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内容摘要:
4000Pa I1=4*16/25+4= △ p2=25000(100/200) 2=6250Pa I2=16/25+4=8 mA U 型管测量 B 容器中 PA 处的真空度。 安装图如下,从图中可知 PA 处的真空度是 380mmHg,外面大气压是760mmHg,问 PA 处的绝对压力是多少。 解: P 绝 = P 表 + P 大气 P 表 = 380 mmHg= Kpa P 大气 = 760mmHg= Kpa P 绝 = KPa + KPa = Kpa PA 处的绝对压力是 Kpa 铂热偶测炉膛温度,在无其他补偿方法时,测得热电势为 ,自由端温度为 50℃ ,试求实际温度。 解: 50℃ 查表为 ES(50,0)= Es( t, 0℃ ) =+= 查表得 t=℃ DDZⅢ 型差压变送器测量流量,流量范围是 016m3/h,问当流量为 12m3/h 时,输出信 号是多少。 解:差压与流量的平方成比例,变送器的输出电流与其差压成比例,所以,变送器输出的 420mA 电流与其流量平方成比例。 即:( I4) /( 204) =Q2/Qm2=122/162 I=4+[( 204) *122/162]=13mA 答:输出信号是 13mA。 级刻度为 0100KPa 的压力表,发现在 50KPa 处的误差最大,为 ,其它刻度处的误差均小于 ,问 这块压力表是否合格。 解:该表的最大引用误差 =100%=%% 所以 ,这块压力表合格。 320360 KPa 的压力。 若用下列 A、 B 两台压力变送器进行测量,那么在正常情况下哪一台的测量准确度高些。 压力变送器 A: 1 级, 0600KPa;压力变送器 B: 1 级,250500Kpa 解:用变送器 A 时,测量结果的最大误差 δmax=177。 1%( 6000) =177。 6 KPa 用变送器 B 时,测量结果的最大误差 δmax=177。 1%( 500250) =177。 KPa 所以用变送器 B 测量准确度高。 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标准重力加速 度(即 g=),当地环境温度为 30℃ 时,从压力计上读得的表压值为 420mmHg,试求罐内的绝对压力是多少 mmHg,折合多少 Pa。 (标准重力加速度下的大气压为 760mmHg, 0℃ 与 30℃ 时,汞的密度分别为 和) 解:罐内绝对压力为 P 绝 =P 大气 +P 表 =760+420=760+= mmHg = Kpa 罐内的绝对压力是 mmHg,约等于 KPa。 Qm=500t/h,工作状况下被测流体密度 ρ=,试求工作状态下最大的体积流量 Qv 解:质量流量和体积流量之间的关系为: Qm = ρQv Qv= Qm / ρ= 500000/= m3/h M=100 t/h,选用的管道内径 D=200mm。 若蒸汽的密度 ρ=38kg/m3,则蒸汽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为多少。 解 : 质 量 流 量 M 和 体 积 流 量 Q 之 间 的 关 系 为 :Q=M/ρ=1001000/38= m3/h= m3/s 管道截面积 S 为 S=( л/4) D2=( л/4) ( ) 2= m2 因为 Q= Su 所以蒸汽的平均流速 u 为 u =Q /S= P186 ((b))所示 ,用差压变送器测量闭口容器的液位 .已知 h1=50cm, h2=200cm, H=120cm,被测介质密度 ρ1= g/cm3,负压管内的隔离液为水 ,求变送器的调校范围和迁移量 . ,热电偶基本误差为 δ1=177。 4℃ ;补偿导线基本误差为 δ2=177。 4℃ ;记录仪基本误差为 δ3=177。 6℃ ;附加误差为 δ4=177。 6℃ , 试计算这一温度测量系统的误差是多少。 ,其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到仪表的距离分别为 h1=1m 和 h2=3m(见图 P185() )。 若被测介质的密度为 ρ=980kg/m3,求 (1)、变送器量程为多少。 (2)、是否需要迁移。 迁移量为多少。 (3)、如液面的高度 h=,电液面计的输出为多少。 解: (1)、仪表的量程是指当液位由最低升到最高时,液面计上所增加的压力。 故量程 ΔP为 ΔP=( h2h1) ρg=( 31) 980= (2)、当液位最低时,液面计正、负压室的受力分别为 P+ = h1ρg=1980= Pa P_ = 0 于是液面计的迁移量 P 为 P = = Pa 因 P+ P_ ,故仪表为正迁移。 (3)、当液位 h= 时,仪表的输出为 I=( hh1) /(h2h1) (204)+4=()/(31) 16+4=16mA 三.阐述题 1. 力平衡式差压变送器 2. 差压流量计原理 伯努利方程 4. 超声波测量流量 /液位的原理 P238 221 1 2 21212v p v pg h g h 1212 hh = = 221 1 2 2v p v p 222 1 1 22v v p p p 222 1 1 22v v p p p 1 1 2 2vq A v A v 22 2 2221221 vA ppq A v AAA 5 压力 /液位 /机械量的电测原理 EG 四. 翻译题 1. Many puter controlled multiaxis machines operate under 39。 open loop39。 control. The exact position in space of the end effector cannot always be sensed directly. The controlling software makes a calculated estimate of where the tool head should be by monitoring s。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相关推荐
的计算机不在同一个区域内,计算机网络技术上机实践指导讲义 主编 王明鹏 第 页 12 分布较为复杂,可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通过集线器( HUB)实现互联。 对等型网络的资源共享方式较为简单,网络中的每个用户都可以设置自己的共享资源,并可以访问网络中其他用户的共享资源。 网络中的共享资源分布较为平均,每个用户都可以设置并管理自己计算机上的共享资源,并可随意进行增加或删 除。
器 ( cisco 2811) 端口 IP 描述 FastEther0/0 FastEther0/1 (3). 核心交换机 M( cisco 356024PS) 端口 IP 描述 F0/1 interface vlan 10 VLAN10 interface vlan 20 VLAN20 (4). SwitchA( cisco 296024) 端口 描述 F0/1 VLAN1 F0/2
计;课堂上问题提出的最佳时机、方法和技巧;问题的解决与反思。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路子,有助于解决小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高耗低效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课题的理论依据
( 2)近期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视频。 ( 3)调查报告模板。 ( 4)评价量规,上 一级学生课题小组的优秀报告。 学生准备的资源: ( 1)调查问卷 ( 2)照相机 七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 : 动员和培训 ( 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讨论问题。 习目的。 习的方法、要求和评价方案。 1 课时 的研究方法 )
部门的定额测定费。 2.社会保障费 ( 1)养老保险费:是指施工企业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 养老保险费。 ( 2)失业保险费: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 3)医疗保险费:是指施工企业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 ( 4)工伤保险费:是指施工企业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3.住房公积金:是指施工企业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