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用户接入工程低压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初稿内容摘要:

最小埋设深度 一般情况 机耕农田 电缆与各种设施接近 穿越路面 与建沟物基础平行 与排水筑底的交叉 与交叉的最小净距 与热力管道(沟)平行 与热力 管道(沟)交叉 ( ) 1) 与其他管道平行 ( ) 1) 与其他管道交叉 ( ) 1) 与通讯电缆平行 ( ) 1) 与通讯电缆交叉 ( ) 1) 与铁路平行 2) 与铁路交叉 2) ( ) 1) 电缆相互间最小净距 平行接近时 交叉接近时 ( ) 1) 水平装置时 电缆明装时的最大支持间距 垂直装置时 水平装置时 注 1: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局部地段电缆穿管,加隔 板保护或加隔热层后允许的最小净距。 注 2:电缆与铁路的最小净距不包括电气化铁路。 电缆通过下列各地段应穿热浸锌管保护。 1 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倍。 两端管口应作成嗽叭形,管子内壁光滑无毛刺。 每根电 缆穿一管,单芯电缆不许单独穿在钢管内。 出入管口应封堵,管口应密封。 2 电缆通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散水坡、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 电缆引入建筑物时,所穿保 护管应超出建筑物散水坡 100mm。 3 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处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段。 保护管应伸出路基 1m。 4 电缆引出地面 2m 至地下 200mm 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埋地敷设电缆的接头盒下面应垫混凝土基础板,其长度宜超出接头保护盒两端 ~。 电缆带坡度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根电缆并列敷设时,中间接头的位置应互相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 所 有 电缆敷设时,电缆沟转弯、电缆层井口处的电缆弯曲弧度一致、过渡自然,敷设时人员应站在拐弯口外侧。 所有直线电缆沟的电缆必须拉直,不允许直线沟内支架上有电缆弯曲或下垂现象。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 杂物,盖好盖板。 必要时,尚应将盖板缝隙密封。 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 电缆的穿墙处保护管两端应采用难燃材料封堵。 电缆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钢筋混凝土盖板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钢盖板的重量不宜超过 30kg。 电缆固定和就位 电缆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整理,编号)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