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收获了一些体会。 摸清实情,找准位置,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因此,进村后,我们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 通过调研,我们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并建立了档案资料。 由于对村里的情况明、底子清,我们在指导村里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规划就心中有数了。 驻村后,我们既在村党支部配合下开展工作, 又根据工作组的职责独立实施自己的规划,工作组和村 “两委 ”配合的非常默契。 关注民生,服务群众,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如何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 ?我们采取了有力措施,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心群众疾苦。 扎实开展了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局 17 个科室单位通过 “结穷亲 ”,与困难户建立起 “一对一 ”的帮扶关系,先后为帮扶户送去价值 XX余元的慰问品和 8000 元的慰问金。 二是为群众排忧解难。 街道硬化是村民急盼解决的问题,工作组积极协调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多方筹措资金 29万元,对 1000米的主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栽植冬青和金叶女贞 24000棵。 利用村里空闲地段,为村民建设健身广场一处,现已投资 7万元,购买了 20 件套健身器材运送到村。 投资 1万元改善许楼中心小学办学条件,为学校安装了篮球架 1 对,并提供部分苗木对校园进行绿化。 三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 生猪养殖是许楼村的重点产业,工作组依托村生猪养殖大户王军伟的“利得来种猪繁育有限公司 ”,成立生猪养殖经济合作组织,探索 “公司 +农户 ”的养殖模式。 依托许楼村传统水稻种植优势,为该村引进优秀农业引智成果 “稻鸭共作 ”项目,筹措资金 3万元作为启动经费,组织村里有思路、有能力的 3 位村民,租赁农户土地 60 亩,成功创建了 “稻鸭共作 ”示范基地。 协调市、县种子公司,为村民提供 “送良种到村 ”服务活动,为村民节省资金。 同时,还开展了 “送医下乡 ”、“科技下乡 ”活动,受到了许楼村群众的欢迎。 遵守纪律,专心驻点,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关键 蹲不住就不能及时了解老百姓的心声,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一年来,我们全体队员坚持出勤,从未因个人问题请假,每天坚持记录工作日志,至今已经写了满满三大本。 由于驻地离乡镇太远,村内又没有固定的蔬菜销售地点,买菜非常不 方便。 在工作之余,我们还利用业余时间,翻整荒废土地,开辟了半亩菜园,一方面可以解决自己的吃菜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收获的蔬菜及时送到村里的五保户和困难户家中,解决他们雨天雪天的吃菜难题。 在各项工作开展的时候,我们全体队员都不怕苦、不怕累,树立了帮扶队员良好的形象。 加强沟通,赢得支持,是做好驻村工作的保证 驻村帮扶工作政治性强、责任大、任务重,没有领导的支持、关心是无法开展工作的。 我们驻村后,局党组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和支持,局党组 8名成员全部到村看望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工作组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今年端午节期间,局主要领导深入许楼村蹲点调研,四天吃住在农户,并分别召开了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 “三支一扶 ”大学生及乡教育、卫生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认真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心声,并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 县工作团多次召开队长、组长会和现场观摩会,对帮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总结,交流经验,查找不足,研究落实下步各项帮扶工作任务。 这使我们全体队员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