 1m。 ( 9)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 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凡在砂浆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 10)砂浆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 3h 和 4h 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 30186。 时,应分别在拌成 2h 和 3h 内使用完毕。 ( 11)砖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薄厚均匀。 水平灰缝厚度宜为 10mm,但不应小于 8mm,也不应大于 12mm。 15 ( 12)监理方式 驻地监理工程师应深入现场,对砌砖的材料、工序、质量随时进行检查。 在巡视检查中,应及时指出砌筑缺点,要求立即改正。 对局部不合格砌体(跑线、砌筑面不平整)要拆除返工。 对较大范围返工,严重质量问题应由现场监理工程师书面或口头通知承包人,同时报告项目总监。 ( 七 )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细则 原材料及成品进场验收的控制: 钢结构工程原材料及成品的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控制要点之一 ,所有原材料及成品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应全数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为主控项目。 ( 1)钢材的控制 1) 钢材、钢铸材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2) 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构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国外进口钢材; 钢材混批; 板厚等于或大于 40MM,且设计有 Z 向性能要求的厚板;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 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 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复验报告。 3) 钢板厚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16 检查数量:每一品种、规格的钢板抽查 5 处。 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量测。 4) 型钢的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每一品种、规格的钢板抽查 5 处。 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量测。 5) 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 ① 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 1/2; ② 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8923 规定的 C 级及 C 级以上; ③ 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 2)焊接材料的控制 1) 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重要部位焊接材料进行抽样复验。 2) 观察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等缺陷;焊剂不应受潮结块,按要求抽查 1%且不庆少于 10 包。 ( 3)连接用紧固标准件的控制 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 (机械和化学试剂型 )、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高强大六角头螺栓连接符合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 (预拉力 )的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 4)封板、锥头、套筒外观不得有裂纹、过烧及氧化皮, 用放大镜人和表面 17 擦伤每种抽查 5%,且不应少于 10 只。 ( 5)金属压型板的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表面质量、涂层质量应设计和规范要求,观察和用 10 倍放大镜检查及尺量,每种规格抽查 5%,且不应少于 3 件。 ( 6)涂装材料:钢结构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 (经过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的型号、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证明文件相符。 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观察按桶数抽 5%,且不应少于 5 桶。 钢结构焊接工程 ( 1)焊缝施焊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如发现焊缝检验中同一焊工钢 印经常缺陷,应发监理通知及时处理,以避免工艺缺陷发生。 ( 2)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 GB11345 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3323 的规定。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超声波或射线探伤记录。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内部缺陷 超声波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B 级 B 级 探伤比例 100% 20% 内部缺陷 射线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AB 级 AB 级 探伤比例 100% 20% 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1) 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 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 200MM 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 2) 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 18 探伤长度应不小于 200MM,并应不少于 1 条焊缝。 3) T 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号等要求熔透的对 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 1/4,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 04MM。 4)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 5%,且不应少于 1 条;每条检查 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 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5) 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 中的规定。 三级对接焊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 5%,且不应少于 1 条;每条检查 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 10 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 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 (MM) 项目 允许偏差 缺陷类型 二级 三级 未焊满 (指不足设计要求 ) ≤ +,且≤ ≤ +,且≤ 每 焊缝内缺陷总长≤ 根部收缩 ≤ +,用≤ ≤ +,≤ 长度不限 咬边 ≤ , 且≤ ; 连续长度≤ ,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 10%焊缝全长 ≤ ,且≤ ,长度不限 弧坑裂纹 — 允许存在个别长度≤ 的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 — 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 19 接头不良 缺口深度 ,且≤ 缺口深度 ,且≤ 每 焊缝不应超过 1 处 表面夹渣 — 深≤ ,长≤ t ,且≤ 表面气孔 — 每 焊缝长度内允许直径≤ t ,且≤ 的气孔 2 个,孔距≥ 6 倍孔径 注:表内 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6)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 5%,总抽查处不应少于 5 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紧固件连接工程 ( 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 1H 后、 48H 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复验 报告。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10 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2 个。 检验方法: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20 附录 B。 (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82 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资料。 检验方法: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 ( 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 23 扣,其中允许有 10%的螺栓丝扣外露 1 扣或 4 扣。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 5%,且不应少于 10 个。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 4)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 20 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等,除要求外摩擦面不应涂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 5)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 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 (D 为螺栓直径 )。 检查数量:被扩螺栓孔全数检查。 钢零部件加工工程 ( 1)气割允许偏差( mm) 气割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mm) 零件宽度、长度 177。 切割面平面度 ,且不应大于 割纹深度 局部缺口深度 注: t 为切割面厚度 ( 2)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 16 摄氏度、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