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组织团建手册-“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内容摘要:

能作为吸引凝聚青年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企业团干部成长的有效途径。 企业团组织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演讲比赛、交流论坛、重大问题讨论、重大难点献计献策、重要困难共同克服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团干部交流、沟通、表达、协调、妥协等多方面能力。 二是培养掌握企业全面信息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从企业生产、经营和研发等关键环节选人组成专兼职结合的企业团组织成员,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也利于企业后备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总之,把握好上述 6 个方面的结合点,就是要求企业共青团16 要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突出企业共青团思想性、技能 性和娱乐性的功能,全面活跃企业团的工作;二是要积极探索和完善企业团组织格局,努力覆盖和影响更多的企业青年。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 6 个方面的结合点都不是定论,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欢迎大家在电视电话会之后,提出意见和建议,和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和找准最佳的结合点。 四、切实加强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 加强企业团的组织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团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力争使企业团的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 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初步确定: 今年,中央企业、省属国有企业,包括其子公司以及相关承包单位,要实现组织全覆盖;明年 ,市、县所属国有企业要实现组织全覆盖;非公企业团建今年要 “ 保六争八 ” ,力争增加 6 至 8 万家,明年根据非公团建的实际情况再确定新的目标。 在推动企业团建的路径、方法方面,我们要坚持以下 6 点。 1.要坚持党建带动,扩大团建覆盖。 企业推进团建工作,要借助党的力量和党建形成的工作新成果新格局,紧紧跟上党建步伐。 国有企业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党委支持,层层推进组织建设,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团组织的辐射力,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具体推进措施上,要依据出资和监管层级,由省级团委(系统团委)、市级团委、县级团委分层实施。 在非公企业 团建方面,当前要紧紧抓住全党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基层深入推进的重大契机,与党建主动衔接、快速跟进,争取在非公企业团建方面取得新突17 破。 在具体推进措施上,要由易到难、分类推进。 在已经建立党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企业中,要充分借助党建工作成果迅速推动团的组织建设,使团建跟上党建步伐;在尚未建立党组织但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企业中,可以采取派驻团建指导员等方式,推动团的组织建设;在适龄青年多但团员少的非公企业中,可以探索先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开展工作,再逐步推进团的 建设。 2.要调动全团各条战线力量,共同支持非公企业建团。 非公企业团建不是组织部一家的工作,城市战线、农村战线和统战部都要积极推动。 关于各条战线的具体任务,会后还要进一步分解落实,城市战线的任务相对会重一点。 统战部要抓好非公企业青联委员的工作,做到有代表参加各级青联组织的非公企业都要建立团组织;青企协、青科协也要做好相关组织成员的工作。 总之,全团上下要努力形成共同推进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3.要挖掘社会机理,借助新商业模式寻找企业团建的最短路径。 利用好经济模式、商业模式等与各类社会组织联系的最短路径 ,不局限于行政化格局,找准联系各类社会组织的社会机理,用合理的效率建立和扩大组织覆盖。 什么叫最短。 比如,在全国有分支机构的跨国公司、民营企业、连锁企业,只要抓住了总部,就能全面铺开。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挖掘社会机理,比如在汽车行业,总装厂完成团建任务之后,就可以比较顺畅地向零配件厂延伸。 4.要注重组织层级设计,分析团的各个组织层级力量和各18 类组织社会影响力之间的关系,推动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 总的来讲,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要坚持属地原则,要与党建紧密结合,同时根据各类组织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力,借助团的不同 组织层级的力量去推动。 总体上还是考虑以区一级为主体进行统筹和协调,哪一些工作由区一级团组织直接面对,哪一些工作梳理给街道,哪一些难点要借助市一级的力量,甚至省一级的力量,应当进一步明确。 团省委直接指导大型非公企业团建,团市委直接指导中型非公企业团建,团县委直接指导其他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团建,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团建主要依托乡镇、街道团组织开展。 5.要根据城市中不同类别青年超越社会组织和行政组织而联络、聚集的新路径,借助非正式交流的载体作为组织建设载体。 企业青年上班期间在企业聚集,但业余时间可能跟俱乐部联络的更多 ,网上聚集的更多,兴趣聚集的更多,超越了企业的组织边界。 我们要把握这些特征和变化,借助非正式交流的载体来寻找团建载体。 比如,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先帮助青年成立交流性组织,再在具备条件的青年组织当中探索成立团组织,也就是依托羽毛球协会、登山协会、车友协会等建团,背后靠的是兴趣爱好的聚集。 比如,楼宇建团就超越了在楼宇当中依附的企业这一社会组织,靠的是空间聚集。 再比如,企业中同乡会建团,靠的是情感聚集。 6.要把握企业规律,创新组织格局。 企业团的组织制度设计和专兼职干部配备要有利于企业团委掌握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 同时又能够善于动员、借助企业内部各种资源。 团组织的重19 要性不是自己去表达,而是由企业去认同。 首先,团的组织格局设计要体现对生产经营运行上的整体性把握。 其次,要强调不同层级的专兼结合问题,不一定都是专职团委书记,也可以是书记兼职、副书记或干事专职。 如果在一个企业里由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兼团委书记,配一个专职副书记,或者配几个兼职副书记,也很好。 第三,副书记或团委委员应该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研发等各个重要部门,在青年人比较多的地方进行组织格局设计。 我们并不希望企业共青团干部内部循环,要在组织格局设计上有所突破。 但 不管格局怎么设计,要有一定的专兼职工作力量。 我们最根本的建团思路还是三条: 融入社会、融入企业、融入青年。 上级团组织和企业团委在推进团建工作时,不要老跟企业党委、总经理讲我们要什么,而要多讲建团之后能做什么,请你帮助点什么。 同志们,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更要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共青团工作充满信心。 这种信心来自于我们对企业和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是有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持的;来自于广大企业团组织在不断探索中已经形成了许多 “ 点 ” 上的宝贵经验,有着可贵的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最为重要 的,是来自于党建的充分带动和各级与企业有关的党组织的支持。 要看到这是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需要我们在各个领域加强组织建设。 今天,我们还专门邀请了近 19000 家非公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在这里,我既诚恳地希望大家对企业共青团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也欢迎大家对共青团这样一个思想性、政治性、群20 众性组织在企业中如何发挥作用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尊重科学规律、找准本质问题,共青团组织一定能够在推动企业成长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共青团工作也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21 陆 昊同志在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研讨会暨全团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2020 年 4 月 13 日,根据录音整理) 经团中央书记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研讨会暨全团组织工作会议。 