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215215制梁场夏热期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凝土材料接触面不得存在附着水。 为了降低混凝土搅拌时发生摩擦产生的热量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搅拌时间 ,但不少于 90s。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前,除对骨料含水率进行测量外,还 要 对环境温度以及胶 凝 材 料 、骨料、水等材料的温度进行测量 , 并形成相关记录。 根据测温结果对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进行推算 , 当推算混凝土出机温度大于 30℃ 时,对原材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降温。 混凝土出机温度推算可采用以下公式: ①混凝土拌和温度计算公式:To=[(MceTce+MsaTsa+MgTg)+(MwWsaMsa/(1Wsa)WgMg/(1Wg))+C1(WsaMsaTsa/(1Wsa)+WgMgTg/(1Wg))C2(WsaMsa+WgMg)] 247。 [+(Mce+Msa.+Mg)] 公式字母含义: 符号 含义 单位 符号 含义 单位 Mw 水用量 ㎏ Tw 水的温度 ℃ Mce 水泥用量 ㎏ Tce 水泥的温度 ℃ Msa 沙子用量 ㎏ Tsa 沙子的温度 ℃ Mg 石子用量 ㎏ Tg 石子的温度 ℃ 7 Wsa 沙的含水率 % C1 水的比热容 Kj/Kg Wg 石子含水率 % C2 冰的比热容 Kj/Kg 注:当骨料温度大于 0℃时, C1=, C2=0 当骨料温度小于或等于 0℃时, Cl=2. 1, C2=335 ②混凝土拌和物出机温度计算公式: Tl=(T0Ti) 注: To 混凝土拌和温度; Tl混凝土出机温度; Ti搅拌机棚内温度。 ③混凝土拌和物运输到浇筑时温度计算公式: T2=Tl(a t1+)(T1Ta) 注 :T1混凝土出机温度; T2 混凝土运输到浇筑时温度; Ta 混凝土运输时环境温度; a 温度损失系数,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时 a=; t1 混凝土运输到浇筑的时间; n 混凝土运转次数。 下面以 C50混凝土为例进行热工计算: 1) 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 (2020]10l 号 )规定: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 5~ 30℃。 2) 混凝土配合比: C50理论配比 (水泥:砂子:石子:水:粉煤灰:矿粉:外加剂 =324: 678: 1105: 147: 83: 83: ) 3) 砂子含水率取 4%;石子含水率为 0;水温为 15℃;水泥温度为 25℃;砂子温度为 25℃;石子温度为 20℃;搅拌机棚温度为 30℃;环境温度为 30℃;搅拌车运输 a=; t1 取 1 小时; n取为 2 4) 把上述数据代入①式得 To=28℃;把 T0=28℃代入②式得 T1=28 ℃;把 T1=28℃代入③式得 T2=℃,可见在 3)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T2=℃满足入模温度在 5~ 30℃。 首先将水 降温 , 往水中参加冰块 , 在给骨料洒水降温至 20℃~ 25℃ ,拌匀后再投入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 搅拌时间以最后一种材料投入搅 8 拌机内开始计算,搅拌时间不少于 150s。 混凝土输送罐外侧裹保温棉,并合理组织施工,缩短倒运环节,紧凑施工,运输尽量选在每天温度 较低 时进行,避开 白天高温 温施工。 运输 采用混凝土运输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运输容器采取防晒降温措施,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运输混凝土过程中慢速搅拌混凝土,不得在运输过程 中 加水搅拌。 在高温施工过程中,高效减水剂的掺加分两次进行,在搅拌站拌合混凝土时加入 70%,在运输途中或 运抵现 场 后,浇筑混凝土前再向 运输罐车内投下 30%,可在浇筑前保持比较稳定的流动性,减小坍落度损失。 为了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以及发生堵管现象,输送管道采取遮光覆盖措施,并喷洒冷水对其降温。 浇筑 混凝土浇筑根据施工方量选择在一天气温较低的时间段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时须进行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以及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测量。 要 避免模板和浇筑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 40℃,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 得 大于 30℃。 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 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 夏(热)期浇筑混凝土前,作好充分施工准备,保证混凝土浇筑 的 连续性;混凝土从搅拌机到入模的传递时间及浇筑时间尽量缩短。 同一混凝土结构物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时,应连续进行,在一辆罐车混凝土浇筑完之前保证已有另一辆罐车到达浇筑现场,等候浇注,以保证浇注过程的连续性。 当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连续浇注成型时, 9 在间歇时间内, 要 在浇筑混凝土顶面覆盖防晒保湿材料,防止太阳直晒,做好间歇期间顶层混凝土的防晒、保湿。 当间歇时间已超过允许时间时,应按浇注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 钢模板拼装到位后,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