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5219-20xxt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内容摘要:

沿 Y 轴方向的偏心距, m; Zx—— 平行于 Y 轴两侧纵向钢筋截面面积重心间距, m; Zy—— 平行于 X 轴两侧纵向钢筋截面面积重心间距, m; n—— 截面内纵向钢筋总根数; nx—— 平行于 X 轴方向一侧钢筋根数; ny—— 平行于 Y 轴方向一侧钢筋根数; ag—— 钢筋配筋调整系数, ag=。 O pinos adugethpry39。 mlcAv,fPb20*jZTxMI:EOYB() 图 矩形截面双向偏心受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简图 混凝土基础主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受拉构件(见图 )的正截面承载力应按式( )计算: ≤ ( ) 式中: Ms—— 作用计算截面 X— X 上的弯矩, N m; Ah—— 计算截面混凝土面积, m2; W0—— 混凝土计算截面弹性抵抗矩, m3; l—— 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 h—— 截面高度,当 h< 400 时取 h=400,当 h> 1600 时取h=1600; ft—— 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按表 取用。 O pinos adugethpry39。 mlcAv,fPb20*jZTxMI:ssEOYB() 图 混凝土基础主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简图 ( a)塔脚主材锚入底板中;( b)底脚螺栓锚入底板中 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当台阶的宽高比不大于 和偏心距不大于 1/6 基础宽度时,计算截面的弯矩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 矩形底板中心受压或受拉(图 )时,可按式( )和式( )计算: ( ) ( ) 式中: P0—— 底板平均净压力设计值, P0= ,当计算上拔情况时, P0= , kPa; b1 和 l1—— 底板处柱截面的长度和宽度, m。 2 矩形底板单向受弯(见图 )时,可按式( )O pinos adugethpry39。 mlcAv,fPb20*jZTxMI:EOYB()和式( )计算: ( ) 当计算上 拔情况时 式中: P1—— 底板 I(图 阴影部分)平均压力设计值, kPa; pc—— 1— 1 截面处反力。 3 矩形底板双向受弯(见图 )时,可按式( )和式( )计算: ( ) 当计算上拔情况时 式中: P2—— 底板 II(图 阴影部分)平均压力设计值,kPa; —— 2— 2 截面处反力。 O pinos adugethpry39。 mlcAv,fPb20*jZTxMI:ssEOYB() 图 矩形底板轴向力时弯距计算简图 图 矩形底板单向受弯时弯距计算简图 图 矩形底板双向受弯时弯距计算简图 底板在下压荷载作用下,当无上部纵向钢筋和腹筋时,底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O pinos adugethpry39。 mlcAv,fPb20*jZTxMI:EOYB()1 矩形截面柱作用于矩形底板时(见图 ),在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Fl≤ hpftamh0 ( ) Fl=pjAl ( ) ( ) 式中: 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 h不大于 时,取 hp =,当 h 不小于 时,取 hp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at——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上边长,当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上 阶宽; ab——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当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落在基础底面以内[见图 ( a)、( b)],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上阶宽加两倍该处的基础有效高度,当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在 L 方向落在基础底面以外,即 a+2h0> L时[见图 ( c)], a=L; h0——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Al—— 考虑冲切荷载时取用的多边形面积(图 中的阴影面积); O pinos adugethpry39。 mlcAv,fPb20*jZTxMI:ssEOYB()pj—— 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的 荷载设计值作用下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对偏心受压基础可取用基础边缘处最大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a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Fl—— 作用在 Al上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 图 阶形基础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截面位置 ( a)柱与基础交接处;( b)基础变阶处;( c)基础变阶处 1—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的斜截面; 2— 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线 柱中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d 不宜小于 12mm,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 5%;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不宜少于 8 根,且不应少于 6 根。 O pinos adugethpry39。 mlcAv,fPb20*jZTxMI:EOYB()2 柱内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 50mm。 3 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 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应大于 300mm。 4 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应互相错开一个(或几个)同一连接区段,根据接头型式应满足下列规定: 1)焊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长 度为 35d(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 500mm 的长度范围内。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对纵向受拉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比率不应大于 50%。 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比率可不受限制。 2)绑孔接头:同一连接区段长度为 倍搭接长度且不小于 300mm 范围内。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比率:对于梁、板类不应大于 25%;对于柱类不应大于 50%。 