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分部工程施工总结内容摘要:
楼层预留洞,与监理公司共同商定在各层的梁、板上各取 3~ 5个点,经检测各点厚度均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合格点率均在 98%及其以上。 该工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楼板厚度合格。 观感质量检查情况 本工程主体结构分部的现浇砼分项工程表面清洁、平整,无孔洞、露筋,有少量蜂窝、麻面,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棱角顺直一致,尺寸正确。 棱角、表面无损坏。 砖砌体灰缝饱满、组砌合理,上下错缝,横平竖直。 分项分部质量评定:在每个分项工程完成后,项目部均及时组织分项验收,并做好自评记录,同时报监 理公司查验。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如下表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结果。 表 序号 子分部 工程 分项工程 检验批 检 验 批 次 自评结果 01 混 凝 土 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 80 合 格 模板拆除 80 合 格 结 构 工 程 钢筋工程 钢筋原材料 48 合 格 钢筋加工 80 合 格 钢筋连接 48 合 格 钢筋安装 80 合 格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 42 合 格 混凝土原材料 商品混凝土 合 格 混凝土施工 42 合 格 现浇混凝土 结现浇结构外观质量 42 合 格 现浇 42 合构工程 结构尺寸偏差 格 劲性结构 钢结构制作 14 钢结构安装 20 钢结构焊接 20 无粘贴预应力结构 预应力原材料质量 48 预应力筋制作与安装质量 48 预应力筋用锚具 48 张拉、灌浆、45 封锚 02 砌体 结构 工程 填充墙砌体 填充墙砌体 8 合 格 质量控制资料 完 整 观感质量验收 符合要求 沉降观测情况(详见沉降记录表) 本项沉降观测分 6个区 39个测点进行,每个区共进行 14次沉降观测,其中: 1 区: 5 个测点 最大累计下沉量为: 24mm 2 区: 9 个测点 最大累计下沉量为: 25mm 3 区: 6 个测点 最大累计下沉量为: 24mm 4 区: 5 个测点 最大累计下沉量为: 28mm 5 区: 6 个测点 最大累计下沉量为: 17mm 6 区: 8 个测点 最大累计下沉量为: 22mm 以上沉降量均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情况,质量控制资料的收集情况,工程观感质量情况综合评定,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自评为合格。 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总结: 4. 1 模板工程: 本工程为无梁楼盖结构,层高从地下室至屋面分别为 、 、 、 、 、 、 、 , 层数少、层高变化大、楼板厚、平整度要求高、材料投入量大是难点。 另一方面,工程整体开工,施工作业面广,与预应力、劲性结构交叉作业频繁。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为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我司专门购置了 3 套新模板,分两个施工班组施工。 施工前 先进行技术交底,向班组详细介绍施工重点及重要部位的施工要领及工艺做法,并要求班组交底到每个操作者,操作时班组及项目部技术员跟踪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针对本工程特点,施工前还对模板工程编制了详细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由于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施工总结
相关推荐
(公章)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验收结果: 项目负责人: (公章) 年 月 日 注:验收内容应反映工程实物质量和质保资料验收情况。 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建设单位及工程名称 丹阳市釜容密封件有限公司厂房 施 工 单 位 江苏新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结 构 类 型 框架 层次 二层 建筑面积( m2) 2129m2 施工起止日期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验
,绝缘电阻值不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 70%; 2)当测量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时的温度不符合时,可按 表 1 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 表 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差 K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换算系数 A 注: 1 表中 K 为实测温度减去 20℃ 的绝对值。 2 测量温度以上层油温为准。 ~海量资源尽在本账号 ~
做好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工作,并报业主复核。 编制施工方案并报有关部门审 批。 准备施工所需技术规范,标准图集等。 材料准备 由于施工场地限制,厂房周围无法全部堆放,吊车梁堆放场地距现场 100米,所有吊车梁均由装载机运至吊装现场。 施工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联系起重、运输、焊接设备、编制施工机具需用计划,详见附表一。 劳动力准备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安排劳动力,并进行安全及作业培训,计划见附表二
第 页共 页 编 号 工 序 名 称 检 验 批 工 程 部 位 复核结论 时 间 备 注 A4MA001 模 板 工 程 合 格 8 监理工程师 附表 2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汇总表 分部工程:主体工程 第 页共 页 编 号 工 序 名 称 检 验 批 工 程 部 位 复 核 结 论 时 间 备 注 A4HA001 砼 工 程 合 格 9 监理工程师 附表 2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汇总表 分部工程
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灰撒线。 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 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的轴线控制桩,将 T2 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 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示),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 2 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