昨天,书记处各位同志分别参加了小组讨论,共同和大家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刚才又听了三个省的经验介绍,讲得都很好。 总体感觉会议开得很有必要,也很有成效。 今天的许多认识和判断,两年前都讲不出来,之所以现在能形成共识,归根到底还是靠具体的大量的实践,靠大家扎实的工作。 关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我想讲几个方面 ,和大家一起研究。 一、目前的工作态势和存在的问题 在全团的共同努力下,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呈现出良好的工作势头,取得了初步成效。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全团在认识上更加一致,对为什么要抓基层、怎么抓基层的认识更加清晰;二是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在抓基层的工作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积极,敢啃硬骨头;三是通过全团的大量实践探索,初步积累了一些非常宝贵的工作经验,包括河南的驻外团组织建设、贵州的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等,都总结出了一些可以推广借鉴的好经验。 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基层团建 中还存在着22 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就面上而言,传统领域中基层团组织活力不强、工作深度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点上好的经验还没有得到更大范围的有效推广。 什么叫做工作深度。 就是团的工作必须要与团的根本职责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出党对团的工作要求,体现出团组织的思想性、政治性,真正做到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认同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方面,部分传统领域基层团组织做得比较好,但从面上看普遍做得还不够。 二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青年农民工群体等方面,基层团组织的覆盖面有限,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点。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集聚了大量的 青年,在近 500 万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目前建立团组织的仅有7 万多家。 在 2 亿多农民工群体中, 16 到 30 周岁的青年农民工占了 60%以上,但目前团组织对这一群体的覆盖还十分有限。 三是基层团组织,特别是乡镇、村级团组织,在工作力量、条件、资源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包括乡镇团干部兼职过多无暇顾及团的工作、村级团组织空壳化、基层团干部待遇得不到落实、团员教育管理工作滞后等等。 对此,中央领导同志也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予以高度重视,继续加大对基层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变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局面。 二 、坚定决心 1.要坚定贯彻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努力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的决心 党中央对共青团的工作要求十分明确,我认真学习了近十年来党中央书记处对共青团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其中有两项要求是贯穿始终的,一是努力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二是引导广大青23 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去年年底团中央书记处向党中央书记处汇报工作时,中央领导同志对团中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努力方向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王兆国同志最近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我们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共青团工 作面临的挑战,特别要针对青年思想意识多元化、青年自组织大量产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青年生活方式变化等新情况,努力改进团的工作。 作为与党有着特殊关系的青年群众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努力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这一根本政治目标。 2.要坚定通过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来激发团的生命力和活力的决心 狠抓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激发团的生命力和活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团十六大确定的最重要工作方向。 首先是因为基层组织处在共青团组织和青年的边界上,是实现“两个全 体青年”根本政治目标的最终载体。 同时,当前共青团工作的最薄弱环节也在基层,我们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在基层表现得最为集中。 全团必须坚持这个工作方向丝毫不能动摇,这不仅是统一认识的要求,也是组织纪律的要求。 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的班子成员和组织部长,要清醒地看到共青团组织的现状与党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之间的差距,深刻认识自身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正确使用自身的工作选择权,进一步坚定通过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来激发团的生命力和活力的决心。 3.要坚定勇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24 决心 抓团的基层组 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挑战性非常大的一项工作,任务艰巨,困难很多,许多地方党政领导同志都说做好这项工作很不容易。 共青团干部有着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的传统,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勇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善于战胜困难。 我们要相信,再难的工作,有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有我们的主动创造,只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就一定能够有所突破。 4.要坚定基层团建抓与不抓不一样、狠抓与一般抓不一样、集中力量抓与分散抓不一样的决心 抓基层团建的工作方向是明确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探索,全团也基本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工作思路,现在 的关键在于落实。 不能开开会、部署部署就完了,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将工作落到实处。 实践已经证明,对于重大工作,抓与不抓不一样,狠抓与一般抓不一样,集中力量抓与分散抓不一样。 5.要坚定对待重大挑战持之以恒、通过量变产生质变的决心 面对重大挑战,必须持之以恒,通过量变产生质变,这是基本规律。 需要看到,我们所遇到的挑战,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也不是我们独有的,是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出现的必然现象,而且会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新的情况。 要认识到,对于如此重大的挑战,不可能一抓就灵。 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初 步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果,但依然任重道远。 必须要有力度、有韧劲,持之以恒抓工作,通过长期、大量的艰苦努力,25 才能逐步实现质的转变,真正改变目前团的基层组织薄弱的局面。 6.要坚定通过实践创造、充分发挥基层创造力和活力的决心 解决当前基层团建中存在的问题,不能靠关在办公室里面研讨,必须靠来自基层一线的实践创造。 我们既要看到困难的一面,也要看到还有相当数量的基层组织具有很强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所在。 我们必须要尊重和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注意从基层实践创造中总结经验、探索办法。 在基层团干部队伍中,有一大 批信念坚定、敢闯敢干的理想主义者,很值得领导机关干部学习。 三、形成机制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