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09 年度江北区天文活动优胜组织奖和 10 年荣获 江北区“工人先锋号” 等光荣称号 论文统计 级别 全国级 省级 市级 区级 数量 5 16 10 21 学生竞赛成绩突出 : 学生竞赛统计 奖励级别 省级 市级 区级 数量 4 13 143 公开课多: 公开课汇总 姓名 日期 内容 级别 徐柳青老师 03.11 凸透镜成像 市(城区) 陈洪祥老师 06.10 电流热效应 江北区 周仕云老师 07.5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江北区 徐少炜老师 07.10 有机物 江北区 陈洪祥老师 08.5 科学探究 江北区 徐少炜老师 09.10 《阿基米德原理》 四区 冯媛媛老师 10.10 《探究与方法》 宁波大市 李彩莲老师 11.3 《压力压强》复习课 江北区 我组老师获奖众多。 教师荣誉统计 奖励级别 省级 市级 城区级 区级 数量 4 15 5 37 其中,朱伟顺老师在 09 年荣获浙江省春蚕奖,并做为宁波市代表赴杭州领奖。 汇编资料不少:我组陈洪祥老师等多位教师参加市教研室新教材《科学方法丛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参与编写科学七年级、八年 级和九年级的 SMJ 试卷;参与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修订调查问卷 的填写。 得到省教研员好评。 我们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全组老师将继续团结合一,围绕“ 课题为主线, 创建 灵动课堂 ”的教研理念不断地思考与创新,让 宁波市三星级教研组和 江北区“工人先锋号”更加闪光,并力争成为宁波市“工人先锋号”。 在今后的岁月里 ,我们将再接再厉 ,不断开拓,走可持续发展的有特色的智慧型教研组之路,减负高效,服务学生,取信百姓,服务百姓,为创建学校品牌做出最大的努力。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案(公开课) 周仕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 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 讲演法、自学指导法、分组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 教学方法 仪器、药品 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详见教材 P47)、燃烧匙、红磷、水、火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冷却后,再由学生观察钟罩内水面变化。 进入钟罩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钟罩 内空气中哪 种气体的体 积。 现象分 析: ①上述实验中,红磷燃烧时与钟罩内空气中学生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红磷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并有大量白烟,最终燃烧停止。 学生观察: 水槽中的水进入钟罩中,约占红磷燃烧前钟罩中空气体积的 1/5。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在老师引导下回答。 学生体会实验原理并从中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屏住呼吸 30秒,感觉一下。 (展示一只空烧杯)烧杯中有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 空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并加以总结 生物的呼吸、植物光合作用、燃烧、车胎打气、做饮 料等等。 【实验探究 1】 空气的成分 向水槽内装入适量水,并作上记号。 并将钟罩放入其中分为五等分,做好记号。 力操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