柱中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柱中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为封闭式。 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应满足 锚固长度,且末 端做成 135176。 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5倍;也可焊成封闭环式。 2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400mm 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 15d, d 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3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d/4,且不应小于 6mm。 当柱的宽O pinos adugethpry39。 mlcAv,fPb20*jZTxMI:ssEOYB()度不小于 800mm 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 d 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4 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 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 倍,且不应大于 200mm。 搭接长度应满足 锚固长度,箍筋末端应做成 135176。 弯钩且弯钩末端平 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 5 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 400mm 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 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 400mm 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 4 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6 柱中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倍。 当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10 倍,且不应大于 200mm。 当受压钢筋直径 d> 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端面外 100mm 范围内各设 置两个箍筋。 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450mm。 基础底板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浇制基础的底板厚度不小于 200mm; 基础底板中的纵向受拉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O pinos adugethpry39。 mlcAv,fPb20*jZTxMI:EOYB() 承受拉力的地脚螺栓,直径不应小于 22mm,间距不应小于 4 倍的地脚螺栓直径。 钢筋混凝土电杆的受拉杆杆底与基础底板应采取可靠的抗拉连接措施。 11 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 一般规定 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本规定仅 包括钻、冲、挖孔灌注桩,简称灌注桩或桩)按结构布置分为 单桩 和桩基,按埋置特点可分为低桩和 高桩 基础,选用时应根据杆塔设计荷载和地质、水文情况以及施工设备等条件确定。 灌注桩基础布置形式、桩直径及间距的要求如下: 1 桩基布置可采用对称或其他排列形式,应使其受水平力和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的截面模量,其基本形式见附录 A图。 2 钻、冲孔桩的设计直径,宜根据施工钻具选定,一般采用 d=~。 挖孔桩的设计直径, 一般不小于。 3 灌注桩的中心间距一般不小于其设计直径的 倍,但对 排数不少于 3 排且桩数不少于 9 根的摩擦型钻(冲、挖)孔灌注桩,中心间距不小于其设计直径的 倍。 对扩底钻(冲、挖)孔桩,同时要求中心间距不小于 (当 D 不大O pinos adugethpry39。 mlcAv,fPb20*jZTxMI:ssEOYB()于 时, D 为扩大端设计直径)或 D+1(当 D 大于 时)。 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桩基需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 1 所有桩基均应进行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 1)根据桩基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进行桩基的竖向(抗压或抗拔)承载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能力计算; 2)对桩身、连梁及承台承载力进行计算,对于 桩身露出地面或桩侧为可液化土、极限承载力小于 50kPa(或不排水剪强度小于 10kPa)土层中的细长桩尚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 3)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4)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验算整体稳定性; 5)按 DL/T 5092— 1999 规程应进行抗震验算的桩基,应验算抗震承载力。 2 下列桩基应进行抗裂和裂缝宽度验算:根据使用条件要求混凝土不得出现裂缝的桩基应进行抗裂验算;对使用上需限制裂缝宽度的桩基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3 对某些有特殊变形要求的杆塔桩基,其地基的沉降量可按 GB 50007— 2020 附录 R 计算,地基变形的倾斜允许值按表 取值,沉降量允许值可按 GB 50007— 2020 表 O pinos adugethpry39。 mlcAv,fPb20*jZTxMI:EOYB()中高耸结构基础的沉降量取值。 4 应验算桩在设计地面处的水平变位。 桩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应采用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当进行桩基的抗震承载能力计算时,荷载设计值和地震作用设计值应符合 DL/T 5092— 1999 和 GB 50191 的规定。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桩基的水平变位时,应采用作用效应的短期效应组合;验算抗裂、裂缝宽度时, 应根据使用要求和裂缝控制等级分别采用作用效应的短期效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考虑长期荷载的影响;对砂类地基土可采用作用效应的短期效应组合验算地基沉降,对粘性地基土可按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无冰、风速 5m/s 及年平均气温)验算地基沉降。 桩基构造 桩、承台及连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应低于 C20。 灌注桩使用螺纹钢筋时清孔后泥浆比重不应大于,使用光面钢筋时不应大于。 灌注桩桩身应按下列规定配筋: 1 桩身主筋应经计算确定。 当桩身直径为 300mm~2020mm 时,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